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生态之城 宜居宜游 ——写在眉山建区设市20周年之际⑤

眉山日报 2017-08-25 07:32 大字

本报记者 王允浩

生态是眉山最大的优势。

建区设市20年,眉山的变化可以用“日新月异”来形容,除了不断增长的GDP数据和财政收入,生态文明建设不断推进,人居环境持续改善,为城市生活带来了巨大改变。

1997年8月26日,眉山掀开了崭新的一页。伴随着改革开放波澜壮阔的发展史,眉山人自强不息,艰苦奋斗,开始白纸作画,书写着自己的“建城史”。建区设市以来,从地委、行署到历届市委、市政府始终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不动摇,强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让生态优势变为经济优势。市第三次党代会将“环境兴市”作为四大发展战略之一,大力推进全域生态化、全域景区化,强力实施“绿海明珠”“千湖之城”“百园之市”三大工程,眉山城市品质得到极大提升,眉山城市内涵得到极大丰富。

生态之城,宜居宜游,眉山美丽生态画卷正完美呈现。

坚持绿色发展

推进“环境兴市”

走进丹棱县顺龙乡幸福古村,映入眼帘的是古树、古桥、古道……依托赏花、采摘、古村落等特色资源,以“农户+合作社+企业”的方式积极引导村民开展乡村旅游经营,让幸福古村走上了“民宿+度假”的发展新路。

“我家4间客房一年能收租4000多元,且每年递增,旺季的时候忙得连果园都没时间打理。”合作社成员之一、“龚家院子”经营者黄慧斌说,“除了这些,年底还有分红。”

“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加强生态保护,以建设国家乡村公园为统揽,推进全域生态化、全域景区化、全域产业化,让整个丹棱成为一个乡村公园。”该县相关负责人介绍。

这只是眉山市坚持绿色发展的一个缩影。近年来,为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四川省关于建设生态文明、推进绿色发展的战略部署,深入推进“环境兴市”战略,眉山市在生态文明建设与绿色发展实践中坚持绿色发展、民生为本、规划引领、全民绿化、文绿相融“五大理念”,着力建设天蓝、地绿、水净、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美丽眉山。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眉山市坚持绿色发展理念,站在推动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新格局的战略高度,将建设“绿海明珠”“千湖之城”“百园之市”三大工程作为改善城乡人居环境、提高环境承载力和发展竞争力的重要举措,写进党代会报告和政府工作报告。

“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眉山市坚持民生为本理念,相继打造东坡城市湿地公园、滨江公园等一大批精品生态工程,为广大市民提供了休闲、赏景、健身的好去处,增强了群众的绿色获得感和生活舒适感。同时,通过举办第九届中国竹文化节和首届眉山樱花节等生态打底、文旅搭台、经济唱戏、百姓受益的全民盛会,不仅为群众提供了生态福利和普惠空间,也用代表“虚心文雅、高风亮节”的竹和象征“幸福、浪漫、好运”的樱花提升全市绿化品位,满足了人民群众的价值预期。

“锐始者必图其终,成功者先计于始。”眉山市坚持规划引领理念,注重加强对城乡绿化特别是城市绿化的空间立体性、平面协调性、风貌整体性、特色显著性等方面的规划,精心编制了大东坡湿地规划、眉山国家森林城市建设规划、大规模绿化全川眉山行动规划、眉山市“十三五”生态建设规划等多项绿化规划,绘就了全市生态文明建设的宏伟蓝图,确保了“十三五”期间全市生态文明建设持续、稳定、深入开展。

“绿我涓滴,会它千顷澄碧。”眉山市坚持全民绿化理念,始终致力于引导和带动广大群众参与以心中播绿、大地植绿为主要内容的眉山绿化实践,力求掀起全民爱绿、植绿、护绿的城乡绿化热潮。同时,全市党政部门率先示范,纷纷前往联系村义务建绿、送绿,纵深推进了全民绿化的蓬勃开展。

“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眉山市坚持文绿相融理念,在绿化建设中注重彰显文化传承与人文情怀,将东坡文化、长寿文化、忠孝文化、竹文化等地域特色文化的精髓凝练成全市生态文明建设的品位基因,新建了“寿乡水岸·五湖四海”湿地公园多个人文景观复兴相融的生态工程,保护并打造了望得见“乡愁”的丹棱幸福古村,形成了鲜明的生态文明建设特色。

推进“三大工程”

厚植生态底色

“每一次回来,家乡都会带给我各种惊喜。”8月19日晚,在福建工作的80后眉山姑娘张倩在东坡城市湿地公园观看音乐水舞喷泉表演,不时跟同伴分享着内心深处的喜悦。

湿地公园斜对面,每天傍晚在苏辙公园散步的市民络绎不绝。退休老人李红霞谈及城市变化感慨颇多,“以前眉山城里几乎没有公园,如今走出家门就是公园,在公园里散散步,心情和身体都很舒畅。”

