泸州首例确诊新冠肺炎患者“归家记” 出院了,她“偷偷摸摸”瞒着孩子们进屋
当地卫生院的医护人员,每天两次上门为张女士和家人测体温,为他们家消毒
透过窗户的小缝隙,她看着院坝里奔跑的孩子们
◎ 川江都市报记者 周丽
天气好的时候,张女士轻轻推开窗户,缝隙不大,容下她的一双眼睛。她看着院坝里活泼健康的孩子们,打闹嬉戏,忍不住会心一笑……
回家了,她瞒着孩子们进屋
张女士是泸州市首例确诊的新冠肺炎患者,也是首批治愈出院的患者之一。2月8日下午6点过,张女士离开了西南医科大学附属泸州市传染病医院。
接张女士回家的救护车一路飞奔。“我们的车已经下高速,很快到家。隔离我的房间准备好了吗?”张女士迫不及待给丈夫打电话。
“一楼客厅旁的那间房收拾好了,消了毒,床、桌子、生活用品都准备好了,回家即可入住。”丈夫耐心地说。
从泸州出发,到达百余公里外的叙永两河镇,已是晚上8点过。远远望去,张女士发现公公婆婆家一幢两层的小楼灯火通明。
“我马上到家了,你快把儿子、女儿带好,别让他们知道我回来了。”张女士又一次拨打丈夫的电话,千叮万嘱,挂断电话后,眼泪脱眶而出。她已经有十多天没抱过两岁多的小儿子了,这是母子俩分开最长的一次,甚是想念。
治愈回家,本是一件值得庆祝的事,但张女士说:现在不是分享喜悦的时候,先自我隔离14天,彻底安全了再抱抱孩子、亲亲孩子。
家就在面前。和以往回家不一样,这次张女士“偷偷摸摸”,她左瞧瞧右看看,院坝、客厅空无一人,再快步跑进客厅旁的小房间,随手关上房门。“我安全进屋。别着急给我送饭,你先把孩子照顾好,我不急。”张女士又一次给丈夫报平安。
长期在武汉生活的张女士,对这间临时的隔离房间很陌生,没有独立的卫生间,没有电视,连窗户都是透明的。一双儿女在楼上看电视、玩耍,张女士隐约能听到他们嬉戏的笑声,她既高兴又失落。高兴的是,接下来这十多天的隔离,不用担心儿子天天闹着找妈妈;失落的是,分开了十多天,儿子和她生疏了吗?
安顿好儿女,丈夫戴着口罩,将热气腾腾的饭菜端到门口。“没事尽量不要进我的房间,我有需要的时候电话你,我们都不能再大意了。”张女士与丈夫十多天没见面,她看起来有些“绝情”,但这是对家人最好的爱。
一墙之隔 听到半夜儿子哭喊“妈妈”
农村老家的夜很静。深夜,隔壁房间传来小儿子的哭声,撕心裂肺地呼喊“妈妈,我要妈妈。”张女士知道,儿子半夜又找妈妈了,一墙之隔的她,恨不能跑过去。儿子哭,她也流泪。
“妈妈生病了,上次妈妈在视频里给你说了,她病好了就回家啊,乖,听话……”听见丈夫哄儿子,张女士一阵心酸。
张女士住的小房间正对院坝。白天,孩子们在院坝里玩耍,张女士生怕儿子趴在窗户上看见她,她给丈夫发了一条短信:“找点报纸来,我要把窗户贴好,这样儿子才不会发现我。”张女士一边贴,一边流泪,她和儿子近在咫尺,却只能隔窗相望。
她偶尔和儿子视频聊天。“只让儿子看见我的脸,和他说两句就匆匆挂断,不能让他发现,妈妈就在这个楼里。”
白天,张女士都不出门,有一天凌晨,她以为孩子们都熟睡了,打开房门,没想到和女儿碰个正着。女儿有些吃惊:“妈妈,原来你回来了啊?”张女士立即给女儿做了个闭嘴的手势,让女儿保守秘密,不能让弟弟知道。
当地医护人员坚持一天两次为她测体温
回家这些天,公公婆婆很关心她的生活起居,一日三餐变着花样做。张女士很感激他们,却也只能通过电话或者丈夫转达。“我必须管住自己,保护他们,这样才能获得将来更长久的自由和健康。”
张女士除了同意丈夫送一日三餐戴着口罩进她的房间,生活中有其他需求,比如衣服、物品如何清洗、消毒,都只是电话或者短信告知,让丈夫放在门口,自己再悄悄拿进去。
当地卫生院的医护人员,每天两次上门为张女士和家人测体温,为他们家消毒。出院这些天,张女士的体温从没超过36.5度,身体没有任何异常。“他们为了方便我随时监测体温,送了我一支水银体温表,还把微信、电话都留给我,有什么问题可以随时咨询、请教他们,真的很贴心。”张女士说,越是感受到周到的服务和照顾,越要自律,才对得起自己,对得起大家。
张女士的丈夫在广东上班,公司已经陆续复工,因为他们的特殊情况,公司同意他推迟返岗。张女士在武汉的家,她目前是不愿意回去了。夫妻俩决定暂时留在四川,等疫情彻底结束,再好好为未来打算。“女儿上空中课堂,学习也没有落下,我们在这里挺好的。”
天气好的时候,张女士轻轻打开一点窗户,看着院坝里奔跑的孩子,心里默念着:忍一忍,再坚持一下,很快就能见面了……
新闻推荐
2月8日,泸州市首批2例新冠肺炎患者治愈出院。本报记者牟科摄本报讯(记者刘墨)洗澡、换上衣服、穿上防护服和隔离衣,通过专门...
叙永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叙永县,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