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李子成就大事业 贫困户成电商“总代理”
许评向顾客推销水果。
□ 苏忠国
川江都市报记者 陈猛/文 曹卫兵/图
仲夏清晨,阳光洒在赤水河面,泛起点点金光。雪山关下的村民,或开货运车,或骑摩托车,或蹬三轮车,把刚从树上采摘下来的新鲜李子,送到赤水河消费扶贫产品交易中心,再由这里发往全国各地。
在一家约40平方米的电商示范店里,36岁的许评和妻子丁翠碧忙着为运来的“山货”称重、打包、封箱、填单、扫码、搬运……包装箱被码成一座“小山”。
灰心“鸡司令”变成“万元负”
“许评做快递发了,每天要发两三百件货。”“这个店才干了两年多时间,他们家又是买车又是修房子,日子过得真滋润。”……红火的生意让路过的村民羡慕不已。
然而,在几年前,这个让人眼红的“暴发户”还是一个不折不扣的贫困户。
许评是叙永县赤水镇斜口村七组村民,过去一家七口靠耕种几亩玉米地维持生活,家里开支能省则省。农闲时,许评跑去附近工地打零工,勉强维持一家人的生活。
2011年,许评的前妻生下第三个小孩后便患脑溢血去世。“三个孩子要抚养,父母又上了年纪……”从此,家庭重担没有人能帮他分担,许评被生活压得喘不过气。2014年,许评被识别认定为贫困户。
2017年,经人介绍,许评与贵州姑娘丁翠碧喜结连理,家里来了“新搭档”,希望仿佛在招手。许评重拾信心,靠扶贫贷款买回500只鸡苗,夫妻二人当起了“鸡司令”,准备靠养鸡打一场漂亮的“翻身仗”。没想到的是,眼看着鸡快要出栏了,一场鸡瘟扼杀了所有希望。一瞬间,许评再次灰心,不仅大半年的心血白费,家里又多背上1万多元的债务。
转机“小店铺”成了“摇钱树”
正当许评深陷困惑迷茫时,“转机”突然来“敲门”。
2017年底的一天,帮扶干部樊静洪来到许评家,带来一个好消息:“赤水镇政府准备打造扶贫产品交易中心,要大力发展电商业务,今后快递发货量肯定很大,你尽快申请一个电商物流点,除了房租,不需要其他本钱……”许评立即参加镇上韵达公司的快递业务培训,很快拿到了代理权。
2018年1月,许评精心挑选了一间位置极佳的店铺,交了一个季度的房租和押金共2000多元,开了一家电商实体店,同时代理全村的货运快递业务。
许评万万没想到,当“老板”如此容易。更让他没想到的是,这个几乎不用本钱的小店竟能“日进斗金”。
“别看店面不大,业务量可不小。”除了韵达快递外,许评还是“顺丰”“中国邮政航空”快递公司在赤水镇的“总代理”。
“每单快递能赚三四元,还帮一些农户代销水果,一个月有两三万元收入……”许评说得很淡定,但心里乐开了花。
代理“伤心李”变“致富果”
放眼赤水河谷,郁郁葱葱的李子树不见边。去年仅从赤水镇发到全国各地的李子就约100万斤,为这个高山小镇换回500多万元的收入,成为当地人脱贫致富的“金果子”。
赤水镇位于叙永县南部,同贵州省毕节市一水相望,平均海拔1000米左右,因日照充足、水源丰富,李子汁甜肉脆。过去因信息闭塞、交通不畅,每到丰收季节,看着压弯枝头的李子,农户们却高兴不起来,这么多果子怎么办?往往只能以每斤一元的价格卖给收购的商贩,甚至拿来喂猪、喂鸡。
如今,依托当地政府搭建的电商平台和销售渠道,赤水河沿岸的农户把李子卖到全国各地,深受消费者欢迎,销售价格也比较坚挺。
快递业务每天能给许评带来七八百元收入,但他却不“知足”。通过帮扶干部的介绍以及自己上网宣传推广,许评又在省外发展了十多个“总代理”。“我在北京、广东、山东、浙江都有代理商,大的代理商每月要订购3000斤以上,小的代理商订购几百斤,我卖给他们的均价是5元每斤。”在许评看来,李子的销路已经打开了。
眼下,许评家种的1000多株冰脆李即将上市,意味着今年的收入还要再增加近10万元。在此之前,他已提前申请注册了“斜口果园”商标。虽读书不多,许评却懂得“品牌即价值”的道理。
新闻推荐
社会宣传“贴地气” 典型宣传“入人心” 部门联动“招数多” 泸州市强化森林防灭火宣传教育
本报讯(罗茹记者简放鹏)今年,泸州市采取社会宣传“贴地气”、典型宣传“入人心”、部门联动“招数多”等措施,强化森林防灭火...
叙永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叙永县,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