献血战“疫” 她和同事采血近百万毫升

川江都市报 2020-03-18 00:39 大字

张蓓在外采血

◎ 胡晓燕 川江都市报记者 周丽

3月12日下午,张蓓随泸州市中心血站的采血车到古蔺县采血,直到15日下午才结束。15日下午,张蓓又从古蔺风风火火赶回泸州市中心血站,简单收拾后,立即回家。

张蓓赶回家,是要看看7岁的女儿。“孩子的爸爸在江阳区况场街道上班,同样很忙,女儿经常独自在家,我有点放心不下。”

刚回陕西老家就返泸上岗

37岁的张蓓是泸州市中心血站血源科外采一组组长、主治医师,也是一名捐献血小板志愿者、全国无偿献血奉献奖获得者。

张蓓是陕西渭南人。今年除夕,一家三口在丈夫老家叙永吃完年夜饭后,开车去陕西渭南。半路上,张蓓接到单位取消休假的电话,让她有些着急:渭南的家越来越近,父母一两年没有见到了,在汉中工作的弟弟也回到老家,非常期待这次团聚。张蓓和丈夫商量,回家看看父母,卸下礼物就打道回府。

“母亲有些不舍,希望我们住一晚再走,或者把外孙女留下陪陪她,我们也只能狠心拒绝了她老人家,带着孩子返回了泸州。”1月26日正月初二,张蓓到泸州后,立即回单位报到,全力投入献血战“疫”中,24小时处于应急工作状态。

作为疫情战场大后方,外采组承担着全市无偿献血者的招募、献血者咨询、健康检查及血液采集工作。受疫情影响,献血人员骤减,但临床用血从没中断,张蓓和同事们每天加班加点工作。

在市中心血站,有三个血液外采组。为了保证临床用血需要,外采组长期在街头、区县采血。疫情特殊时期,街头采血人数少,单位团体献血相对多。为了落实防控措施,错时、分散采血,采血车主动到单位、公司上门采血,有时候一天要采集好几个单位。

从1月26日到现在,据不完全统计,张蓓所在的外采组采血近40天,采集血液近100万毫升,有力地保障急危重症患者的血液需求,实现了全市血液的采供平衡。

为献血者打造安全的献血环境

疫情防控采集血液,外采组的采血车上,常常冷冷清清。

张蓓负责采血前的体检,还要负责采血小组的整体协调。她和同事们希望采集的血液更多一些,又担心人员密集后的风险。如何为献血者提供最安全、舒适的献血环境和优质的服务?张蓓和同事们不断探索和尝试。

疫情之下的采血,张蓓和同事们一起应对:对献血者加强献血前疫情排查,对采血人员进行防疫培训,对献血方式进行人性化调整:通过二维码和电话两种方式进行预约,广而告之,合理安排献血者的献血时间和地点,保证同一献血点在同一时段为一名献血者服务,避免因聚集人员过多引发交叉感染。同时,为献血者提供一次性医用口罩,配备额温计,进行手部消毒。还增加献血征询补充环节,献血者填写相关表格,进一步征询是否有武汉及周边地区旅居史或与其有密切接触的情况。

消毒防控,宣传解释,疫情期间采血工作量增加10倍。张蓓和同事们仍然不厌其烦解答每一位咨询者和献血者的疑惑。在张蓓的带领下,她的队友甘雨林采血的同时,挽起衣袖捐献血小板2个治疗量,为献血战“疫”助一臂之力。

独自在家的女儿是她的牵挂

早上7点过出门,下午送走最后一位献血者,将血液送回站内,安排好第二天的工作,张蓓才踏上回家的路。

突然笼罩的疫情,张蓓和同事们工作时间就像上了发条,没有早晚,没有休息,只有一个个电话,一个个不同的地方和不同的献血者陪伴。

张蓓的丈夫在江阳区况场街道工作,上班后排查人员、守关卡,现在复工后奔走于辖区内各个企业,和张蓓一样忙。老人在叙永老家,无法来帮他们照料孩子和家务。夫妻俩上班了,就只能把7岁的女儿“锁”在家,给她准备足够的干粮,吃面包、喝牛奶充饥。

张蓓的上下班不规律,刚开始女儿经常打电话问:“妈妈,你什么时候才能下班啊?”随着时间长了,女儿也不再问了。有天张蓓回家,看见女儿一个人站在饮水机边,水杯掉落在地上,牛奶洒了一地,小手被烫得通红。

女儿见妈妈回来,生怕妈妈担心:“妈妈不要生气,刚刚我渴了想喝牛奶,不小心将水杯打翻了,我没事哈。”张蓓为此愧疚不已。

张蓓说,这段时间孩子是她最放不下的牵挂,但是,采血车是她的工作岗位,同样重要。孩子在慢慢长大,相信会理解她现在所做的。尽管献血人数受限,工作量比平时增加数倍,但竭尽全力安全采血,确保临床用血所需,是她的使命与责任。

新闻推荐

靠前服务+远程“会诊” 按下煤矿“安全复工键”

◎陈程一川江都市报记者黄勇近日,为保障生产能源供给,推动煤矿企业安全有序复工复产,泸州市应急局一手抓牢“疫情防控”,一手...

叙永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叙永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