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大院引领乡风文明

眉山日报 2021-09-10 07:00 大字

文德祥翻看荣誉证书。德祥文化大院。

□眉山日报全媒体记者 张丹梅 文/图

在丹棱县有这样一个家庭,一家人热衷于文艺事业,自费40余万元将自家院坝打造成集文化交流、技术培训、政策宣传为一体的乡村文化大院,全年免费向村民开放。通过举办独具地方特色的文化活动,将村民们聚集在一起,在丰富精神文化生活的同时,促进了乡村邻里之间和谐相处,为推进乡村乡风文明建设树立了典范。

这就是丹棱县张场镇文武村文德祥家庭,先后荣获“四川省文明家庭”“眉山市文明家庭”“四川省五好家庭”“眉山市扶贫助困最美家庭”等荣誉称号。

文化大院风生水起

乡风文明蔚然成风

9月8日上午,走进德祥文化大院,映入眼帘的便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光盘行动、孝老敬亲等乡风文明内容以及书画作品、荣誉证书等。文德祥在图书阅览室内翻看着一本本荣誉证书,神情愉悦地介绍起德祥文化大院建立的经过。

2011年,文德祥被选任为村妇女主任。在入户走访时,他发现村民们几乎没有文娱活动,闲下来常常聚在一起打牌,婆媳、邻里关系也不融洽。他与妻子商量,把家里的一间房屋打造成唱歌房,购置音箱设备,免费请全村村民来唱歌。每天傍晚,来唱歌的村民络绎不绝,大家把这里当成第二个家,一起娱乐、休闲、拉家常。

随着基层文化多元化发展,2014年,文德祥在丹棱县文广旅局和张场镇党委、政府的关心支持下,投资20余万元将自家的养殖场改建为休闲广场,并搭建演出舞台,正式命名为“德祥文化大院”。

文德祥又追加投资,将自家楼房一楼打造成图书阅览室、电子阅览室、荣誉室、书画室,配备了投影仪、音响、图书、电脑等各类文化设备。村民们一年365天都可以到此免费看书、学习、健身等。

后来,德祥文化大院又组建老年舞蹈队、青年女子文艺队、锣鼓队、花灯队、连箫队等多支文艺队伍,队员均为当地村民。他们利用农闲时节编排快板、小品、歌舞等文艺节目,还代表全村到县、市参加文艺演出。同时,德祥文化大院与作平文化大院结为“友好大院”,定期开展文艺交流活动,提升文艺队伍的业务素质和水平。

2015年,德祥文化大院举办了首届乡村春晚,受到中央电视台、新华社、四川电视台、四川日报等中央、省级媒体关注。此后,德祥文化大院每年持续举办乡村春晚。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2021年年初,文德祥组织妻子、女儿、女婿通过视频录播的形式举办了2021年乡村春晚,坚持乡村春晚不断档。

多年来,文德祥一家先后投入40余万元将自家院坝打造成为集文化交流、技术培训、政策宣传为一体的乡村文化大院,既满足了村民业余文化生活,又促进了邻里之间和谐相处,得到社会各界人士及广大群众认可。

在文化大院的滋养下,文武村管理民主、乡风文明、村容整洁,呈现出一派欣欣向荣的新景象。德祥文化大院还被列为“民间众筹文化院坝建设示范点”“农村廉洁文化示范点”。

产业文化融合发展

带领群众致富奔康

文武村以清见等水果为主导产业,全村水果种植面积2000余亩。文德祥祖辈发展种植业,是当地的致富带头人。

“文化院坝满足了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但如果没有产业支撑,文化也不容易长久。”文德祥说,为了促进文化与产业融合,2014年,在打造文化大院的同时,他积极筹备成立了“丹棱县小河水果专业合作社”,借助文化大院的知名度,打开水果市场和销路。

该合作社实行“产、供、销”发展思路,带动全村村民发展致富。产,即发展产业,鼓励村民发展种植业,并提供新品种,占领市场;供,即农资供应,为村民提供低于市场价的有机肥、农药、农具等物资,定期在大院开展种植技术培训,到田间地头提供技术服务,同时宣传普及绿色种植;销,即帮助销售,发挥合作社的专业性和品牌效益,拓宽水果销售渠道,帮助村民水果卖得出,还能卖上好价钱。依靠发展产业,文武村人均年收入增加3000余元。

此外,该合作社还组建了农业技术服务团队,提供施肥、修剪、锄草、套袋、采果等农技服务,带动当地及周边村民实现就业增收。2020年,该村人均纯收入达11600元。

文化院坝助推产业发展,产业发展带来的收益又反哺文化院坝。这样的良性循环,让德祥文化大院更具活力朝气,也将一批新生代农民聚在一起,齐心协力发展产业,群策群力开展文化活动。

新闻推荐

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 丹棱全域设立“法官联络点”

本报讯(杨娜眉山日报全媒体记者王琴)6月18日,记者从丹棱县相关部门获悉,为推动诉源治理、主动延伸审判职能、打通服务群众“...

丹棱新闻,有家乡事,还有故乡情!连家乡都没有了,我们跟野人也没什么区别。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丹棱县一直在这里为你守候。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