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元模式”走出丹棱好风景
垃圾分类池。
农村垃圾分类 如何因地制宜
编者按
近日,四川省发布的《四川省生活垃圾分类和处置工作方案》(征求意见稿)提出,将加快建立分类投放、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分类处置的生活垃圾处理系统,努力改善城乡人居环境。
乡村有乡村的特色和要求,具体该怎么办?本版开设系列报道《垃圾分类的乡村实践》,记者走访基层,寻访垃圾分类处理的乡村探索之路。
□张艺达 本报记者 左杉 文/图
“我们实行村干部包片、组干部包组、保洁员和清运承包人包段、农户包户的生活垃圾治理承包制。”8月3日,丹棱县杨场镇古井村党支部书记宋建国向记者介绍道。
农村垃圾处理,有其特殊的实际情况,如何探索出一条适合农村的垃圾分类处理之路?2011年以来,丹棱县因地制宜,探索推广了以“党政主导、村民自治、市场运作、三方监督”为核心的农村生活垃圾处理“一元模式”——每人每月交1元垃圾清运费,公开招标垃圾清运承包人,推行垃圾两次分类处理。该模式走出了节俭、实用、可持续的农村生活垃圾处理新路子,有效解决了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处理的难题,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取得实效。
8月3日,记者来到丹棱县,探访一座座村庄,试图解锁丹棱县破题农村垃圾分类的“密钥”。
每人每月一元钱乡村美化惹人羡
罗国金于去年通过公开竞标,以每年3万元的价格,获得了丹棱县杨场镇古井村两年的保洁承包权,负起全村垃圾清理和转运的责任。
如今,他每天的工作就是负责把61个联户垃圾池和12个垃圾分类收集房的垃圾再次分类后运走。道路和公共区域清洁则由村里聘请的4个公益性岗位人员来完成。
在古井村的马路旁,他指着满载的机动三轮车告诉记者:“我每天要拉满满四车垃圾。”像罗国金一样的“垃圾清运承包人”,在丹棱县一共有50余名,覆盖了全县71个村。每天,他们用自己准备的三轮车把垃圾运到乡镇的垃圾收集站,收集站再通过分类、压缩后,统一运送到垃圾处理厂。
据了解,实施“一元模式”后,农户初分处理减量约50%,经过承包人二次分类处理后,可回收和堆肥垃圾再减量约30%,最后,转运到村收集站的垃圾约 20%,两次减量约 80%,可为丹棱县财政节省70%的垃圾处理基础设施建设资金。
现在的古井村,每户家门口都摆放了垃圾分类桶,张贴了垃圾分类倡议书,院坝里修建了花台,应季的月季、三角梅开得灿烂,主干道沿线的58户农房外墙画上了3D动漫画。以前村民爱扔垃圾的竹林,村里就地取材用竹根做成假山,栽上一些花草,打造成了颜值颇高的“竹林驿站”,“我们还将修建13个丹心亭,全部就地取材,融合传统农耕、垂钓、花草等元素,提升村庄风貌与文创品味,带动乡村旅游。”宋建国充满信心地说道。
在去看3D动漫画的路上,2名学生正随手捡起路边的白色垃圾,“老师给我们说了,不能乱丢垃圾,要丢到垃圾桶里。”一名学生告诉记者,“老师还经常教我们唱‘菜皮皮,烂果果,入池产气把饭煮……电池药瓶有毒害,千千万万入黄袋;垃圾分类要做到,资源利用见成效……’”
高颜值的古井村,春节期间吸引了游客上万人次。村民李兴坪开办的农家乐生意一直很火爆,春节每天接待30余桌次,平时每天也有四五桌的客人。被古井高颜值折服的,还有本村6组村民李冬梅,她将自家外墙的3D画和院子里的月季花拍了个小视频,发到了朋友圈,“因为‘一元模式’,村里环境比城里还好,朋友们都很羡慕,我感觉很自豪。”
修建生态处理中心垃圾变宝人人爱
让人羡慕的,还有杨场镇狮子村,这个依靠“不知火”、葡萄等产业人均纯收入达到2万余元的乡村振兴试点村。在3月“不知火”采摘销售旺季,狮子村却鲜少看到果皮垃圾。
“请大家通知村民,采摘下来的坏果子要放入沼气池或者树下掩埋,水果袋套自己要清理干净,垃圾入池。”今年桔橙销售初期,狮子村党支部书记邓树华在干部微信群里发了这样一条消息。每年桔橙、葡萄销售季,他都会通过微信、党群集中活动日等发出垃圾分类倡议,“要让大家都有这个意识。”
狮子村是丹棱推行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减量化处理和就地资源化利用的示范村。丹棱投入200万元,在这里建起了首个“农村生活垃圾生态处理中心”,周边区域运来的餐厨、果类等可腐烂垃圾(有机垃圾),经过破碎脱水、油水分离、控温加菌、发酵等工序,制成有机肥,用于农田菜地施肥。油水分离过程中产生的废水,将由污水处理系统进行处理;发酵过程中产生的废气,将进行无害化处理。
“这解决了我们外运垃圾成本过高、费时费力的难题。处理中心主要处理可腐烂垃圾,也能促使村民们养成良好的习惯,做好垃圾分类,方便进行有机处理。”邓树华告诉记者。据了解,在丹棱布局5个这样的农村生活垃圾生态处理中心,就能够将全县的烂水果、烂菜叶、废果皮,以及农村生活垃圾进行有机处理,实现全部就地资源化处理利用。记者手记
农村垃圾分类 要入乡随俗
如今,随着城区垃圾分类的工作如火如荼地推进,农村垃圾分类也要“入乡随俗”,服农村“水土”。农村的垃圾分类情况不太一样:首先是地广人稀,一个村子从南到北距离遥远,给垃圾清运工作带来了不小的麻烦;再者,村里居住的大多是老年人,受教育程度比较低,也给宣传分类工作带来不小的压力;此外,农村垃圾与城市不同,大多以农田垃圾为主,给分类处理带来一定难度。丹棱县的探索值得借鉴:通过“一元模式”,调动村民的积极性,然后通过二次分类的模式分解垃圾。
可不能小看了这1元钱,它最重要的作用在于大大增强了村民的责任心和主人翁意识,实现了承包人从“要我干”到“我要干”的转变。
新闻推荐
巡查现场。本报讯(黄利记者张丹梅文/图)近日,丹棱县陶瓷建材产业发展服务中心组织工作人员冒雨对园区主干道管网、排洪渠进...
丹棱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丹棱县,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