叙永江门镇:生态牛让高家村“牛”了!

四川经济日报 2020-11-09 06:49 大字

初冬时节,记者走进位于叙永县江门镇北面的高家村。满山的牧草,长得比人还高,这是高家村的牧草基地。

10月29日,江门镇高家村举行村级集体经济分红仪式。据介绍,2019年,高家村村级集体经济项目电科养牛场累计出栏肉牛180头,净利润57.7万元,村集体公司拿出10.13万元,用于128户村民入股分红、牛场务工和种草奖励,让村民们共同分享集体经济发展硕果。

高家村电科生态牛场,这个深处大山、生态良好的养牛场,正带领着高家村走上致富路。

改善基础设施 “致富牛”来了

位于江门镇的北面的高家村,是一个被群山环抱,山高坡陡的贫困村,祖祖辈辈生活在这里的村民尝够了交通不便带来的苦。想致富,先修路。据高家村党支部书记何小林介绍,2014年至今,高家村已硬化乡村公路39公里,组组实现通公路。

路通了,基础设施好了,产业也随之而来。为了找到一条适合高家村集体经济发展的路子,帮扶单位泸州市经济和信息化局积极出谋划策。2016年7月,县畜牧局、扶贫移民局专家考察调研高家村后,江门镇党委政府和高家村更加坚定了建生态牛场养生态牛致富的路子。

2016年8月,叙永县江门镇高家村集体资产经营管理有限责任公司成立了,集体经济发展的平台搭建起了。随后,该公司利用泸州老窖集团提供的60万元帮扶资金,以及贫困户产业周转金入股、争取其他资金等方式, 2017年3月,一期生态牛场建起来了。泸州市经济和信息化局积极帮助联系购买喂牛的酒糟,帮助销售牛肉,牛场顺利起步。

2017年1月,中国电科集团的到来,让这个贫困村的养牛场逐渐壮大起来。

2018年3月,在帮扶单位的帮助下,高家村建成存栏280头的电科生态牛场,为这个贫困村带来了“致富牛”。

壮大集体经济 贫困村有钱了

11月4日,记者来到高家村电科生态牛场,看到牛场里还有几十头牛未出栏,“上个月,我们刚刚出栏了一批肉牛。”高家村第一书记田煦说。

“这里养的都是西门塔尔牛。”据田煦介绍,这种牛适应性强,长势好,并且抗病能力强,肉质鲜、口感好,经济效益也好。

如何打开销路、打造品牌?据介绍,2019年,高家村电科生态牛场从传统的养殖销售活牛转变为牛肉深加工,生产的冷鲜牛肉不仅成功注册“乌蒙好牛”商标,还注册了乌蒙好牛微信公众号。靠着电商销售模式,乌蒙好牛冷鲜牛肉已经卖到了北京、上海、深圳、大连、成都等地。同时,通过与张飞牛肉合作进行深加工,推出的乌蒙好牛休闲系列产品、乌蒙好牛居家系列产品也受到了消费者的青睐。

助农增收 贫困户腰包鼓了

“生态农场以每吨400元的价格向贫困户等收购牧草,一亩地一年可生产牧草4吨至5吨,年增收达到2000元左右,带动贫困户增收。”何小林说。

生态牛场的牛所吃的草,都是高家村贫困户种植的牧草,他们也是生态牛场的受益者,因为生态牛场的带动,他们的腰包都鼓了起来。“以前在家里养点猪、鸡等,收入不高,自从来养牛场打工后,每个月可领到5000元的工资,还学到了不少养牛的技术。”住在高家村集中安置点的9组贫困村民刘小彬说,牛场离家近,还方便照顾家人。“明年我也计划养七八头牛,增加收入。”刘小彬笑着说。

2019年高家村牛场产品销售收入达到683.3万元,牛场净利润实现57.7万元。高家村参与牛场务工、牧草种植的60户实现户均增收6600余元,其中26户贫困户实现户均增收8300余元。截至今年10月,高家村已累计销售突破900万元,全年订单预计将突破1300万元。

乌蒙山养生态牛,生态牛让高家村“牛”起来了!

四川经济日报记者 庞玉宇

新闻推荐

三台村来了“好亲戚”

◎黄治川江都市报记者陈猛2019年,叙永县医疗保障局委派崔秀均,驻三台村担任第一书记。初进小山村,崔秀均将眼光瞄准重点建卡...

叙永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叙永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