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有仪式感的“学前教育”叫好

川江都市报 2018-08-27 16:31 大字

◎周丽

不久前,泸州市叙永县两河镇太平山村,叙永罗氏家族祠堂内族人为即将入学的大学生上了一堂“学前教育”课:谨记忠孝为本,重视耕读,崇尚节俭,忠厚做人的家训 ……这样的学前教育,从2015年持续到现在。(详见川江都市报8月22日5版)

在小山村,将家风家训作为“学前教育”,已经送走了32名大学生。笔者没有对这32名大学生目前的状况进行调查,走出大山,是否还牢记家训,是否忠厚做人,是否对社会有用的人。但作为罗氏家族,用这样“学前教育”的方式,激励族人好好学习,走得再远也不要忘“本”。这样的课堂仪式感很强,也是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延续,彰显一个家族的家国情怀。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家族要振兴、国家要振兴,离不开每一个家庭。人好,家就和谐,家庭和谐,国家就昌盛。家庭是国家的细胞,家风家训在家庭的细胞中,影响力是潜移默化的。家风是家的文化,是生存方式。虽然,它不会直接告诉我们,这件事怎么做。但是,通过这样的一种信念或者精神,呈现出一种氛围,让我们思考应该朝着什么样的方向去做人、做事。

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承家风家训,无论是家庭、学校还是社会各界,都积极参与和努力实践。评选最美家庭、开展家风家训评比、我为家风代言、讲述家风故事……丰富多彩的活动和载体,营造全社会参与和重视的氛围,让人们接受传统的熏陶,潜移默化中影响和改变自己。

每个家庭、每个家族的家风家训有所不同,如何让家庭中的每一个人受到教育、受到启发,说到底,并非几句口号、召开几个家族会议,举行几次仪式,而是应该顺应社会的发展和转变。我们的家风家训,不仅仅是针对孩子,针对家族中辈分低的人群,父母和孩子既是制定者,又是执行者和受益者,全家族的人都应该遵守和执行。传统的家风家训不是对人性的束缚,也不是一成不变,而是要跟随新的时代转换,一方面秉承长辈的家风家训,另一方面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个人建议,不妨更多的家庭多拥有一些家族的仪式感,接受正能量的洗礼,自觉从思想、行动上,将家风家训引领生活实践。这样,也能更好地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新闻推荐

四川开审“网络水军”案 大学毕业生靠有偿发帖删帖挣500多万元

据报道,记者从四川省高院获悉一起“网络水军”案。2013年,袁某开始在网络有偿发帖、删帖业务,之后其弟和妻子先后加入。其间...

叙永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叙永县,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