汛期已至,如何应对地质灾害?

四川农村日报 2020-05-07 06:17 大字

省自然资源厅供图

□本报记者 张立峰

5月1日起,四川省正式进入汛期。今年汛期盆地降水呈“南多北少”分布,温度偏高,旱、涝灾害交替,发生极端天气气候事件风险较高。

降雨是地质灾害主要的诱发因素。记者从省自然资源厅发布的多个成功避险典型案例中发现,集中强降雨往往造成区域泥石流、滑坡等地灾。

四川地域辽阔,川东北、川南、川西高原和攀西地区的雨情旱情均有差异,地质灾害类型也不尽相同。今年汛期,各地区雨情旱情呈何特点?多发地灾类型有哪些?从往年的地灾成功避险案例中不难发现,预警加经验是关键。

川西高原

今年川西高原雨量总体接近常年,但空间分布不均,高原北部雨季将于5月初开始,较常年偏早,高原南部雨季于5月下旬后期开始,5月至6月有中等强度旱情。

代表市州:阿坝州

记者从4月底阿坝州召开的防汛减灾和地质灾害防治工作会议上了解到,阿坝的雨季,南部个别县起始于4月下旬,其余县在5月初,较常年偏早。6月至8月的主汛期可能有3至4次区域性暴雨、洪涝发生,强度与历年相当。阿坝州由降雨引发的地质灾害类型主要有山洪、泥石流、山体滑坡。

避灾典型案例:汶川县龙溪乡阿尔村山体滑坡

避灾经验:多级联动压实责任,沟通到位行动到位

在阿坝,多级联动压实责任是预防和应对地灾的重要经验。早在2008年,州内多地地灾隐患点就纳入了地灾群测群防监测体系。在这一体系下,一旦发生地灾,州、县、乡(镇)、村四级将全部联动,共同应对。

2018年4月5日,汶川县龙溪乡阿尔村监测员及防灾责任人发现一隐患点有下滑可能,立即通过微信、电话报告给龙溪乡政府。消息第一时间抵达州、县、乡(镇)、村四级,责任层层压实,政府迅速启动应急预案,组织受威胁的122户415名群众安全转移至避难场所妥善安置,加强了滑坡区外围警戒和巡查管控。4月8日19时50分左右,约10万立方米坡体发生滑动,致32户320间房屋严重损毁。由于隐患发现及时、监测措施到位、提前避让果断、防灾机制运转高效,成功避免了32户128人因灾伤亡。

川东北地区

川东北广元、南充、达州、广安、巴中五市主汛期为6月至8月,但空间分布不均,降水量较常年同期偏少1至2成。5月至6月,川东北有一般性夏旱发生,川东北多发滑坡和泥石流。

代表市州:达州

记者从达州市气象局了解到,达州今年汛期时间为5月至9月,区域性暴雨次数较常年正常略偏多。气温总体偏高,有阶段性强降温出现。

据预测,达州今年初夏(5月至6月)平均气温较常年正常略偏高,降水量正常,有一般性夏旱发生;盛夏(7月至8月)平均气温较常年偏高,总降水量较常年偏多,降水时空分布不均,有强降水集中时段,易引发山洪及滑坡、泥石流等灾害。

避灾典型案例:达川区金垭镇罗家嘴滑坡

避灾经验:逃离路线多次演练,互帮互助有序撤离

2014 年 9 月 13 日凌晨 2点,达川区金垭镇罗家嘴金莲村9组的14户村民在自家床上久久不能入睡。从12日起,金垭镇开始下起瓢泼大雨,村上地质灾害监测员潘光均在12日晚上9点还给这14户人家依次打了提醒电话。

当日凌晨2∶30,听见外面有人喊“快跑”,这14户村民起身抓起雨伞就冲出了家门。由于之前全村早已设置好了逃离路线并进行了多次演练,14户村民共28人无一人受伤。村党支部书记马舜告诉记者,撤离时守秩序是关键,否则各跑各的,还会出现人群的碰撞或踩踏,造成二次伤害。

川南地区

川南自贡、内江、宜宾、泸州四市主汛期为6月至8月,但空间分布不均,降水量较常年同期偏多1至2成;7月至8月,川南四市有阶段性高温热浪,高温日数较常年偏多。

代表市州:泸州

记者从泸州市气象局了解到,泸州今年汛期旱涝交替,出现极端天气气候事件风险高。汛期内,泸州预计发生4至5次区域性暴雨,区域性暴雨主要出现在6月至7月中旬,暴雨结束期在9月下旬。其中,合江、叙永、古蔺三县山区发生局部地区山洪、泥石流灾害的风险较大。

