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猪场变文化大院 丰富村民文化生活

眉山日报 2018-06-12 06:53 大字

拆除养猪场。(资料图片)学生们在为学文化大院学习书法。

本报讯(记者 张玉 文/图)“以前村里没有娱乐场所,大家闲来只有打牌;现在有了为学文化大院,很多村民自发来这儿跳坝坝舞,心里乐开了花儿。”6月10日,记者来到丹棱县双桥镇五龙村的为学文化大院,该村村民罗国芬开心地说,自从今年初这个大院投入使用以来,来这里娱乐已经成为她和姐妹们每天的“必修课”。

为学文化大院是该村村民胡益和李琼瑶夫妇打造的,占地1200平方米,有7个教室,设置了二胡、舞蹈、书法、童声合唱等兴趣课程。记者看到,古色古香的教室,花团锦簇的院子,充满了文化气息。然而令人难以置信的是,这样一个环境优美的文化大院,过去曾是一个大的养猪场。

养猪场如何变身成为文化大院?这其中有故事。在打造文化大院之前,那里原本是一个存栏规模达300头以上的养猪场。养猪场位置距离安溪河不到150米,只有一个蓄粪池。由于蓄粪池不能满足储粪需要,一到下雨天,猪粪就流到了河里,对当地环境产生了严重影响。2017年,丹棱安溪河推行河长制,关闭了安溪河禁养区内存在污染的畜禽养殖场,胡益夫妇的养殖场就是其中之一。

养殖场关停后,那么大的场地怎么办?胡益夫妇响应政府号召,在丹棱县文广新局的支持下,经过大半年的努力打造了为学文化大院。

“五龙村有12个居民小组,常住人口达3000人,却没有一个文化院坝。现在建成为学文化大院,丰富该村村民的文化生活,同时解决学生课后无人托管的问题。”该村党支部书记杨静表示,为学文化大院解决了原址养猪场的污染问题,也为居民提供了一个休闲娱乐的好去处,一举两得。

目前,为学文化大院每天都有30多名学生前来学习,30多名村民前来跳坝坝舞。村民还自发组织起了一支文艺队,自编自导走村入户表演,村民的精神生活逐渐丰富起来。

新闻推荐

重拳出击执法 确保食品安全

工作人员认真检查。本报讯(记者彭林文/图)为有效预防食品安全事故的发生,全力保障中高考考生饮食安全,自5月28日以来,丹棱县食...

丹棱新闻,有家乡事,还有故乡情!连家乡都没有了,我们跟野人也没什么区别。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丹棱县一直在这里为你守候。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