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出五个重点 建设“五美五有、全国典范”的美丽乡村 丹棱县乡村振兴大会召开

眉山日报 2018-11-20 07:56 大字

朱莉、黄秀航等一行参观了解红石村一二三产业融合示范园建设情况。会议现场。

本报讯(记者 彭林 文/图)11月16日,丹棱县乡村振兴大会召开。会议主要传达贯彻全省、全市乡村振兴大会精神,总结全县前三季度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推进情况,查找存在的问题和差距,安排部署今后一段时期乡村振兴工作。大会分为现场观摩和召开会议两个阶段进行。县委书记朱莉参加并讲话,县委副书记、县长黄秀航主持会议,县政协主席李学权,县委副书记李祝才,以及县领导王枫、何文华、伍懿、钟开全、杨华、吴永枢、赖永富等参加大会。

会议书面传达了省委书记彭清华、省委副书记邓小刚、副省长尧斯丹在全省乡村振兴大会上的讲话,市委书记慕新海在全市乡村振兴大会上的讲话;崇州市、蒲江县乡村振兴先进经验及省委出台的政策性文件。各乡镇和县农业局、县委农工委先后围绕贯彻落实全省、全市乡村振兴大会精神,如何落实县委提出的“五美五有、全国典范”进行了发言。

朱莉指出,党的十九大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以来,县委坚决贯彻落实好中央、省委、市委各项决策部署,立足丹棱“长在农业、优在生态、富在农民、美在乡村”的比较优势,走在了前列,先行先试,取得了一定成绩。今年丹棱成功入选全国100个、全市唯一的全国农村创业创新典型县范例;被确定为全国、全省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试点县和全省18个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千村示范工程”试点县之一;张场镇入选四川省乡村振兴规划试点乡镇;幸福古村成功入选农业农村部“2018年中国农民丰收节100个特色村庄”名单(全省仅4个)。龙鹄村党支部书记罗朝运被评为“四川十佳村官”;生态源水果专业合作社理事长陈波入选“全国十佳农民”候选人(全省仅3名);王作平的作平文化大院在国家文化部组织的农村文化院坝验收评比中,名列西部片区第1名;科美家庭农场主骆美霖被四川省首届“中国农民丰收节”组织指导委员会评为“四川省百名新型职业农民标兵”。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农村生活污水治理、“丹棱模式”、幸福古村打造等工作受到国家、省、市级领导肯定。

“乡村振兴是一场持久战、攻坚战。”朱莉要求,在下阶段的乡村振兴工作中要突出五个重点。一是突出现代化农业园区建设,推进经济富美有产业。要争取成为市“2111”示范园区大格局中20个万亩晚熟柑橘示范园核心区,积极争创省级农业园区。要推行“园区+”模式,推动“园区+城市”融合发展,把城市周边的园区作为城市功能的拓展区,打造成为与城市有机融合的景区景点;推动“园区+乡村”协同发展,依托宜居乡村建设,连片发展现代农业产业,打造田园综合体;推进“园区+基地”统筹发展,把现有一些不成园区的农业基地有效串联起来,连点成线、扩线成面。要形成产业链条,从补链、扩链、强链上下功夫,坚持农业与旅游、文化、科技、养生的产业深度融合,形成生产基地、科技加工、农旅融合、休闲康养等闭合型产业融合体系,积极发挥乡村规划师作用,推进民宿发展。要实现经营现代化,充分发挥丹橙果业公司的“龙头”带动作用,鼓励农户加入专业合作社,以公司统揽各专业合作社,积极调动各方面主体、各方面力量与公司业务进行对接。

二是突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推进田园秀美有颜值。要抓好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把握好“四种模式”、重点区域、一个原则和补助标准。要抓好农村生活垃圾治理,继续深化农村生活垃圾治理“龙鹄模式”,不断提升垃圾处置能力和水平。要抓好厕所革命,进一步完善相关规范,农村新房建设、旧房改造必须修建化粪池、沼气池、湿地池。要抓好村容村貌整治,从群众看得见、摸得着,整治后立竿见影的工作做起,充分调动群众积极性。

三是突出繁荣本土乡村文化,推进乡风淳美有底蕴。要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积极开展文明家庭星级评选等活动,推进市级文明村创建、村级阵地达标等。要保护传承优秀传统文化,深入挖掘大雅文化、“为学”精神内涵,保护发扬好唢呐、牛儿灯、莲箫等民间民俗特色文化,打造一批历史文化名镇名村,按国际3A级景区标准创建1—2个特色小镇。要广泛开展群众性文化活动,推进“大雅新农民·快乐新农村”、乡村村晚、元宵节巡演等文化活动开展,要不断努力,积极打造乡村文化振兴的丹棱典范。

四是突出乡村治理体系建设,推进社会和美有秩序。要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建立健全区域主导产业党组织等,构建完善“一核多元、合作共治”的村级治理体系,加强农村人才队伍建设,推动德才兼备的人才进入村“两委”班子,加大农村党组织书记培训力度,打造农村基层党组织带头人队伍和党员队伍。要推进自治法治德治有机结合,加快健全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走好乡村“善治”之路。要提升乡村治理科学化水平,积极推行“一村一法律顾问”配备,深入实施“四议两公开一监督”机制,探索推行民选、民议、民建、民管的村级公益项目建设新模式;推行村级事务阳光工程,切实保障村民合法权益和村集体利益;加强农村社区治理体系创新,打造“一门式治理”“一站式服务”的综合服务平台,让群众办事更加便捷。

五是突出完善利益联结机制,推进生活甜美有保障。要在完善以往“+农户”模式的同时,积极推进“农户+”模式,突出农户主体地位,积极探索创新“农户+基地”“农户+公司”“农户+合作社”等模式,建立“入股分红+保底分红+利润分红”分配制度,让农民长期稳定合理分享全产业链增值收益,增加村集体经济收入。

就落实好此次会议精神,黄秀航要求,各乡镇和县级各部门要迅速组织传达学习,抓好贯彻落实;要发动好,积极引导干部群众参与乡村振兴,全民参与,共同推进;要推动好,牢牢把握住丹棱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中产业、人居环境、文化、乡村治理等方面有基础的优势,顺应全县人民期盼,以十足的信心和决心不断推进工作取得新成效;要考核好,严格按照《丹棱县乡村振兴试点村创建工作评价考核办法(试行)》逗硬奖惩;要齐心协力,共同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在丹棱开花结果。

会前,与会部分人员到丹棱镇、杨场镇,先后参观了红石村一二三产业融合示范园、龙鹄桔橙小镇、古井村农村环境整治、琨玉珑标准化产业园、3D绘画村建设情况,纷纷表示效果凸显,开阔了视野、拓展了思路,增添了实施好乡村振兴战略的信心和决心。

参加会议的还有各乡镇、县级各部门主要负责人;试点村第一书记和党支部书记;非试点村党支部书记和丹棱镇大雅社区、新桥社区,杨场镇金牛社区,张场官山社区党支部书记;乡村规划师;派驻试点村工作组成员等。

>>>更多内容见今日4版

新闻推荐

共享文化典型示范 以民间众筹文化院坝建设 助推乡村文化振兴

作平文化大院开展民间众筹乡村春晚活动。“不关门、不上锁,夜不闭户”的作平文化大院成为当地群众的精神乐园。王作平带着...

丹棱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丹棱县,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