近年来,眉山始终坚持“自然、生态、人文”理念打造“绿水青山”,以“绿海明珠、千湖之城、百园之市”三大工程为抓手建设品质眉山,成效显著。

建设“绿海明珠”,实施“四大工程”:“绿带工程”,建设多色谱林业景观带、沿江沿湖水岸景观带,建设岷江水上绿色走廊和库区环湖绿化景观。“绿肺工程”,建设环城森林生态屏障、园林公园、休闲广场、特色生态街景、城市干道绿化景观带、绿色示范小区。“拥翠工程”,在全市集镇建公共绿地,初步形成“集镇联袂拥翠绿、拱卫绿海大明畔”的格局。“百村绿色家园工程”,建设“绿色家园”。

打造“千湖之城”,实施“四大工程”:“‘一江两堰四湖\’建设工程”,实现“城在湖中、湖在城中”。“中心河流治理工程”,对境内思蒙河、醴泉河等6条小流域开展全面治理。“病险水库和山坪塘整治工程”。“引水工程”,充分利用全市中小河流、水库、山坪塘,完成引水入城、引水入镇、引水入村、引水入园。

建设“百园之市”。通过对眉山市域、中心城区、各县城、乡镇中具有一定级别和规模的旅游景区公园、农业休闲观光园、城市综合公园、社区公园、专类公园、带状公园等进行统筹规划,合理配置,建立安全、宜人的公园绿地系统,提升眉山城镇形象和品位,丰富人民群众健身、休闲、娱乐生活。

以消耗能源、牺牲环境为代价的经济增长方式已经成为过去,建区设市20年来,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经济发展模式成为眉山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最佳方式。

通过“三大工程”建设,全市新增公共绿地40万余亩,森林覆盖率达到48.61%,超过全国平均水平20多个百分点;新增和恢复水域面积106平方公里,水域面积占比是全国的3倍多;公园总数达到118个,实现城市建成区公园服务范围全覆盖。眉山市成功创建国家园林城市、国家节约集约利用国土资源示范市、省级环境保护模范城市、省级环境优美示范城市、省级卫生城市,洪雅县获首届“中国生态文明奖”。

建设生态文明

共享美丽眉山

建设生态文明,眉山用20年浓墨重彩——

20年来,村庄绿化、绿色通道、农田防护林等林业重点工程建设的脚步从未停歇,城市绿化覆盖面积、绿地面积、公园绿地面积不断增长;

20年来,守住蓝天碧水,建好绿色家园,抓源头、重整治、建制度,实现了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改善的良性互动;

20年来,努力发展生态经济、绿色经济、循环经济、低碳经济,不断做好污染治理、节能降耗的“减法”和做优生态修复、环境设施的“加法”。

尤其是近年来,眉山市抢抓历史机遇,通过三大生态惠民工程助推全域生态化、全域景区化,始终坚持统筹部署、高位推动、党政带头、全民参与,谱写了一篇篇绿色发展华章。

城乡绿化水平显著提高。全市在“三大工程”建设中,注重做足“绿”、做活“水”、做美“景”、做特“文”,初步形成“以绿为基,以水为脉,以景为韵,以文为魂”的城乡绿化风貌,促进了城乡绿化水平的显著提高。

市民生态意识明显增强。全市大力加强生态文明宣传力度,在市内各级媒体开辟了“三大工程”宣传专版、专栏,并积极打造“绿色阳台”“绿色基地”“绿色小区”“绿色庭院”“绿色校园”“绿色医院”“绿色企业”等全民绿化载体,为市民提供丰富的绿化参与渠道。

百姓幸福指数直线提升。大型综合性公园的陆续建成投用,为广大市民休闲健身提供了好去处,增强了群众的绿色获得感和生活舒适感。同时,全市充分结合产业发展实施生态建设,在筑牢美丽眉山生态本底的同时,也极大地增加了农民收入,实现了生态、经济、社会“三效合一”。

城市生态品牌声名远扬。通过“三大工程”建设,东坡城市湿地公园、岷东新区樱花博览园、东坡区白马镇龚村、丹棱县幸福古村、青神县国际竹艺城、玉屏山森林康养、七里坪抗衰老养生等一大批生态项目已逐渐成为省内外游客生态旅游、休闲度假与健康养生的首选目的地,每年都吸引数百万游客前来观光、体验,极大地提升了眉山的城市形象。同时,眉山市在省级及以上会议中多次交流全市城乡绿化先进经验,赢得了上级领导和社会各界的广泛赞誉。全球著名智库米尔肯研究院2016年“中国最佳表现城市”排位,眉山位居全国三线城市第八、四川第一。

《眉山市“十三五”生态建设规划》提出,要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我们坚定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全力转变生产方式,引进优质企业,淘汰落后产能,努力实现绿色发展,坚持“环境兴市”不动摇,努力建成生态文明先行区,让眉山天更蓝、地更绿、水更清,让全市人民共享美丽眉山。

新闻推荐

丹棱幸福村入选第七批 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镇

本报讯(记者赵娜娜)近日,记者从相关部门获悉,四川省入围第七批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镇名单日前“出炉”,丹棱县顺龙乡幸福村作为眉山市唯一代表“脱颖而出”。据了解,本次入围示范村镇的共有19个,丹棱县顺...

丹棱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丹棱县,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