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溪的这道坡 决定了一场战争的胜利
四川省文物保护单位——纳溪区护国战争棉花坡战役战壕遗址。本报记者 牟科 摄
□ 本报记者 李家平
各拉丹冬融化的一滴雪水,经沱沱河、通天河、金沙江,进入川江,流至泸州。至此的长江已接纳了众多支流,汹涌奔放。长达6380公里的长江,孕育了万物,也发生过无数重大事件,包括战争。
1915年12月12日,袁世凯称帝,宣布恢复帝制。随后,护国战争爆发。
泸州纳溪,永宁河在这里汇入长江。百年前发生在纳溪棉花坡的一场血战,决定了护国战争的胜利。
两岸展开攻防战
纳溪区永宁街道五顶社区棉花坡路116号陶家大院,是护国战争棉花坡战场指挥部旧址,如今,是护国战争博物馆。
记者在馆内看到了大量与护国战争相关的实物、照片、文字资料等。
纳溪区委党校校务委员朱元春向记者讲述了在纳溪发生的、决定护国战争成败的那段重要历史。
由于袁世凯宣布“接受帝制”,明令取消“民国”,改次年为“洪宪”元年,各派反袁力量和全国民众强烈反对。1915年12月25日,蔡锷、唐继尧等响应孙中山的护国讨袁号召,组织护国军,通电全国,宣布云南独立,兴师讨袁。
护国战争就此打响。
护国军分三路出发。蔡锷任护国军中路军总司令,罗佩金任总参谋长,率3个梯团共6个支队,经毕节、叙永进攻泸州。
驻守泸州的北洋军,是川军第一师熊祥生旅,约3000人;另有川军刘存厚的第二师,驻叙永、纳溪一带。
1916年1月,刘存厚以“中华民国护国川军总司令”的名义,在纳溪宣布起义,通电讨袁。护国军董鸿勋支队于2月4日到达纳溪,与刘存厚会师。
两天后,董、刘两军以阵亡8人、伤10余人的代价,毙伤北洋军超过百人,扫清了泸州南岸的北洋军,占领了蓝田坝,为进攻泸州城开辟了前沿阵地。接着,刘存厚批准了董鸿勋和陈礼门、邓锡侯商定的方案:一部分兵力在蓝田坝至碗厂一带佯攻泸州城,主力迂回到蓝田坝下游的泰安场渡过长江,从泸州东侧进攻泸州。
刘存厚急调在江安、南溪的田颂尧支队参加攻泸之战。
2月8日,董鸿勋支队以两营为先头部队,趁长江的浓雾还未散去,迅速渡过长江;次日,向前推进十余里,进攻罗汉场,迫使北洋军退守小市。董鸿勋支队逼近小市,与泸州城相隔仅仅数百米。
至此,护国军从东、南、西三面包围了泸州城。
攻克泸州城,眼看指日可待,但是,护国军的一次疏忽,导致战局逆转。
2月9日,熊祥生用重金奖赏两个连,组成敢死队,身藏武器,穿上便衣,并强迫一些妇女夹杂其中,趁天色昏暗乘船渡过长江,在沙湾渡口佯称难民过江避难。陈礼门派驻沙湾渡口的防守队长田伯施受骗未予阻击。北洋军敢死队上岸后,夺取了月亮岩的护国军炮兵阵地。
董鸿勋被迫率领部队于2月11日夜间由原路返回泰安场。次日,董鸿勋组织本支队及邓锡侯、田颂尧等部,反攻蓝田坝、月亮岩,却未能根本扭转局面。董鸿勋于是指挥邓锡侯、田颂尧部经牛背石转往纳溪与刘存厚总部汇合,自率第三支队于2月12日夜间退守纳溪东南城外。
此时,蔡锷统率的护国第一军,由第二梯团长赵又新率领何海清第四支队,第三梯团长顾品珍率领禄国藩第五支队、朱德第六支队等部奔赴泸纳前线。
随后,护国军控制了泸州与纳溪之间以棉花坡为主要阵地的一系列高地;北洋军则以蓝田坝为据点,并新增精锐部队,占据了泸州与棉花坡相对的朝阳观、菱角塘等阵地,以其优势兵力,从正面强攻纳溪。
从进攻转为防守,护国军命悬一线。
(下转第二版)
新闻推荐
“我们老师说了,现在是森林防火期,禁止一切野外用火,烧香烧纸点蜡烛都不行,孔明灯更不能放。”清明节即将到来之际,一段宣传森...
叙永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叙永县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