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筑牢防灾减灾“第一道防线”?泸州有“秘密武器”

川江都市报 2019-12-21 00:41 大字

◎ 泸州新闻网记者 燕伟民

防雹增雨的高炮作业点、武装到村的森林防火装备、智慧气象平台……如今,在泸州,越来越多的科技手段被用于防灾减灾工作,筑起了防灾减灾的“第一道防线”,保障了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高炮作业点、火箭移动作业装备

为农业生产筑起防护罩

叙永县营山高炮作业点地处深林山巅,和城区相比,气温低了七八摄氏度。12月17日,记者抵达时天刚亮,作业点上的4名工作人员已经开始了日常的工作。

叙永县是农业大县、烤烟种植大县,一场冰雹就会给农户带来毁灭性损失。因此,防雹工作直接影响到贫困山区农户的收入。高炮作业点主要针对冰雹的频发区和路径进行布防,每个点能覆盖半径5公里的范围。

叙永县气象局局长孔亮告诉记者,今年就已开展了25次防灾减灾作业,作业点覆盖范围内,近3年没有出现过冰雹,有效保障了农业生产。除了15个高炮作业点,叙永县还有2套火箭移动作业装备,用于防雹增雨、抗旱增雨,为全县农业生产服务。

防火应急物资装备室、民兵扑火队伍

搭建起森林防火墙

叙永县兴隆镇位于叙永县城北面,全镇森林面积7万余亩,森林覆盖率达到48.72%。风力灭火、油锯……在兴隆镇大竹村森林防火应急物资装备室,整齐地放着各种防火应急物资,墙上的挂图详细罗列了森林防火责任图、防火分队名单等信息。

据兴隆镇党委副书记、镇长万勇琳介绍,兴隆镇每年都单独预算森林防火工作经费,去年以来,着力规划建设“1+7”森林防火应急物资装备室,兴隆镇和所辖7个行政村都设有应急装备室,配备了较为齐全的森林防火装备;建立健全民兵应急扑火队伍, 现有镇半专业民兵应巡查扑火队伍一支40人,村级扑火小分队7支140人,生态护林员34名。

为做好辖区万亩林场的防火工作,每到高危火险期、节假日,该镇还组织人员在金山路口设置站点,向进山人员宣传防火知识,检查火灾隐患。

2017年,兴隆镇荣获省、市森林防火先进单位称号,连续五年被县政府评为森林防火工作先进乡镇。

智慧气象平台、极端天气提醒短信

精准的气象信息助力防灾减灾工作

X波段双偏振雷达站、智慧气象平台、极端天气提醒短信……精准的气象信息,让减灾防灾工作更有针对性和有效性。

泸州市气象台台长周祥华介绍,今年“9·7”古蔺特大暴雨期间,气象台通过会商,提前预报了此次暴雨过程,及时开展了相应的预警信息服务,帮助决策部门部署开展防范措施,318户1200余人成功提前转移,避免了群死群伤事件的发生。此外,在2018年“12·9叙永分水山体滑坡应急抢险”“2019年6月江阳区丹林镇矮洞子石河堰堤坝排危应急抢险”等事件中,泸州市气象台也为全市各级党政部门科学决策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可能受危及的群众提前获得转移,避免了重大人员伤亡。

周祥华说,泸州市气象台还通过发送极端天气提醒短信,帮助农户、养殖户等提前做好应对措施,截至目前,泸州市气象台今年已经发送极端天气提醒短信1436万余条。

新闻推荐

中医正骨手法复位+小夹板为手臂骨折的七旬大爷解病痛

■汪建英本报记者刘墨近日,家住叙永县的谢大爷专程为西南医科大学附属中医医院骨伤科(创伤组)医护人员送来锦旗表示感谢。原...

叙永新闻,有家乡事,还有故乡情!连家乡都没有了,我们跟野人也没什么区别。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叙永县一直在这里为你守候。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