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新世代 四川人的“战疫”生活
一场新冠肺炎疫情,让不少普通人开始了长达一个多月的“宅家战疫”生活:疫情要求大家不聚集、少外出、家里蹲,许多问题摆在了面前:家里吃饭的柴米油盐怎么办?非出门不可的时候如何出行最安全?不能到公司的时候怎么工作?学校没开学孩子如何学习……
出人意料的是,疫情带来的这一系列问题倒逼着互联网行业完成了一次全面的升级,并最终通过远程办公、远程教育、远程诊疗等一系列新应用,帮助大家平稳度过了疫情最紧张的日子。
伴随着大家紧张的“战疫生活”,互联网行业迈入了“新世代”。
谁说不出门就不用口红
难道不用开视频会吗?
都说最近大家出门都戴口罩,把口红钱给省下来了。不过,李敏对此可不认同。前段时间,每天早上10点之前,她会准时换上职业装、化好妆,尤其是精心涂上口红,然后关上书房门,打开电脑,进入钉钉群,开始新一天的早会。
在不能到办公室,只能在家里远程上班的日子,这就是李敏每天的常态。“因为大家不在一起嘛,所以交流很多事都是直接拉个视频会最高效,最多的时候一天大概要开5、6个会。”李敏说,在镜头里能看出大多数同事都是精心打扮过,几乎看不到蓬头垢面、胡子拉碴,甚至穿着睡衣开会的情况。虽然是在家办公,但大家似乎都有共同的默契,上班就必须得拿出上班的样子和状态,“出乎大家意料的是,这样的远程办公方式,效率比预期高了不少,可能是在家里待太久了给憋的吧,开个‘脑暴会’感觉每个人都是金点子。”
远程办公,给李敏带来的另一个变化是,一堆办公软件用得是越来越熟练:公司开会用的是钉钉,跟客户碰头有的会用企业微信,有的则是用的zoom,所以每家都得装一个,“现在如果要写一个办公软件评测报告,我大概可以写3000字。”
现在李敏的公司已经复工,但跟客户沟通依然主要通过在线会议的方式,“疫情结束之后应该也会继续用,很多小问题,电话上说不清,跑一趟又费时间,开个视频会实在是再合适不过了。”
眼瞅家里的水果要滞销
他赶紧上直播带货
90后李自强,大学毕业后回到老家眉山市丹棱县,在淘宝上创业开店销售当地特色水果“春见”耙耙柑已经有几年了。每年春节前后,是耙耙柑丰收的季节,但今年耙耙柑的销售因为疫情受到了不小的影响:过去主要依靠的线下渠道基本停滞,经销商没法来收货,物流也是一个难题。
眼看着家里的耙耙柑可能因为疫情滞销,李自强赶紧想办法看能否增加线上渠道的销量。“当时听说不少地方的农产品通过上淘宝直播卖得很好,我也想着赶紧试试。”此前,李自强就尝试过几次直播带货,也结识了几个合作效果不错的主播。把自家耙耙柑上淘宝直播推介的想法跟合作伙伴交流之后,大家一拍即合,直播间连麦也很快安排起来,“效果很不错,当天就成交了400多单,成交额有3万多块钱。”
在这之后,李自强又持续在淘宝直播上卖货,很快自家果树上的耙耙柑就卖得差不多了,他又到周围老乡家里去收了不少水果,帮他们在网上销出去,“生意很好,基本都没有出现水果滞销的情况。”李自强说,中途一度因为生意太好,但网上销售又有比较长的账期,导致现金有点周转不过来,“幸好淘宝及时推出了‘零账期’的扶持政策,让我的淘宝店能够持续运转,顺利度过了最困难的时候。”
在这次疫情之中,过去主要依靠线下销售的农产品集体转入线上销售的模式,“疫情过后,线上渠道有可能会成为跟线下一样重要的农产品销售渠道了。”
疫情期间送出的每一个包裹
都是送出一份便利
早上8点,京东郭家桥派送站堆满了上午将要派送的货物,快递员们也开始了一天的忙碌。为确保货物派送安全,站点负责人要逐一对快递员们进行体温测试,测试正常方可派送。
