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城儿女共画脱贫攻坚“同心圆”

泸州日报 2019-03-19 09:26 大字

(上接第一版)

周宗良快人快语:“五级体系好啊,便于帮扶力量统一指挥、统一帮扶,克服了县级部门帮扶、村级帮扶‘两张皮’,扶贫工作能真正做到全覆盖、无死角。”

“确实,这种指挥体系更完善了,实现了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县级抓镇级、镇级抓村级……”龙凤镇副镇长周爽接过话匣子。

“我现在接电话比以前少了很多。遇到问题能在自己层级体系范围内化解,节约了大量时间。” 何文洪也频频点头。

连着一个多星期,小分队“连轴转”开展摸排调查。期间,他们把更多的精力放在了抓产业发展、项目推进等全局工作,不像以前一样将精力放在解决细枝末节的问题上。

“老余,你家房子的事情我们可以解决了……”几天前,周忠良赶到贫困户余贵家里,第一时间告诉了其好消息。余贵得知拖延两年之久的危房改造终于得到解决,握着周忠良的双手激动地说不出话。

去年,余贵家要进行D级危房改造,需要资金近10万元。政府配套资金只有3.8万元,碍于没钱,余贵只能搁置危房改造。五级体系实施后,村上一方面协调部门资金,另一方面抽取工作队经费,帮助余贵解决了资金问题。

“决战决胜关键在人。”叙永县组织部主要负责人告诉记者,“在保持全覆盖帮扶体系不变的基础上,县上再精选千名骨干,充实驻村攻坚力量。特别是五级体系打破了行政身份阻碍,大家可以放开手脚干事。”

快与慢、破与立、当下与长远,叙永扶贫人一路风雨兼程,一路“望闻问切”。

从零的突破

壮大产业托起奔康梦想

面积仅7.04平方公里的凤林村,有农业人口2472人。3年前,该村集体经济不到7000元。2018年,村上已有5个生产合作社,村集体经济收入累计达到34万元。几十倍增长的背后,是怎样的付出?

彼时,村里零现代产业,传统农业发展遇“瓶颈”。时任驻村第一书记的何剑锋带领班子成员探索“三变”模式,对已建成的种植示范园和养殖专合社等,以项目资金建设的基础设施入股、产业周转金入股等形式,贫困户、入股管理企业、村资公司按比例分红。2018年,入股贫困户分红最低分到300元,最高分到2300元,受益贫困户89户。

土地贫瘠,企业招引难题解得开吗?村上组建龙凤扶贫开发协会,打造产业品牌发展壮大农业产业。引进了2条可乐园食品加工生产线,解决了周边不少村民的务工问题。

多形式发展有办法吗?村上搭建企业与村集体、金融保险等合作平台,解决农业经营组织融资难;搭建社会帮扶平台,为120户贫困户在产业发展、就业扶持等方面提供帮助。

今年,凤林村迈出更大胆的步伐:力争年底实现村集体经济收入100万元。

“非知之难,行之惟难。”叙永县贫困情况复杂,脱贫范围广,每一步都要稳扎稳打。叙永县在所有贫困村探索实施项目扶持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的新路径。整合各级资金,实现90个贫困村均有50万元至100万元的可持续增收项目,破解村集体增收难题。

经过3年努力,全县村级集体经济实现了从15万元到3270万元的飞跃。

阳光下的边城,碧绿的生态林,苍莽的群山交相辉映;繁茂的枝叶在沙沙作响。70多万边城儿女拼搏的声音激荡在这片大地上,新的奋斗故事翻开了篇章……

新闻推荐

叙永师生 共赴春天的约会

本报讯(陈奕西)3月12日,叙永县各学校开展形式多样的植树节主题活动。西城幼儿园开展以“珍爱绿色,从小做起”为主题的植树节...

叙永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叙永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