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身帅之 与城存亡

眉山日报 2019-07-28 00:49 大字

徐州抗洪。

本报记者 刘寅 陈甜 文/图

——942年前的7月,苏轼在徐州抗洪抢险

7月21日至22日,暴雨袭击了眉山市大部分地区,尤其是丹棱县、洪雅县各乡镇遭受了不同程度的洪灾。眉山市各级救援力量第一时间前往抗洪一线,充分保障了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让我们向一线将士们道一声谢谢!

危难时刻显身手,在天灾面前,眉山儿女永远是临危不惧,万众一心。900多年前,东坡先生便亲身印证了这个道理。让我们在此回顾东坡先生“徐州抗洪”的光辉事迹,同时向抗洪一线的将士们致敬。

“我在城在,决不让徐州毁于洪水!”

熙宁十年(1077年)4月21日,苏轼抵徐州。时年苏轼41岁,身为徐州太守,他将在古老的彭城迎来一次巨大的考验。

是年7月开始,徐州遭遇特大洪水。上游的黄河在澶州曹村埽决口,洪水咆哮而下,徐州城南的清河一夜暴涨,沿途吞没数十个乡县,冲毁良田百万亩。其时又逢暴雨,“水穿城下作雷鸣,泥满城头飞雨滑。”徐州城内的河道全部倒灌,几乎成了一片泽国。另据史料记载,洪水聚在徐州城外,最高时足有两丈八尺高(近9米),那飞溅的浪子或要把城墙冲垮。若城墙一破,徐州城数十万百姓难免灭顶之灾。

恐怖的气氛在城里发酵着,富人开始想方设法往外逃,平民百姓更是慌不择路,以为末日将临。一片混乱之中,苏轼顶了官帽,立在徐州城垣之上,向往来人群大声疾呼:“我在城在,决不让徐州毁于洪水!”四下人群抬头望着太守,目光交织,那慌乱的眼神逐渐安稳了一些。

正是“人定胜天”,在天灾面前,唯人心合一,聚力相抗,方能度过劫难。

新闻推荐

丹棱未来一周多阵雨或雷雨天气

本报讯(记者彭林)昨(22)日,记者从丹棱县气象局获悉,预计未来一周,丹棱多阵雨或雷雨天气,23日晚上到24日白天阵雨转阴间多云,夜间部...

丹棱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丹棱县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