泸州市“一就近四集中”全力办好人民满意的高质量教育 从“有书读”到“读好书”的嬗变
□ 川江都市报记者 杨理
从叙永县摩尼镇簸箩村四组到镇上需乘车半小时,自从摩尼中学新建了寄宿制校舍,就读初三的王雨蒙再也不用早上6点起床,再不用担心迟到、不用冒着风雨赶路上学。上学路,从此改变。
纳溪区大渡口镇中心校内,完备的多功能教室,为孩子们提供了优质教学空间。校内拥有数万册藏书、700多平方米的图书室,与纳溪区图书馆合作进行图书“漂流”,让越来越多的学生徜徉在书海中。读书梦,从此不同。
自泸州市两项改革“后半篇”文章工作开展以来,无论是寄宿制学校的增设、校园环境的优化、师资力量的提升,还是教育方式方法的不断创新,泸州基础教育出现了崭新的变化,为“有书读”到“读好书”的转变开辟了新路径。
办好寄宿制学校让学生们读书更加安心
“在家里住,叠被子收拾书包都是爸妈管。来学校住后,老师教我们每天早起后把被子叠整齐,洗漱用品摆放好。妈妈来看我,说我比以前懂事了。”9月22日中午,纳溪区护国小学6年级6班的曾佳冉准备到新建的学校食堂吃饭,从教室走过去1分钟不到。她说,每天下午自习后回寝室,很近;除了正常上课,一天中剩下了很多时间,可以用来读课外书和运动,感觉很充实。换作以前,曾佳冉从高桥村5组的家里到村小上学,要早起不说,还要担心迟到,经常途中边跑边吃早餐。
曾佳冉的母亲刘显会说,“撤并校点”后,孩子从村小改到镇上上学,她一开始有些担心,认为离开自己身边,孩子会很不适应。当来到学校,看见优美的校园环境、整洁的宿舍、营养丰富的餐点和孩子增强了独立性、自律性,刘显会心中的担忧没有了。
今年,跟曾佳冉一样,很多村小的孩子都到了镇街的寄宿制学校就读,父母都在外务工的孩子在学校感受到了家一般的温暖,享受到了公平优质的教育。近年来,为解决村级校点撤并后,留守儿童“就学距离远、安全隐患大、学习效果差”等问题,全市已升级提质寄宿制学校14所、改扩建19所、新建14所。
科学布局校点让学校设置更加合理
伴随着新型城镇化的快速推进,大量适龄儿童少年向城镇集中,“城挤、乡弱、村空”现象比较突出。为此,市教育体育局提出了幼儿园就近就便、小学向乡镇集中、初中向中心城镇或片区集中、高中向县城集中、资源向寄宿制学校集中的“一就近四集中”思路,实施校点布局优化等八大工程,从根本上解决“进城入学难”、校舍“闲”的问题。
“在小区门口就能读到公办幼儿园,既减轻了经济负担,又方便了接送孩子。”今年刚将孩子送到康城路幼儿园就读的学生家长周静点赞道。“入公办园难、入民办园贵”是广大群众关心的热点问题,泸州市通过公办幼儿园建设、城镇小区配套园治理、普惠性民办幼儿园认定扶持等措施推动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发展。近年来,泸州市相继投入使用29所公办幼儿园,公办幼儿园占比达到52.57%,普惠性幼儿园覆盖率达84.38%。
“去年,金兰高中建成投用后,我县取消了白沙中学和皇华中学两所乡镇中学的高一年级新生招生资格。”古蔺县教育体育局局长罗富华介绍,目前该县形成了古蔺中学、蔺阳中学、金兰高中三所普通高中学校良性的竞争态势,促进全县教育水平不断提升。
金兰高中校长扶军介绍,学校目前高一、高二两个年级共有56个教学班,教师196人,学生3128人。预计学校全部建成后,办学规模将增加至90个班。学校各种教学设备设施达到省内先进水平。周末,学校同时开设38门社团课程,以满足学生不同的需求。
据悉,近年来,泸州市新建龙马高中等普通高中学校3所,泸州高中附属学校等义务教育学校2所。
在大渡口镇中心小学搬迁后,原校舍正在紧张的施工中。校舍内,教室配备了独立休息室,划分了多种教学功能区,纳溪区政府拟投资570万元将其改建为大渡口镇中心幼儿园。这样既盘活了资产,又使闲置校舍得以充分利用。
在村级校点的撤并过程中,如何更好地利用闲置校舍,实现价值最大化,也是校点布局优化改革的一大亮点。截至目前,泸州市已转化幼儿园、劳动实践基地、教师周转宿舍等15所。
(下转第二版)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刘明霞)9月15日,记者从市发展改革委获悉,今年第二季度,泸州市投资运行和省重点项目推进工作双进全省红榜,获得省委...
叙永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叙永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