避灾典型案例:叙永县大石乡局部山洪、泥石流

避灾经验:建设群测群防体系,监测预警及时到位

2015年7月13日午后,叙永县大石乡遭受局部地区短时强降雨袭击,引发山洪、泥石流。

针对此次强降雨天气过程,叙永县气象局提前准确预报,多渠道及时发布气象预警信息,及时将灾害性天气消息、实时雨量信息传递到乡镇,国土、水务、交通等部门。

接到消息后,各部门通力配合、措施得力,在灾害发生前成功将26名村民全部安全撤离,避免了人员伤亡。叙永县还及时启动救灾应急预案,县政府应急办、民政局、国土局、交通局等部门立即对受灾农户开展救助安置工作,清理路障,恢复交通,做好预防次生灾害及后续救援工作。

省自然资源厅地质灾害防治处负责人告诉记者,事后国土资源部对叙永县“7·13”泥石流灾害成功避险案例进行全国通报表扬,并要求各省学习借鉴其群测群防体系建设、监测预警体系建设及防灾责任落实等方面的先进经验。

攀西地区

攀西地区雨季于6月上旬开始,较常年偏晚。其中凉山州预计将有4至6次区域性大雨到暴雨天气过程,州东部、北部、南部的部分地方主汛期局地暴雨洪涝及山地灾害可能重于去、常年。

代表市州:攀枝花

记者从攀枝花气象局了解到,攀枝花主汛期为 7 月到 9月,汛期中预计有2至3次区域性暴雨。

避灾典型案例:仁和区前进镇泥石流灾害

避灾经验:使用专业报警器,为避险争取宝贵时间

2014年7月8日5点左右,攀枝花市局部突降暴雨。凌晨5点30分,滑坡裂缝专业监测报警器发出报警响声,监测员唐良章迅速通过手摇报警器发出撤离信号,仅仅5分钟后,受威胁的29户105人便全部紧急转移至安全地带。5点40分,泥石流来袭。由于预警及时,转移果断,未造成人员伤亡。

而在达川区金垭镇,全镇都在使用房屋墙壁裂痕监测器。金垭镇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如果地表发生横向或竖向位移,墙壁也会同时受力,监测器能第一时间感知力的变化并同时发出“滴滴”的尖叫声。

省自然资源厅地质灾害防治处负责人表示,在广泛开展地质灾害巡查排查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部署滑坡裂缝专业监测报警器等专业监测设备,及时捕捉灾前变形破坏等敏感信息,能够为避险转移争取宝贵时间,有效降低因灾伤亡和财产损失。

专家建议

严格落实8条防灾措施

如何防范地质灾害?省自然资源厅地灾防治处负责人表示,日前,在《四川省2020年度地质灾害防治方案》中,主要有8条防灾措施,包括压实防灾责任、强化行业监管、抓实隐患排查、加强监测预警、强化主动避让、加强培训演练、统筹重点任务、强化技术支撑等。

在强化行业监管方面,今年将加强自然资源、气象、水利、应急等部门(单位)信息互通、会商研判、协调联动,增强防灾整体合力,共同做好地质灾害防治工作。

在强化主动避让方面,全省将严格落实“主动避让、预防避让、提前避让”刚性要求,特别是针对“空心村”,要进一步强化结对帮扶措施,推广“村组组织领导+监测员巡查预警+骨干群众参与+接帮户支持+受帮户配合”五位一体的避险结对帮扶措施。

在加强培训演练方面,通过电视广播播报、互联网推送、现场宣讲及实战演练等方式,加强对受威胁群众识灾防灾避灾的宣传培训。

在强化技术支撑方面,该负责人表示,今年将严格落实汛期领导带班、专人值守、24小时值班值守、灾险情速报制度。同时,强化隐患风险清单管理,一旦发生地质灾害灾情险情,要第一时间组织开展抢险救援,科学高效处置,坚决避免因灾二次伤亡事件发生。

新闻推荐

泸州市救助管理站有奖寻亲启事

以下人员现正在泸州市救助管理站接受救助,因各种原因未能查找到户籍,无法和家人取得联系。请其亲属看到后及时与我站联系接...

叙永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叙永县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