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残“90”后 志坚甩“穷帽” 叙永县营山镇仙洞村小儿麻痹症患者李朝刚的脱贫故事

泸州日报 2018-08-28 11:16 大字

□ 杨玻

最近,不少人到叙永县营山镇仙洞村贫困户李朝刚家的养鸡棚里捡绿皮鸡蛋。这些陌生来客都是李朝刚通过微信卖土鸡蛋和土猪肉认识的客户。李朝刚从微信上接到不少绿皮鸡蛋订单,自己忙不过来,有的客户就索性到养鸡棚里自己捡来买走。

李朝刚今年24岁,是留在村里为数不多的“90后”,困住他没有走出去的原因,是他患有先天性小儿麻痹症。但他从未向命运低头,借着扶贫好政策,励志脱贫,向网络学习、向朋友学习、向书本学习,自己在家办起了小型生态养殖场,通过微信把土鸡蛋和土猪肉销售到叙永县城、泸州城区等地。

李朝刚不等不靠、自力更生、勤劳致富的脱贫故事,成为当地人口中的一段佳话。

自强苦学

从门外汉成土专家

说起李朝刚的养鸡技术,周围邻居都夸赞。他成了养鸡土专家,经常有村民来请教。邻居李大润说:“我打心底佩服他,虽然身有残疾,却这么坚强。”

李朝刚很好学,他的床旁放了好几本养鸡、养猪方面的书籍,每本书都被磨毛了边,甚至翻烂了。正在看的《高效养鸡技术》中间放了一张废卡片做书签。

除了买专业书籍在家看,李朝刚到叙永县城卖了东西后还爱逛书店。

此外,李朝刚喜欢用智能手机在网络上学习,看新闻和搜索观看有关养殖的视频成了每天的习惯,他的手机里面还存有几段养鸡的视频。同时,他还到云南、贵州、重庆、泸州城区等地参观学习。

遭遇困境

精准帮扶重拾信心

“说起养鸡,还有一把辛酸泪,曾经一场大雨差一点浇灭了我的梦想。”李朝刚说。

那是2014年的夏天,李朝刚购买了第一批乌骨鸡,放在自家林子里喂养。他搭了个临时棚子供晚上休息,与鸡“住”在一起。看着鸡一天天长大,快要出售了,一天下午突降大雨,不少鸡被冲走,最后只剩下500多只鸡。下雨路滑,行动不便的他摔了跟斗,腿摔断了动弹不得,万念俱灰。镇人大主席赵永康得知情况后,及时到他家给他做思想工作,了解他的生活困难,并积极提供帮助。“相关部门的帮助增添了我发展的信心。”李朝刚说他办绿色养殖场遇到的贵人有很多。

2016年,镇政府帮助李朝刚无息贷款4万元修建了一个简易的养鸡场和养猪场,同时又给予1万元残疾人产业发展补助金。李朝刚又买了一批鸡苗和猪仔,再次追寻养殖梦想。

技术上,乡镇畜牧站农技员周飞舟、李高平经常来他家给予技术指导,还为鸡苗免费提供防疫;生活上,镇政府给他和家人办理了低保补助和残疾人补助;逢年过节,相关部门领导还到家里看望慰问,给他带去生活物资……

自强不息

有了积蓄甩掉“穷帽”

现在,李朝刚学会了用微信销售土鸡、土鸡蛋和土猪肉,效果格外好。“我的梦想就是建一个绿色养殖场,让大家吃上健康的绿色产品,这样既养活我自己,也能减轻爹妈负担。去年我卖绿皮鸡蛋1万多个、土鸡蛋几千个、鸡100多只、猪7头,除去开支成本,赚了3万多元。”有些口吃的他慢腾腾地说完,笑得合不拢嘴,“我真的太感谢所有帮助过我的人了。”

如今,李朝刚又萌生了开办生态农家乐的想法。他说:“我现在最大的愿望就是把农家乐办起来,早日找上女朋友,然后一家人其乐融融过上小康生活。”

李朝刚的成功离不开自身的努力,也离不开政府的各种扶贫政策。近三年,营山镇大力开展产业扶贫,李朝刚的小型生态养殖场就是产业脱贫的一个“缩影”。

新闻推荐

四川开审“网络水军”案 大学毕业生靠有偿发帖删帖挣500多万元

据报道,记者从四川省高院获悉一起“网络水军”案。2013年,袁某开始在网络有偿发帖、删帖业务,之后其弟和妻子先后加入。其间...

叙永新闻,有家乡事,还有故乡情!连家乡都没有了,我们跟野人也没什么区别。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叙永县一直在这里为你守候。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