厕所革命:“要面子,也要里子”

四川农村日报 2020-05-14 06:15 大字

近年来,青神县围绕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厕所革命等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让村容村貌焕然一新。图为航拍的青神县西龙镇万沟村新貌。特约通讯员姚永亮 摄

眉 山丹 棱 县 双桥 镇 梅 湾村 的 公 共厕所。丹 棱 县 农业 农 村 局供图

□本报记者 王成栋

5月3日上午,烈日之下,梅湾村游人如织。这两年,依山傍水、邻近梅湾湖风景区的眉山丹棱县双桥镇梅湾村成为远近闻名的“网红村”和避暑胜地。去年,这里接待游客五万人次以上。游客多,梅湾村的厕所却始终保持清洁,夏天蚊虫苍蝇也少,给整个村子的优美风景“锦上添花”。

农村厕所革命是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五大行动之一。迄今,全省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已达70%。如何确保这些卫生厕所“修得起,用得好”?办法就是“既要面子,也要里子”,政府引导、农民自主,把农村厕所修起来,明确责任、创新机制,把农村厕所管起来。

A

政府定标准

必须满足“五有”“五无”等要求

3平方米的卫生间内,淋浴、马桶、洗手盆应有尽有。5月3日中午,大汗淋漓的成都游客刘嘉敏没有想到,可以在梅湾村的农家乐用上和城里一样的卫生间。

“按县上要求修的,肯定差不到哪里去。”农家乐老板刘光原说,自家的卫生间是去年6月由旱厕改扩建的。

丹棱县农村厕所革命有什么标准?相关负责人给出的答案是:新建或改扩建的农村厕所,必须满足“五有”和“五无”:有门、有顶、有水箱、有便池、有洗手盆,无异味、无污垢、无垃圾、无杂物、无积水。地面贴防滑砖,使用面积不得低于1.8平方米。

“这个比较符合丹棱的实际情况,也贴近国家和省上搞厕所革命的初衷。”丹棱县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丹棱农村人均收入、村民居住地环境等条件都称不上出色,不能在装修等环节做过高要求,不能给老百姓添太多负担。卫生要求必须做到“五有”“五无”。贴防滑砖,是考虑安全因素。最低使用面积要求,是因为“低于这个面积,空间就太小了,不仅洗手盆这些不好安装,而且对身材较胖、残障人士来说就会很不方便。”前述负责人解释。

“就是要让各地根据自身情况探索。”省农业农村厅相关处室负责人介绍,四川省各地自然条件差别较大、各地经济发展水平不一,因此,四川省启动人居环境综合整治行动后,各地先后给出当地农村厕所革命建设标准,但“干净”“卫生”等都是基本要求。

B

农户自主建

尊重农民意愿,验收达标给补贴

5月6日,崇州观胜镇联义村六组村民王仕伟拿到了1800元补贴。他家新建3.1平方米厕所,总计花费4000元。

各地依据自身情况发放补贴,调动农民积极性。但在基层干部看来,真正让厕所革命深入千家万户的,是尊重农民意愿。“修不修、怎么修、谁来修,都是老百姓说了算。”联义村村支书杨强说,“农民主体”才是关键一招。

去年1月,全省人居环境综合整治行动大幕拉开之际,崇州就明确提出:市乡村三级绝不向村民摊派任务,也禁止推荐施工队、装修队或厕卫用品,全由农户自行接洽采购。

“如果是镇上或村里推荐施工队或者洗手盆,我肯定就不修了。”王仕伟坦言,修厕所是一件大事,必须按照自己的想法来。

让农户“自己做主”,能达到厕改目的吗?

“这就要通过验收把关了。”崇州市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新建的厕所卫生间是否达标,与地方补贴挂钩。农户在完成厕改后、申领补贴前,要通过市县乡村四级验收。验收的参照标准,就是各地所制定的农村厕所革命建设标准,如面积、“五有”等。

“以补贴调动农户积极性,在尊重农户意愿的同时强化验收检查,确保农村厕所革命‘有量也有质’。”省农业农村厅相关负责人介绍,至今年初,全省农村卫生厕所达标数为1134万户,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达到70%。各地均不同程度采取奖惩政策,以确保建设质量,“从摸底情况来看,建设成果都不错。”

