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南边陲小镇在喀斯特地貌上的进与退

泸州日报 2019-12-30 09:53 大字

■本报记者 袁轶

12月12日,南山村村民宋平在赤水镇的地图上,用手指出自己过去居住的地方。

2014年脱贫攻坚工作开始之初,赤水镇有7个贫困村,贫困人口6485人,为何日新月异的现代化也与他们无关?因为懒散,还是不够聪明?事实并非如此,中国最后的贫困,往往与环境有很大的关系。

十九世纪末,西方地理学家在南欧的喀斯特高原,发现可溶性岩石被水溶蚀后,形成了包括溶洞在内的一系列地貌,于是将它们统称为喀斯特地貌。赤水镇全镇属于喀斯特地貌,现已知溶洞30余处。洞内的钟乳石、石笋、石柱,是外来者赞叹的大自然奇景,背后却是当地人的艰难求生。

进 想方设法留住老天的水土

喀斯特地貌有两个显著特征:缺水、缺土。

2018年,赤水镇全年降雨量近900毫米,全镇5个村紧邻赤水河,看似水量丰富,但全镇的缺水情况却是真真切切,因为喀斯特孔洞“天生”吸水。

大文村村民孙先福家背后的屋檐下,有一个砖块砌成的水槽。下雨天,瓦片缝隙流下的雨水滴落进水槽,全家靠这些“望天水”生活。不下雨的时候,孙先福便背起木桶到4公里外长着青苔的水沟里打水,来回要走路2小时,而背上是100余斤的水桶。水桶里的水,倒进水槽,浑不见底,“喝起是‘腻’口的。”

2018年年初,大文村提灌站建成。提灌站从赤水河取水,分4级抽向海拔1090米的猴子崖山顶,在供水站进行过滤后,输送到包括孙先福家在内的504户人家中。

南山村村民宋效中说,“平地上土的厚度,一只手都比得完。”雨水、流水长年冲刷喀斯特地貌本就不多的表层土,而自然状态下恢复1厘米土层,至少需要100年。

缺少土壤的村民,必须精打细算地利用每一片薄田。

在南山村的一处农田里,原本120亩的土地,经过“坡改梯”改造,增加至160余亩。村民们将田里四周的土,堆高成一列,种上烤烟,每年待9月烤烟收割后,立即在烤烟周围种上青菜、小米椒等蔬菜,蔬菜收成时间短,既不打扰第二年烤烟种植,还可以吸收烤烟的养分。而多出的40亩农田,为周围38户人家,增加年收入约3000元。

退 让村民不再与恶劣自然条件单打独斗

中国地势从西向东划分为三级阶梯,阶梯之间海拔差异巨大。赤水镇海拔跨度超1500米,13个村分布在崇山峻岭之中,散落在四处居住的村民,往往生活在山崖的垂直两端。

宋平一家7口生活在老鹰崖上,从崖上探头往下望,“至少是300米以上”,有了孙儿之后,宋平随时都把眼睛放在孙儿身上。

从老鹰崖走到赤水镇,需要翻山越岭走上4小时,亲戚、朋友很少到宋平家作客,“因为实在太远了,只有一条土路可走”。宋平的手机大多处于“你所拨打的手机,暂时无法接通”的状态,向外打个电话,宋平得走到高处,朝着南山村村委会的方向才可以打通。

2017年12月,宋平一家因为易地扶贫搬迁项目,住进了南山村村委会隔壁。

刚搬到新家,宋平有点发愁,因为家里划分的田还在老房子附近,他不能既照顾孙子,又带着孙子走几小时去田里耕种。亲戚、朋友得知后,上门给宋平出主意。目前,宋平租借了新家附近的4亩荒地,种上了玉米,并向朋友借款,准备买牛搞养殖。

宋平记得搬家那天,亲朋好友买来20多圈大地红火炮,鞭炮在新家门口响了整整半个小时。

新闻推荐

“摩托车书记”奔走在脱贫攻坚路上 记叙永县江门镇双莲村第一书记周庆忠

■本报记者潘婷他,43岁,戴着眼镜、一头黑白相间的头发显得有些沧桑,看着就像50多岁的人。这是叙永县江门镇双莲村驻村第一书...

叙永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叙永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