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造“点”的奇迹 ——访泸州籍国家一级雕刻技师钱三毛
钱三毛与他的影雕作品《龙门石窟之奉先寺》
人物特写
◎川江都市报
记者 周丽 摄影报道
从上海回到昆明后,钱三毛关掉手机,拿起影雕锥,在青石上娴熟凿点,一秒钟六七下,深深浅浅,刚柔并济,在坚石上呈现刺绣般的完美细节……
39岁的钱三毛本名冯成湘,泸州市叙永县人,国家一级雕刻技师、中国海派玉石雕刻大师、石影雕非遗传人。更名便与石影雕有关,钱三毛在福建学习石影雕时,认识了钱姓恩人,小名“三毛”的他,取名“钱三毛”,一直用到现在。
石影雕被称为“点的艺术”。影雕师通过对凿点深浅、虚实、粗细、疏密的变化,实现对层次鲜明,色彩丰富画面的逐一刻画,从而将照片真实还原,达到入骨三分的艺术效果。
上海、福建惠安、云南昆明,都有钱三毛的石影雕工作室。他现在正打算回到家乡泸州创办工作室,用石影雕文化,传承和展示故乡情怀。
人物简介
钱三毛,1979年出生于泸州市叙永县,十六岁开始学艺,师从世界雕刻之都闽南名家,专攻和执着于有“石上刺绣”之称的石影雕工艺,其作品被称之为“永恒的艺术”。
二十多年来,足迹遍及大江南北,汲取各派艺术精华,渐成“钱派”特色。《万里长城》、《蒙娜丽莎》、《清明上河图》、《天女散花》、《敦煌寻梦》、《维纳斯的诞生》等作品获得多个奖项和殊荣。
曾先后荣获国家一级雕刻技师、中国海派玉雕大师、福建省雕刻艺术专家(石雕)、云南省云岭技能大师、云南省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者、昆明市科技众创空间创新创业十佳导师、石影雕非遗传人等称号。
石影雕·结缘
39岁的钱三毛与石影雕结缘,有些偶然。14岁那年,他只身一人到泸州城区的餐厅打工。
从电视上,他看到福建民间艺人用锥子在石头表面“点刻”图案,瞬时震惊:“石上刺绣”不可思议!
四处打听到“石影雕”的相关信息后,1995年年初,不满16岁的钱三毛揣着母亲借来的300元钱,奔赴惠安崇武。在那里,石影雕工厂随处可见。他好不容易找到当地最出名的石影雕工厂,自报家门,却被拒之门外。钱三毛只能趴在工厂的窗户上,远观技工师傅们如何雕凿图案,一趴就是几个小时。一家工厂下班了,便辗转到另一家工厂,隔窗学艺。
某天,一位老奶奶主动和钱三毛搭话,因方言问题,两人交流不畅。谁料,老奶奶又叫来一位大约十来岁的女孩,用普通话问钱三毛:“哪里人?想干什么?”“四川人,来学石影雕。”老奶奶知晓来意后,摇摇头走了。一连几天,老奶奶被钱三毛的执着感动了,叫来厂里的负责人张琼,却因这门工艺传女不传男,厂规一般不收外地人,只能作罢。
但钱三毛每天依然趴在窗户边学艺。在老奶奶的帮助下,他再一次见到了张琼,并被破格收其为徒。他开始拿起沉重的锥子,一凿一凿地刻,一天下来,手指上有了多个血泡。但内心燃起的那份激情,让他坚持下来。
石影雕·技艺
凭着一股子韧劲儿,钱三毛很快在工厂崭露头角。时任福建崇武建筑公司董事长、东升石影雕厂厂长——张东升先生(师傅张琼之父),看了钱三毛刻出的石影雕,啧啧赞叹。
通常情况下,学石影雕要经历3年基本功、3年技法、半年实习期,才算正式出师。从学到出师,钱三毛仅用了一个多月时间。出师后的第一个月,钱三毛挣了150元。
石影雕易学难精。在影雕创作过程中,需要用雕锥在坚硬的石头表面,进行几万次甚至几十万次的点击,一个点的瑕疵,往往会给整幅作品带来难以弥补的艺术缺憾。这便决定了每一个影雕师,必须具备扎实的基本功。
钱三毛白天去工厂工作,晚上学习、训练,反复推敲、反复琢磨,技艺提升速度很快。然而,当钱三毛学习石影雕时,这门技艺开始逐渐走下坡路了。一年多以后,正当钱三毛的技艺达到一定阶段时,因为家庭缘故,他暂时离开了福建。
对于石影雕,钱三毛仍心存念想。1999年,他辗转回到福建,创办了石影雕工作室,代加工台历、佛像等产品,出口日本、欧美市场。“工作室需要资金周转,最艰苦的时候,三天只吃一顿饭。邻居看我日子过得清苦,给了我一碗米。我做成白米干饭,吃了三天。”钱三毛说这碗米坚定了他的信念,不管多艰难,也要走下去。
钱三毛用双手,诠释石影雕技艺的不易。二十多年后,他的右手刚道有力,点凿之间,一幅作品便跃然石上。但他的左手食指外侧深深凹陷,整个关节变形,这是长期支撑影雕锥所造成的。
石影雕·匠心
位于昆明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的钱三毛艺术馆内,《天女散花》、《敦煌寻梦》、《奥黛丽·赫本》、《维纳斯的诞生》、《东方三圣》、《观音》、《十八罗汉》、《沧桑》、《龙门石窟之奉先寺》、《猫》等各色石影雕作品陈列摆放着,有人物,有山水。
名为《涅槃图》的作品,卧佛睡姿安详,神情恬静,近百位人物形象鲜明,栩栩如生。画面线条简约,气势恢宏。这幅作品,钱三毛带领11人的团队,已经创作了两年多。 “这还不是成品,细微之处仍在不断完善中。”为了作品达到最佳效果,钱三毛和团队曾闭关三个月,一门心思雕刻。
一幅成型的影雕作品放于室内,至少可以保留2000年到3000年,放于室外风吹日晒,也能保存500—800年,堪称“永恒的艺术”。在钱三毛看来,石影雕不同于用机器进行复制雕刻,在影雕师的手中,一幅“完美”的作品要经过六层反复雕凿,通过对凿点深浅、粗细、疏密的变化,将256个色卡充分运用,达到“以形传神“的最佳效果。一位成熟的影雕师,在一幅一米长的作品上,需要点凿千万甚至上亿次。
2011年清华大学100周年校庆,钱三毛与团队设计创作的“四大国学导师”石影雕入选,并被清华大学选为指定制作方;他的山水画石影雕作品,被李嘉诚收藏。2014年4月28日,首届“徐悲鸿艺术节”上,受廖静文先生(徐悲鸿的夫人)及徐庆平教授(徐悲鸿之子)的指导授意,钱三毛以影雕的手法展现中国画之韵味,再现徐悲鸿的画作《猫》。徐庆平先生感叹:“不可思议,这是个奇迹!”
“石影雕艺术的发展并不顺利,但我仍希望能传承下去。”从福建到上海,从上海到昆明,钱三毛一直致力于石影雕艺术的推广。他立志让这项浮沉了数百年的艺术,重新被关注。正如他在已出版的《影雕艺术漫话》中所述:点的“威力”如此之大,也绝非偶然。石影雕中看似孤独的“点”,却创造出“点”的奇迹。
新闻推荐
本报讯(卿乐智记者吴娟)记者从近日召开的四川省生产力促进中心协会2018年工作会上了解到,泸州市生产力促进中心、江阳区生产...
叙永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叙永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