叙永县积极探索,让山水资源更丰盈、人文历史更厚重 国贫县走上旅游富民路

泸州日报 2019-03-08 11:33 大字

■苏忠国本报记者 刘梅

3月的叙永县春意盎然,赤水河畔的万亩桃李花陆续绽放,形成的绵延花海展露着烂漫的美。

这几日,水潦彝族乡海涯彝寨村民范和银全家齐上阵忙生意。春日里踏青赏花的游客多了,他家的农家乐天天爆满。范和银说:“忙却很快乐。”自从政府把海涯彝寨打造成为一个民俗文化旅游村落之后,他便开始经营起这家彝族特色的饭馆。随着基础设施等条件的逐步改善,以往冷清的村子已然繁盛起来。

叙永也称“边城”。虽“边”,这里的山水资源却丰茂、人文历史有内涵。近年来,叙永县积极探索一条以文化旅游促进当地群众增收致富的路径。如今,该县在打造乡村旅游品牌方面,已将水潦彝族乡海涯村、水尾镇西溪村、石厢子彝族乡堰塘村创建为省级旅游扶贫示范村;而山地马拉松暨骑行挑战赛、赤水河自驾赏花、画稿溪清凉狂欢、彝族火把节、秋季摘果节等乡村旅游节庆活动,亦为这座国家级贫困县增添了知名度和美誉度。

农旅融合

乌蒙花海也是“金山银山”

“天气好的时候,一天就要接待一百多位客人,为了让大家都记住这个好地方,我专门请来了寨子里从事民俗表演的艺人,表演彝家舞蹈、唱彝歌、敬米酒。”尝到经营甜头的范和银很有商业头脑。一年下来,他家饭店的收入毛算就有十多万元。前些年,这是他想都不敢想的事情。

村民能吃上红火“旅游饭”,背后得益于县上抓住国家实施乌蒙山连片扶贫开发机遇,强力推进农业产业扶贫项目,重点在赤水河流域的赤水镇、石厢子彝族乡、水潦彝族乡发展了桃、李、梨、甜橙等6万多亩水果基地,调整了赤水河流域产业结构,以农促旅,农旅融合,形成了特色水果产业、乡村旅游产业助农增收的新格局。

这些努力,打开了致富大门。赤水河流域的青山绿水,变为了群众增收的“金山银山”。

赤水镇双山村的七里店,是乌蒙花海的最佳赏花地点之一。游客来了,可漫步在花间小道呼吸桃李花香,就餐时品尝一顿具有当地特色的农家饭,不亦乐乎。

趁着晴天,双山村一组村民侯艾军忙着打理家里的果树。在当地政府连续几年举办鲜果采摘节的推广下,他种植的果子从一两元一斤卖到了现在的近10元一斤,收入翻了好几倍。如今,侯艾军家满山的优质果树成了名副其实的“摇钱树”。

塑造品牌

打造一张历史文化新名片

“去年参加马拉松赛正值春暖花开,风景很美,空气质量好,所经过的赛道如同一个天然氧吧,有机会我还会再来。”2018年,一场马拉松赛事让来自甘肃兰州的选手何富军至今难忘。

再过几日,2019美景里程·四川叙永半程马拉松赛等系列赛事又将精彩上演。此次比赛将吸引来自全国各地的骑跑爱好者和企业家精英近万人参与。

美景里程·四川叙永乌蒙花海骑跑系列赛事始于2017年3月,比赛从最初的“乌蒙花海骑跑挑战赛”扩展到2018年的“国际马拉松赛”,线路设计也从风光旖旎的赤水河畔改到了风光秀丽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画稿溪。今年的比赛除了半程马拉松、健康跑、欢乐跑线路外,还有叙永旅游推广小使者大赛、叙永优品文化展销会、民族歌舞群众大汇演等精彩赛事活动。

在组织者精心策划下,这场马拉松不仅仅是简单的跑步赛事。线路设计主要途经叙永县城的各主干道路及丹山路一带,旨在让世界各地的路跑爱好者们在同场竞技时,领略叙永县经济社会发展成果,感受历史文化名城的全新魅力。

“乌蒙花海确实壮观,让人很震憾……”参加过乌蒙花海系列赛事或到过乌蒙花海的游客都会由衷地点赞。

经过几年的连续推广,叙永县已将乌蒙花海骑跑系列赛事办成了一张文化名片,让乌蒙花海系列赛享誉四方,慕名而来的游客络绎不绝。2018年,叙永县接待游客468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39.3亿元。

依托旅游带动,村民自办的家庭旅馆、农家乐收入可观,有的还种起了大棚蔬菜,搞起了淡水养鱼。“面朝黄土背朝天”的生活正在发生可喜变化。(下转第二版)

新闻推荐

泸州小伙返乡做腐乳 一年收入20万元

■周超文田燕本报记者朱虹豆腐乳下饭很好吃,是不少人饭桌上的美味。如今,泸州有多家公司职工餐厅必备的拌饭菜腐乳,都来自纳...

叙永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叙永县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