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解牌坊无字之谜 时局混乱“圣旨”搁浅
无字牌坊。
牌坊石刻。
□曾为志 杨承熹
1987年续修的《周氏族谱》,前部分的内容实际为民国年间修订,谱中所载证实了我们的假设。
在族谱中,有一幅唐氏贞节牌坊的素描图,更重要的是,谱中竟记载了牌坊本应刻上去的文字。原文如下:
正间正联一:寿冠百旬汝南门第瞻懿典堂居五代晋阳悃范树贞型
正间正联二:石磊巍峨似阜如山彰寿德水潮澎湃前波后浪映繁荣
次间小联一:千竿翠竹坊前绕两道霞霓岸上横
次间小联二:水绕山环锦百代松青竹翠绍千秋
正中:崇光懿范
中横:五世同堂贞寿百年
两面横额:节美贞贤承先启后
此外,还录有乡人陶泽仁的律诗《贞寿之坊有感》一首:
晋阳花艳映濂溪,贞洁芳明千载奇。
五世同堂遗典范,百年高寿悦班衣。
牌坊磊落音容在,翰墨书成古迹题。
不愧后孙追慎远,汝南万代步云梯。
这首诗需要解释的是,晋阳是唐氏望郡,这里暗指唐姓;濂溪指周敦颐,世称濂溪先生,暗指周姓。晋阳花艳映濂溪,暗指唐氏嫁到周家。
班衣即斑衣,《艺文类聚》卷二十引《列女传》:“老莱子孝养二亲,行年七十,婴儿自娱,著五色彩衣。尝取浆上堂,跌仆,因卧地为小儿啼,或弄乌鸟于亲侧。”意思是身穿彩衣学婴儿戏耍以娱父母,表示尽心孝顺双亲。
汝南,叙永周氏的堂号为汝南堂。
周昌达回忆说,周家在朝阳坝一带修了很多大院子,他小时候所居的朝门上还挂着一块匾,写着“五世同堂”4个大字。
“五世同堂贞寿百年”,这一重要发现表明,无字牌坊不仅是一座贞节坊,也是一座五世同堂的百岁坊,准确地说法应该是贞寿坊。
周氏族人早已准备好了将要镌刻在牌坊上的文字,但却因为种种缘由没有雕刻上去。
在周昌达的带领下,我们找到了牌坊主人周唐氏老孺人的坟墓。墓碑为牌坊式,中刻“周母唐老孺人之墓”几个大字,次间墓碑题刻着墓志铭。
这是一段珍贵的文字,但其中的一段记载又带来了新的疑问。
墓志铭记载,唐氏“夫亡,独奉先翁与继姑”,有“孝德”,“历世七十三载,孀居二十七年。此其松柏节操,直可以輘轹(líng lì)天下古今而独上矣。”落款为“大清同治十年”,即1871年,叙永文生杨芬拜题。
“历世七十三载,孀居二十七年”,这与周唐氏“贞寿百岁”的记载不吻合。族谱中记载,周唐氏生于嘉庆三年(1798),卒于光绪十八年(1892),从墓志铭写成到光绪十八年,正好21年。彼时73岁、守寡27年的周唐氏到去世正好94岁。
这说明,周唐氏去世21年前,周氏族人就为她早早地修建了生基墓(不埋死人、只埋活人的生辰八字和毛发、指甲、血、衣、鞋等物品,装在坛内埋入地下,俗称生坟、寿坟),这符合川南一带的传统习俗。
周唐氏享年94岁,守节51载。贞寿百年,实为不易。其后人商议为她请旨建坊,并提前准备好了一切建坊所需的材料。谁知,请旨建坊的过程中,却出现了意想不到的状况。1894年,清政府发生了两件大事:一是慈禧太后六十大寿;二是中日甲午战争爆发,国难当头。
我们推测,当时周唐氏贞寿的事迹材料已经被乡耆推荐到了县衙,县衙也呈报给了州府。周家后代未有功名,却不缺钱财,他们上下打点,地方官府允诺此事万无一失,可以先行建坊,待得朝廷的批文到达,就可以镌刻“圣旨”以及其他文字。
孰料,清廷时局不靖,根本无暇顾及这一份来自四川的建坊申请。周家时运不济,圣旨久盼不来,只好将就把牌坊立了起来。因不符合规定,所以不敢凿刻一字。这份永久缺席的圣旨和周氏族人的“先斩后奏”造就了叙永无字牌坊这一中国牌坊建筑中的独特个例。
翻阅民国修订的《叙永县志》,书中记载了民国前叙永县境内的所有牌坊,包括马岭镇三块石龙胡氏贞节牌坊在内的3座现存牌坊均赫然在列,唯独不见大石镇朝阳坝周唐氏贞寿牌坊的踪影。
这表明,官方对此坊的合法性是不认可的。
新闻推荐
本报讯(罗佩璇周俊记者张婷)近日,记者从叙永县委组织部获悉,叙永县将干部监督工作领域从事后监督向事前预防拓展,开展预防性监...
叙永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叙永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