C

建好有人管

设保洁员管理公厕,自筹加奖补解决经费

5月3日下午,太阳刚刚落山,把提示牌放好后,梅湾村保洁员刘军就带着拖把等清洁工具走进了村口的公厕,对公厕进行清理和消毒。

这样的公厕,在梅湾村有4个。农户自家厕所自己管理,公厕管理则交给保洁员,全村在岗保洁员有8个。

“除了打扫卫生,简单的疏通管道、维修这些我们都会。”刘军说,上岗前接受了半个月左右的培训,加上以前在城里做过装修工人,管理公厕的难度并不大。

保洁员工资和公厕日常维修等开支从哪里来?村支书刘光武给出了答案:召开村民大会研究办法,维修基金主体部分从民宿、农家乐等乡村旅游经营主体收取。

丹棱县环综办副主任古维芬介绍,今年开始将按季度对各村人居环境整治成果运行管理情况进行考评,农村厕所革命是重点考核内容之一,将评出“优美乡镇”“较差乡镇”“优美村”“较差村”,分别予以不同程度奖惩。

“考核、奖惩,目的都是倒逼基层开动脑筋找办法。”崇州市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认为,奖励先进某种意义上正是“以奖代补”,惩罚落后则让基层绷紧管理这根弦,“有了考核指挥棒,基层的积极性明显高得多。”崇州已有多个乡镇开始探索“政府+农户”的管护经费来源模式。

省农业农村厅相关负责人介绍,目前四川省正指导各地探索“政府出一点、集体补一点、群众筹一点”的保洁员薪酬保障机制,并优先配备中心村、重点村、特色村的保洁员。

延伸阅读

既要颜值又要规范

四川旅游厕所革命有了新规

日前,四川省印发了《四川省旅游厕所管理办法(试行)》(以下简称《试行办法》),自2020年2月1日起施行,有效期为两年。

“此次《试行办法》的出台,将进一步规范旅游厕所建设管理。”省文化和旅游厅公共服务处表示,2020年是四川省“厕所革命”“三年行动计划”的收官之年,《试行办法》的出台既有利于提升旅游公共服务水平,较好地满足游客和居民需求,也有助于推动“小厕所”成就“大文明”。

哪些算是旅游厕所?重点“革命”区域在哪里?记者梳理发现,《试行办法》对旅游厕所定义、规划建设、验收评级、管理维护、督查考评等进行了明确规定,并提出建立全省旅游厕所建设管理“十大机制”。《试行办法》特别明确,向公众免费开放,在旅游景区、生态旅游度假区、旅游线路沿线、交通集散点、乡村旅游点、旅游餐馆、旅游娱乐场所、旅游街区及其他旅游活动场所的公共厕所,都算旅游厕所。而九寨沟旅游环线、317国道、318国道等备受自驾爱好者青睐的重点旅游线路沿线,以及全域旅游示范区、天府旅游名县、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县等区域内的旅游厕所要重点建设。

如今,游客对出行时的如厕体验也非常在意,甚至将其作为衡量旅程质量高低的影响因素之一。那么,厕所如何做到不“丑”也不臭?在川旅游遇到的高原“如厕难”问题又如何解决?《试行办法》指出,旅游厕所的建设既要注重对文物古迹、自然环境和景观景点的保护,也要兼顾实用性与美观性,体现地域文化特色和城市品质,建筑风格、色调等方面应与周边环境有机融合、相融相生;鼓励研究适用于成都平原地区、三州高原地区、盆周山地丘陵地区的旅游厕所新工艺、新技术、新设备、新材料,推进生态技术应用;高原高寒地区应采取有效措施解决冬季旅游厕所防冻和冲水问题,以此促进旅游厕所“颜值”提升,进一步解决游客所遇的实际问题。

据了解,四川省旅游厕所还将推行“一厕一码”管理,统一公示信息,一个二维码将包含信息查询、意见反馈等功能,游客如厕更加便利。此外,还会将旅游厕所督查考评结果纳入天府旅游名县、公共文化示范县、文旅特色小镇等重大文旅项目评定和复核指标。 本报记者 杨艺茂

新闻推荐

旅游全域化+文创产品化丹棱:文旅融合赋能乡村振兴

这里古称齐乐郡,1400多年的历史,文化积淀源远流长;这里是中国桔橙之乡,柑橘种植历史上千年,西汉《史记·货殖列传》有记...

丹棱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丹棱县这个家。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