逝去的唱灯匠人
□亢楚昌(成都)
前几天,家人打来电话说,幺公去世了。我不禁瞬间感到悲从中来,因为幺公的去世,在我看来,不仅仅是老人的离开让我难过,还代表着,我们故乡特有的灯戏,也宣告消亡了。是的,幺公是最后一位唱灯匠人。
灯戏是川南地区流行的一种以说唱为主的民歌形式,其语调简单朴实,内容涵盖丰富,有记载劳动、爱情、琐事、玩笑、戏谑、教育等。虽然为口头歌谣,但却有几套标准唱法,具有极强的趣味性。
家乡叙永县马岭镇,是灯戏较为盛行的地区之一。据老一辈人讲,唱灯历史悠久,从大唐开始就传下来了。我们的祖辈是在劳动中哼出的调子,经过一代代人收集、整理、传唱,形成了今天一套套完整的灯戏。
从我记事起,就听到过灯戏。那时候还小,也不知道大人们唱的是什么,只觉得很好听。直到长大,才知道这些歌谣都有一个共同的名字——灯。
在我的家乡,一般只有在结婚、乔迁、葬礼等重大仪式上才能见到灯戏。四川的桌席一般是坝坝宴,在一块较为宽敞的坝子上摆满桌子,所以较为热闹,晚饭过后,一般会把位于中间的几张桌子抬开,留下一个宽敞的空间,老一辈人会主动端来凳子围在一起,由一人领唱一段,另一人再接一段,就这样两人唱一首,或所有人唱一首,但更多的是一人单独唱一首,这时,就会有幸听到《五更劝妻》《十二月望郎》等许多好听的灯戏。
还有的形式是支一张桌子,主人一般会先泡好一壶热茶放桌上,或放上一盅酒。大家围在一起,边喝边唱,一般谁唱完了一首,其他人都会点评一下,唱错的,其他人会纠正一下,别有一番情趣。
但这局限于喜事,如果在葬礼上,除上面两种,还有一种唱灯形式,就是大家在空地上围成一个圈,边走边唱。这时,其他人一般会拿着锣鼓铩伴奏,更具有震撼力,在每句的结尾部分,比如有“咿尔呀咿哟,咿尔呀咿哟—喂”这种调,其他人一起帮腔,显得更热闹。
这时,虽然是葬礼,但气氛总是活跃的,一般充满欢声笑语。有人会问,葬礼怎么会搞成这个样子?其实,在我们当地,有一个传统说法,生前子孙尽孝了,老人去世就没有遗憾,代表找到了最后的归宿,是一件喜事,谓之“喜丧”。所以,这个时候唱灯是合适的。
灯是民歌,所以每首歌的长短不一样,有的只有几句,有的长达几百句,节奏也不一样,或轻或重或急或缓,有些灯戏里要换几种甚至十几种节奏。如有首灯叫《开财门》,从开始唱到结束大约要4个小时,其中还需要做各种动作,这就比较考验唱灯的人的功力了。
在这个时候,你会惊奇地发现,平时身边很普通的人,整天和泥土打交道的人,有的甚至文化程度不高,包括文盲、农民、商人、维修工,只要一起灯,瞬间就变了一个人。有些时候,你在田间地头随便找个人,都能给你吼两句。他们很多人对灯节奏轻缓音调的掌握之好,不亚于唱歌的专业歌手,非常令人惊讶。再加上天生质朴的嗓音,使灯戏更轻易融入听众的灵魂,如痴如醉,一般能唱好几个小时,唱到深夜即止。等二天继续,直到灯唱完了,他们又变回了普通人。
可我渐渐发现,就是这样一种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精神遗产,已经悄悄地走向迟暮之年。
爷爷曾说过,在他们那个年代,几乎天天唱灯,时时唱灯,有的人想唱灯还要拜师父。去年,伯伯也对我说过,当年我祖祖(爷爷的父辈)还在世的时候,大年三十晚上就起灯了,一唱一个通宵。而现在,除开一些特殊场合,几乎听不到了。
现在还在唱灯的,除开爷爷他们那一辈,就只有少数父辈了,年轻一辈几乎不会,很多老一点的灯戏,到现在已经失传。年轻人很多对灯戏不感兴趣更不想学,有的甚至连灯戏是什么都不知道,着实令人扼腕叹息。
以前还有专门记载灯戏的灯书,我曾经找过周围几个乡镇的所有小摊,也没有买到,无比遗憾。虽然灯戏只是供休息娱乐用,但它唱词优美,腔调灵活,直白押韵,其中包含着很多做人的道理,是千金难以买到的。
有时候我在思考,多年以后,我们对子孙后代谈起灯戏,但却连灯戏是什么都讲不清楚,唱不出来,是否有一种迷失感?当祖先留下来的精神基业在我们这一代人的手里断了传承,会不会有一种负罪感?
常年在外地漂泊,可是家乡的灯戏却让我始终放不下,它是一种精神的慰藉,更是游子对故乡的深深眷恋,脑海里时常浮现那围桌唱灯的情形,睡梦中时常有那质朴浑厚的调子。
爷爷去世的时候,我知道他老人家身上的几千首车车灯,就全部失传了。本来我爷爷有一个传人的,在去年也去世了。幺公走后,唱灯这门艺术,就基本宣告死亡了。
我曾从幺公那里学得一首《十二月望郎》,可这又有什么用呢?要知道,时间倒退几十年,灯戏还有不止几千首。而短短几十年后的今天,随着一位位老灯匠的相继离开,灯戏只剩不到100首了,消亡速度之快,令人扼腕叹息。
如今放眼整个川南,只有古蔺花灯很好地传承了下来。而叙永唱灯这门艺术,已失去了传承,或许这个时代不需要她了吧!
兴文的朋友叶先生说:“逝去的文化艺术或许更该哀伤,倘若这种艺术得不到保护和传承,我想对于逝去的一辈又一辈唱灯人,可能才是种遗憾。对于从事这种艺术的人来讲,任何人都要离开、都要死亡。失传意味着,后面来的人空留的几个唱本,而不会唱腔,可能也会如僰人悬棺一样,供人凭吊了。”
可是向上望去,向下望去,谁会在乎这一切呢?也许真是那样吧,“灯自大唐始,灯自大唐兴……”传了1000多年,她也许只是太累了,她也许只是想歇一歇了。
新闻推荐
(万中华)11月21日至22日,叙永县政协主席马刚率领县政协调研组深入乡镇开展群众期盼急于解决的民生问题专题调研。调研组深入...
叙永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叙永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