躲不开的培训班 这个暑假在“宇宙补习中心”过
暑假,是拉开孩子间差距的时候。北京十岁女孩元元的妈妈相信这句话。
今年夏天,她给女儿报了5个班——4个补习班加1个兴趣班。最忙的时候,元元一天要上6个小时的课,这比她以往的假期要累很多。“过了暑假就五年级了,她要适应这种强度。”元元妈妈在接受澎湃新闻采访时说。
元元在七、八这两个月的补习重点是英语,除了一期十天的英语课外,她还要参加一个英语的短期读写班。让元元妈妈决定给女儿恶补英语的,是元元的PET成绩。
PET是剑桥通用英语五级证书的第二级,词汇要求量在3500个左右,这与高考英语考试大纲的要求相当。小学四年级的元元在今年五月参加了PET考试,虽然通过了,但她的妈妈依然感到紧张。随着“迎春杯”、“华罗庚金杯”等众多老牌数学竞赛在2019年年初停办,没有奥数可拼的学生和家长们,开始更加青睐这张证书。“拿到PET优秀和FCE通过(更高一级的英语水平认证)的孩子在小升初时才会有优势。”元元妈妈说。
元元上英语课的教室在和盛大厦,一栋21层楼高的甲级写字楼,另一门数学也在这栋楼里上课。此外,元元八月份补习语文的地点也在离和盛大厦不远的一栋写字楼里。离它们最近的地铁站是海淀黄庄站,其方圆半公里的范围内有十几栋写字楼里培训机构密布。这里,被家长们称为“宇宙补习中心”。
“宇宙补习中心”
在北京,有这么一句话:北京教育看海淀,海淀教育看黄庄。海淀黄庄,一个看似普通的地方,可以说是中国教育培训行业的龙头。
黄庄的培训机构有多密集?澎湃新闻把教育部开发的“全国中小学生校外培训机构管理服务平台”(以下简称“管理服务平台”)上的资料爬取了下来,并将北京市培训机构登记的实际经营地址投射到地图上,你会看到在北三环与北四环之间有一个特别大的圆,而这个圆的中心就是海淀黄庄。
位于中关村东南角的海淀黄庄,有中国教育行业的两大巨头——新东方和好未来——的总部。在它周围,有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这些高校,它们输送了很多优质师资;而且,由于毗邻海淀区人大附中、北大附中、一零一中学等一批优质中小学,那里的学生和家长对校外培训有着不小的市场需求。
海淀黄庄到底有多少培训机构?由于小作坊式的培训班存在,准确数字很难说清,而澎湃新闻仅以海淀黄庄地铁站方圆半公里为界,通过管理服务平台和网上招生宣传,统计出的中小学生培校外训机构的数量就接近百家。
元元上补习班的和盛大厦并不是黄庄写字楼里培训班最多的,紧邻北大附中的银网中心才是被媒体多次报道的主角。
在银网中心,驻扎着新东方、高思等11家K12培训机构(指学前教育到高中教育),以及9家从事留学语言培训和咨询的公司,除此之外,还有2家做素质教育的。可以说,这儿提供了学科辅导、特长培训、留学申请等“一条龙”服务。
相比什么培训班都有的银网中心,其他写字楼里的培训机构则各有侧重。丹棱SOHO、新中关大厦、欧美汇购物中心,这些靠近新东方大厦的建筑里,入驻的大部分培训机构都主营留学语言培训和咨询;而海淀文化艺术中心、泛亚大厦、知春大厦这些大楼里则是办学科类辅导班的居多。
在海淀黄庄,有的培训班有报名考试,成绩过了才能读;有的还会举行定期测试,排名靠后会被踢出。补习班也不全是交钱就能上的,其竞争的激烈程度可见一斑。
补习班还是兴趣班
在之前的暑假,元元要上的补习班并不多,除了书法以外,还有画画、游泳这样的兴趣班。但随着小升初的升学压力日渐增大,元元妈妈开始给她报更多的补习班。从最开始的一门数学课,到后来增加的英语课,如今,元元的语数英三门都要补。
这也是许多学生参与培训班的一个现状:越是高年级学生,要补的学科数就越多,上兴趣班的也很可能变少。
邹华鹏是海淀区一所重点中学的高二学生,他从小学二年级起就在海淀黄庄上培训班,他小学时上得最多的课就是数学。“小升初主要就比奥数,所以数学补得多。”邹华鹏回忆说。
小升初看奥数,这一局面出现在北京取消小升初统一考试之后。1998年,北京市教委将小升初的升学方式改为就近免试入学。此举的本意是为了实现教育资源的均衡化,但这直接影响到了重点中学与学生家长间的双向选择。为了选到优质生源,小升初逐渐演化出了以奥数成绩作为入学考核的标准。
现在,奥数似乎不再管用。元元妈妈这个暑假之所以给女儿多报一个英语短期班,不单是因为英语是元元的弱项,还和奥数可能会和升学考试脱钩有关。在各大数学竞赛停办的背景下,元元妈妈觉得孩子要多考一些别的证才会在写小升初的简历时更有底气。