在这个配送站里,老孟是工作时间最长的一位快递员,今天他要派送的地点依然是离配送站直线距离2公里左右的一个小区,满满的一车货物可比平时多多了。受疫情影响,大家都尽量少出门,在网上购物成为满足各种日常生活所需的重要渠道,订单量直线上升,“这段时间的货物量比平时多了三分之一,一天至少得配送3趟。”虽然单量增加不少,但是老孟和同事们都会赶在规定时限内配送到位,“毕竟大家都在家里等着收货呢。”
这段时间,为了确保安全,快递员都不允许进入小区,老孟只能在小区外挨个打电话叫顾客来领取。电话拨出后,来找老孟领取货物的顾客都很积极,并且对“无接触配送”表示理解和支持。
为防止包裹丢失,老孟还会在打完电话后追加一条短信提醒客户尽快取包裹。等他配送完别的地方货物后,也会再返回到小区门口,检查检查哪些包裹还没有被拿走,然后再次给顾客打电话提醒。
等到中午,老孟的这车货物终于派送完成。但他还不能休息,还有第二车货物等着他准备。
在疫情期间四处奔波送货,家人都十分担心老孟的安全。但他认为,这是他作为快递员的职责所在,“风险肯定是有的,但始终有人要冒这个风险,要做这个事情,才能方便一些人。”
“战疫”中的网约车司机
和他们的那些“土味”奇招
疫情期间,有无数在工作岗位上奉献的“逆行者”,每个都像城市运行大机器的一个小部件,联动组接,共同维持着城市的正常运转,冲在“前线”的网约车司机就是其中之一。
最近,细心的成都市民会发现,出门打车,许多公共交通工具上都会贴着“今日已消毒”的温馨提示。上车后,还能闻到一点淡淡的消毒液味道。“请放心乘坐,公司规定我们每天出车前都要佩戴口罩、体温检测等等,还要消毒拍小视频发到群内打卡。”来自滴滴礼橙专车的司机范银祥告诉记者,从春节到现在,他和许多出租车、网约车师傅一样留守城市,为城市的运转贡献着自己的力量。
“车辆消毒这个工作看似简单,但丝毫马虎不得,因为直接关系到司机和乘客的安全。”范师傅表示,每天早上出车时间虽然是八九点,但提前准备起码都要半个小时:“每单前后对乘客触碰过的门把手、车门开关、座椅等重点部位增加消毒次数。”除了会去平台提供的定点消毒场所消毒外,司机们每天也会主动对营运车辆进行全面消毒,大家开始在微信群里分享起车辆消毒、安全防护等。甚至,网约车行业还想出一个简易实用的“土味”奇招:用一张张塑料膜将驾驶室和后排乘坐室“隔”成相对独立的空间,形成一个简易“安全舱”。安装了防护膜的网约车在疫情期间受到乘客的广泛欢迎。
“疫情期间,除了机场和车站,出车最主要的目的地之一就是医院。凌晨1点前后蹲守在医院门口,接的都是上下夜班的医护人员。”范师傅告诉记者,自己所在车队三分之一以上的司机都志愿加入了滴滴平台上的成都“医护及社区保障车队”。“这个时候出门的市民肯定都是有事的,上班的打不到车,心里更着急。每天出行的单子越来越多,我们照常出车也是尽自己所能,为大家提供一点服务。方便更多有需要的人。”
本报记者 王鑫 吴纪涛 王晓鸥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王琴)3月11日,在丹棱县杨场镇供水主管线工程的配套扫尾施工现场,6名工人正在有序进行PE管道的热熔接。该工程只是...
丹棱新闻,有家乡事,还有故乡情!连家乡都没有了,我们跟野人也没什么区别。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丹棱县一直在这里为你守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