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患携手让他成功保肢走出医院 市中医医院再创保肢奇迹
□ 本报记者 刘墨
“我出院了,谢谢你们。”前不久,57岁的杨启志出院了。他拉着医护人员的手握了再握,红着眼眶一一道别。入院663天,11次手术,140多页病历,市中医医院骨伤科团队为杨启志保住了面临截肢的腿,让他走着离开了医院。
公式 一场车祸,他面临截肢
时间回到2018年7月10日下午,家住叙永县江门镇的杨启志骑摩托车时与一辆小车相撞,伤情严重,被紧急送到市中医医院。“那天,正是我在病房值班。他到院时左下肢多处伤口出血,骨质外露,当时判断可能有截肢的风险。”接诊的骨伤1科副主任中医师李孟泽为杨启志作了紧急处理后,杨启志立即被送进手术室。
失血性休克、左足跟部撕脱伤、左腘动脉破裂、静脉断裂伴缺损、左跟骨开放性粉碎性骨折……初步诊断有13项之多,其中骨折便多达5处。进入手术室,骨伤科主任汪永泉率团队站上了手术台,修补破裂血管、清理骨折……手术一直持续了6个多小时。
“手术时,我们发现他左下肢多发开放性骨折,伴有下肢血管损伤,属开放性骨折中最严重的类型。这种情况下,截肢相对于保肢其实风险更小。但是,考虑到患者未来的生活质量,与家属商议后,我们为患者选择了保肢手术。”汪永泉说。手术过程虽然艰难,但最终成功了。随后,在ICU重症监护室等多科室协作下,医护团队密切配合,杨启志在ICU监护了6天,平安度过危险期转回病房。
公式 他与医生的约定成真
手术后的杨启志从重症监护室回到了骨科病房,李孟泽成了他的主管医生,“没想到这一‘管’就是近两年。”
虽然腿保住了,但杨启志的腿部创面大,骨折多,面临的感染风险很大。李孟泽每天都要为他换药,随时根据情况调整治疗方案。“如果受伤的创面不能愈合,患者会随时面临感染,也不能沾水,更别提洗澡这些基本的生活需求。”李孟泽主刀,一次又一次的手术植皮,逐渐“消灭”了大部分创面,同时为杨启志更换了可活动膝关节外固定支架,指导他开始进行膝关节功能训练。
“因左膝关节外侧的创面骨缺损严重,腔隙很深,皮肤创面久久不能愈合。”在李孟泽计划继续为杨启志“封闭”创面的时候,接到了医院对口支援汶川的任务。“临走时,我给杨启志交代了诸多情况,留了联系方式,让他有问题可以联系我。我还开玩笑说,如果我回来时,他还没出院,我就继续当他的‘主管’。”
李孟泽离开后,同科室的许涛医生接过了“接力棒”,继续为杨启志治疗。慢慢地,杨启志的伤情逐步好转,左膝关节功能也得到很大改善。不知不觉一年过去,李孟泽完成支援任务回到了医院。查房时,见到了仍在住院的杨启志。“李医生,你回来了,那以后还是你管我哈。”李孟泽就这样再次成了杨启志的主管医生。
公式 康复出院,他走着回家
“他经常对我说‘谢谢’。住院600多天,他对我们很理解和信任。” 李孟泽说,经过1年多的治疗和康复,杨启志的腿部功能已经大部分恢复,膝盖能弯曲90度,短距离可不依赖拐杖行走。“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治疗已经很成功。不过,他的膝部仍有一个3厘米左右的伤口,因为缺损,始终不能愈合,这会给他未来的生活带来困扰和不便。”
今年5月3日,与杨启志再三商议后,李孟泽为他进行了最后一次皮瓣旋转手术,终于覆盖了久治难愈的创口,663天的住院画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这个保肢病例的成功,是医患相互信任的充分体现,是我科综合救治能力的展示,是全院多科协作治疗的成果。”汪永泉说。
新闻推荐
邓晓明给学生宣讲铁路安全知识。殷欣摄□殷欣本报记者曾臻在叙永县辖区内,63.5公里铁路穿境而过。有这样一群人,默默地守护...
叙永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叙永县,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