至于兴趣班,艺术类的往往最受孩子和家长的喜爱。在北京,开得最多的兴趣班就是音乐班和美术班。
大城市的补课焦虑
如果说寒门学子通过学习来改变命运是殊死一搏,那么大城市孩子的压力和焦虑则更多来自周遭的环境和氛围。
今年六月,社交媒体上曾出现过一个段子:问:孩子4岁,英语词汇量只有1500左右,是不是不太够?答:在美国肯定是够了,在海淀肯定是不够。在元元妈妈看来,这就是事实。在元元的同年级学生中,有的三年级就已经考过了PET。“在群里、朋友圈里,看到别人家的孩子学了什么、考了什么,坐不住的。”元元妈妈说。
海淀黄庄在教培行业的成功绝不是个案,很多城市都有培训班高度密集的地方。在广州,就有被家长称为“补习大厦”的华晟大厦。据媒体报道,在那里,家长为孩子在暑假花上万元补习很常见。
越是强调素质教育的地方,补习的压力越大,校外培训机构的数量可能也越多。
此外,与印象中去补课的多是学习差的学生不同,在大城市,补课最积极的往往是那些成绩更好的孩子。
北京师范大学社会发展与公共政策学院的陈彬莉曾对海淀的中年级小学生做过调查,发现成绩中上游或上游的学生,参加补习的概率要高于中游学生。
在海淀,那些送孩子去上补习班的家长,自己就是名校毕业的不在少数,他们也知道超前教育的种种弊端,但为了让孩子在未来有更好的选项,他们毅然决定加入这场停不下来的补习大战。
这种紧张感同样出现在孩子自己身上。这个暑假,邹华鹏把自己高考的六门科目都报了班。45天的暑假,他有30天在黄庄度过。但在实验班的他觉得这一切都能承受,“我们从小就在为考清北做准备,班里的同学也几乎人人都在这儿,我当然不能落后。”邹华鹏说。
北京的学生参加校外培训的比例有多高?北京市教委相关负责人在去年8月份接受《21世纪经济报》采访时表示,约有70%的北京中小学生在参加校外培训。另外,根据北京大学中国教育财政科学研究所在2017年所做的调查,上了初中后,全国城镇学生就有超过一半的比例都在上补习班。
整治培训来减负
某种程度上,近几年中国教培行业的快速增长得益于课堂减负政策。学生的校内学习负担一减轻,课余时间马上就被各种校外培训班所占领。
于是在去年,教育部将整治校外培训机构作为全年的中小学生“减负”工作重点。
2018年2月,教育部等四部门联合发文要求纠正校外培训机构出现的超纲教学、提前教学等不良行为;8月,国务院针对校外培训机构的种种突出问题发文提出了一系列整顿要求;9月,教育部发文要求从事学科知识类培训的教师应具有相应教师资格;10月,教育部要求各地要以县为单位公布培训机构黑白名单,被列入黑名单的培训机构不得招生。
在这次“史上最严”的校外培训机构大整顿中,全国共摸排了40万所校外培训机构,其中有27.3万所被发现存在问题。“宇宙补习中心”黄庄是重点整改地区。
2018年11月,北京市教委发布《北京市民办教育培训机构办学标准(暂行)》,提出了办学场所不得小于300平方米、培训结束时间不得晚于晚上八点半等规定。在随后的整改中,海淀区在这份办学标准的基础上提出了13条要求。
这场进行了一年多的整治工作能否为中小学生减负?这有待时间来检验。但确定的是,大型培训机构在这段时间不仅规模还在扩大,而且课程还在涨价。这是因为,虽然大量小机构因不合规而停办,但学生和家长的补课需求仍然存在,洗牌之后,活下来的校外培训机构有了比之前更大的优势。
邹华鹏在一家知名培训机构里上拔高班,原本的上课地点在银网中心,但那里的教室因为不合规而被关闭。现在,他转到了这家培训机构的另一处教学点,离银网中心并不远。
而在上了一天的补课班后,邹华鹏会抱怨“不想学数学,不想去黄庄”,但被问及这一切是否疯狂时,邹华鹏并不觉得自己学得很苦:“每天上6个小时的课,也有周末,也有时间写(学校)作业,也有时间玩”,而且他觉得为了自己的梦想,这一切值得。
至于十岁的元元,虽然刚放暑假时有些厌学,但在七月底出国玩了一趟后,她的心情一直都很好。“小孩子嘛,肯定不能让她整个暑假都玩,但一点不玩也不可能。”元元妈妈说。
(元元、邹华鹏均为化名)
新闻推荐
归尘近日,本报一篇丹棱县人大代表票决制工作在石桥乡的生动实践,用“小投入”换来“大民生”的稿件,将民生要做到了群众心坎...
丹棱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丹棱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