王作平:打造村里的文化院 圆了村民“舞台梦” “残疾人也可以活出精彩的人生”①
正在阅读的王作平。
编者按
身患残疾,心中却绽放着美丽花朵;生命曲折,脚步却始终追逐着梦的方向。近年来,眉山积极贯彻落实保障残疾人基本民生等相关精神,促进残疾人全面发展,全市涌现出一批自强不息、奋发有为、开拓进取的优秀残疾人。今天起,本报推出“残疾人也可以活出精彩的人生”系列报道,走进基层一线,聚焦残疾人事业,用笔和镜头记录党委政府关心关怀下,残疾人通过自己的不懈努力,描绘自己精彩的人生。
□眉山日报全媒体记者 张莉
文/图
“鹅、鹅、鹅,曲项向天歌,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近日,在丹棱县齐乐镇龙滩社区10组的作平文化大院的阅览室里,不时传出一位中年和少年吟诵唐诗的声音。
中年人叫王作平,今年57岁,是作平文化大院的创立者。他自幼患有多种眼部疾病,视力四级残疾。在旁人看来,视力障碍会让他的生活无趣且孤独,然而,他却将生活过得多彩且热闹。
因从小热爱文艺活动,早在2005年10月,王作平就开始改造自家房屋,购买器材、建设文化大院,将自己的家打造成为一个可供村民休闲娱乐的地方,并免费向群众开放。
“我喜欢热闹,建文化院坝的初衷也很简单,只是希望在家门口就能够有个玩耍的地方。”王作平说。
王作平家的文化大院占地600多平方米,有图书1000多册、书画50多幅,配备了电脑、电视以及练舞房、健身房、按摩房等,设有宣传栏、信息栏、大舞台等。每逢节假日,他都会积极组织村民参与文化活动,舞蹈、朗诵、舞龙舞狮、快板、小品等类型节目应有尽有,大院内传出的掌声、欢呼声时常响彻全村……17年来,作平文化大院已逐渐成了当地的“金字招牌”,像块巨大的磁铁吸引着周边群众。
“以前,村上没什么文化活动,生活很单一,现在文化大院就在村里,家门口就有文化活动,可以打发自己的业余时间,大家都非常开心。”当地村民王玉琼说。
“我们不是专业演员,但想把快乐传递给每一个人。”王作平告诉记者,他创作了快板、诗歌、小品等作品共130篇。快板朗朗上口、通俗易懂,深受大家喜爱,被大家称为“丹棱文化才人”。他还鼓动身边有文化特长的残疾人一起参与自己编排的文化活动,丰富了精神文化生活,让他们以更加积极、乐观的心态面对人生。“我希望,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能成为残疾人和群众打开心扉、与外界沟通交流的平台和纽带。通过文化活动,残疾人能获得精神力量,找到自身的意义和价值。”王作平说。
如今,文化大院不仅仅成为群众文化活动的舞台、政策法规的宣传点、农业科技知识的培训点、邻里矛盾纠纷的调解室,还丰富了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更展现了大雅家园群众文化自觉与自信。
同时,王作平还积极参加龙滩社区的志愿服务活动,每个星期和大家一同前往村里孤寡老人、残疾人等困难群众家中,给予他们帮助,为他们理发、打扫卫生、陪他们聊天……“我们就是抱团取暖,互相扶持。我很感谢大家的帮助,没有他们就没有今天乐观积极的我。”王作平说,在他看来,自己现在的生活很充实,他希望今后能将文化大院的传统继续传承下去,自己能帮助更多需要帮助的人。
新闻推荐
本报讯(眉山日报全媒体记者罗端)昨(30)日,由四川省精神文明建设办公室主办的2022年第一季度“四川好人榜”发布仪式在宜宾举行...
丹棱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丹棱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