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棱“壮丽70年 奋斗新时代”系列报道② 砥砺奋进促发展 蹄疾步稳谱新篇
工人们正在检验高尔夫球头。本报记者 方青卓 摄四川丹棱经济开发区内厂房林立。本报记者 彭林 摄
从1949年生产能力低下的手工小作坊,到如今拥有高效率自动化生产车间的大企业;从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工业总产值74万元,到2018年的384793万元,增长5200倍……70年来,穿越风云激荡的历史岁月,丹棱在工业化的道路上试探摸索、风雨兼程,从小到大、从弱到强、从点到群,一次次起跳,一次次蜕变,实现了从贫弱单薄到稳定发展的飞跃,工业经济持续快速增长。
□本报记者 方青卓
工业经济从小到大
实现历史跨越
工业,是一个城市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丹棱历届县委、县政府均对发展工业高度重视,并根据不同时期不同形势,对工业发展战略部署进行调整。
新中国成立初期,丹棱工业基础十分薄弱,产业结构单一,全县仅有4家手工作坊式的小企业,工业总产值74万元。
改革开放初期,丹棱乡镇企业开始发展,但前十年,发展仍然相对缓慢,产业结构主要以齿轮机械和芒硝化工为主,兼有食品、五金、纺织、饮料等行业。
改革开放后,丹棱工业经济得到较快发展,芒硝企业做强做大,应林、汇祥、华康、神虹化工相继组建,年产能达到50万吨;齿轮机械产业在丹棱齿轮厂的带动下,1995年进入鼎盛期,创造了全国摩托车齿轮“三分天下有其一”的辉煌。
此后,受市场因素影响,齿轮行业竞争加剧,丹棱机械产业开始回落,陶瓷产业逐渐兴起。20世纪90年代末,第一家陶瓷企业——丹棱县恒发陶瓷厂落户丹棱。2000年,丹棱通过全民招商引进外来投资2.6亿元,新办陶瓷企业30余家,初步建成了“丹夹陶瓷工业走廊”。
“一个人、一台机器、1万元钱起家,发展到今天1个亿的产值,1000万元的税收,产品远销欧美日。”这是丹棱瑞迪佳源齿轮加工企业的成长经历,20多年,通过不断探索、创新,取得了很好的发展。
9月2日,走进丹棱县中车集团四川丹齿零部件有限公司圆柱齿一车间生产线现场,只见几十台制齿设备高速运转,工人们在生产线上有条不紊地从事着各自的工作,整个车间一派忙碌景象。近年来,该公司圆柱齿轮生产线先后为德国博世传动、俄罗斯罗斯特、飞亚曲轴、比亚迪、北汽银翔等国内外多个传动件采购商完成了20多个系列、近百个图号的高精度传动件产品研发,主要应用于轨道传动、农机化工、工程机械、通用减速装置、新能源汽车等领域。
像丹棱瑞迪佳源齿轮加工企业、丹棱县中车集团四川丹齿零部件有限公司一样由小变大、由弱变强的企业在丹棱还有很多。新中国成立70年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丹棱工业从基础薄弱到提出“工业强县”战略后稳定发展,工业经济由小变大、由弱趋强。数据表明:2018年底,丹棱工业企业已发展到250家,其中规模工业38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总产值从1949年的74万元,增长到2018年的384793万元,增长5200倍,年均增速13.2%。
产业结构持续优化
发展提质增效
2003年,丹棱首个工业集中开发区建立。2006年,丹棱陶瓷建材产业园区和芒硝化工集中区同时成立,集中区雏形已然形成。当年,丹棱工业发展取得了突破性进展,申宇木业40万方中密度纤维板和国荣丝绸250吨蛋白粉项目的成功引进,填补了丹棱工业投入无亿元项目的空白,实现了“零”的突破。此后,柯美特建材、联发、新高峰、天际等一批大企业相继落地投产,工业发展进入飞速发展期,全县工业初步形成齿轮机械、陶瓷建材、钾钠化工三大支柱产业。
今年1月25日,丹棱工业园区被省政府同意设立为四川丹棱经济开发区。“未来园区将以转型升级和提升核心竞争力为主线,以智能制造为突破口和主攻方向,引导产业园区企业向数字化、智能化、成套化、集约化方向发展,全力打造中国传动件之都、西南现代陶瓷之都以及省内最具特色的新型建材产业基地、新材料产业基地。”四川丹棱经开区相关负责人介绍道。
新中国成立70年来,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推进,特别是近年来,在县委、县政府“工业兴县、工业强县”战略的推动下,丹棱大力招商引资,狠抓项目建设,着力培育支柱产业,加快企业转型升级步伐,积极淘汰落后产能,工业经济结构也随之发生了很大变化。国有企业和集体企业经过改制、重组、兼并、破产等,完成了体制转变,多种所有制经济迅速发展,非公有制工业逐步占据主导地位。1994年,丹棱第一家中外合资企业“中美合资亚新科丹齿(四川)零部件有限责任公司成立;2010年,第一家港澳台投资企业“四川宇肽体育用品有限公司”入驻丹棱,2018年,“柯美特建材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在新三板成功挂牌。如今,丹棱工业产品涵盖机械装备整机制造、齿轮核心零部件和关键零部件、新型建材、化工新材料、食品加工等领域,形成机械装备制造、新型陶瓷建材和新兴产业等三大支柱产业。
工业产业集聚发展壮大,工业经济产业结构地不断优化,成为丹棱工业利润及增加值占比双提升的重要助推器。据了解,2018年,丹棱工业实现利润总额18633万元,是1978年18万元的1035倍,年均增速19%;工业增加值从1949年的20万元增长到2018年199316万元,年均增长16.5%,比GDP年均增速快8.7个百分点。
树立绿色发展理念
推动高质量发展
近年来,丹棱县委、县政府全力推进环境整治,落实绿色行动,支持、鼓励县工业企业使用清洁能源。2011年以来,丹棱企业累计投入5.2亿元进行节能环保技术改造,全面消灭了黑烟囱;2014年、2015年,丹棱又投入1.66亿元,关停5家陶釉企业;2017年,丹棱坚持“政府引导、企业主体”,在陶瓷建材企业全面实施“煤改气”清洁能源替代工程。目前,丹棱陶瓷企业已全部完成“煤改气”。
“通过‘煤改气’工程,不仅提升了环境卫生、节约了能耗,还促进了产品品质提升。”县陶瓷建材产业发展服务中心有关人员介绍,企业完成改造工程后,在生产过程中,先进的设备促进了产品的多元化升级,天然气输送压力稳定,生产质量可控,烧制的陶瓷品胚体强度、釉面光泽度大大提高,产品更加优质,受到市场肯定。通过一系列有效可靠的绿色发展举措,现如今,丹棱工业企业走上了绿色发展之路。
“今后,丹棱将坚定不移坚持‘工业兴县、工业强县’战略,树立工业‘做大做强’的壮志雄心,推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以加快推进机械、陶瓷、钾钠三大产业全面转型升级为重点,坚持创新驱动,推动重点企业创建市级以上技术、研发和孵化中心,加快构建政产学研协同创新体系。”县经信局有关负责人表示,丹棱将继续扶优扶强、招大引强,拓展招商信息来源,丰富招商手段,培育新兴产业,瞄准重点地区、重点产业、重点企业、重点人群,开展精准化招商,既力争引进大企业大集团,投资大项目带动大发展,又积极引进主导产业上下游配套企业,抢占产业价值链高端,不断培育产业集群。同时,深入实施绿色园区建设,统筹推进园区交通路网、信息工程等基础设施建设,加快第三方物流信息平台建设,建设便捷园区;完成污水处理厂及管网、泵站建设,建设环保园区;抓好水、电、气、运、土地、资金、用工等生产要素协调保障,建设服务园区,发展绿色工业,推动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
70年风雨沧桑,众多丹棱人在丰饶的大雅大地上奋力演绎着蜕变提升的工业乐章。新时代新征程,丹棱在新一轮竞争与发展的大潮中将继续高歌猛进,张扬“工业兴县、工业强县”的强劲力量。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方青卓)昨(2)日,记者从丹棱县市场监管局获悉,今年1-7月,该县企业登记全程电子化办件率为76.05%,居全市第一位。据了解...
丹棱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丹棱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