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泸州:不断提升全市人民健康水平 感言
感言人:市卫计委党组书记、主任涂曲平 泸州医卫的暖心之举
涂曲平
泸州医卫的暖心之举
“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面小康。”市委、市政府牢牢把握新时期卫生与健康工作方针,把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以深化医改为动力,融健康于万策,加快推进“健康泸州”建设,不断提升人民群众健康水平,实现了群众得实惠、医务工作者受鼓舞、卫生事业得发展、党和政府得民心的多赢目标。几年来,泸州市推动医疗卫生工作重心下移,率先在全国启动全民预防保健试点工作,免费体检建档、健康管理覆盖全市人民;实施健康扶贫“四百工程”在全省推广,让贫困对象县域内就诊“零自付”;市内所有公立医疗机构取消药品加成,破除“以药补医”,让百姓享受医改红利;实施“八大专项”行动,开展健康城市建设,被全国爱卫办确定为健康城市建设试点市;实施服务能力提升“百亿”工程,西南医疗康健中心一期、市人民医院新院即将投用,市中医医院城南医院、市妇幼保健院二期等项目正在抓紧建设,新改扩建23个中心乡镇卫生院和232个村卫生室;建立覆盖省、市、县、乡、村五级医疗机构的远程医疗服务体系,让百姓足不出村享受专家服务。一系列扎扎实实的医疗惠民举措,铺就了惠及全市人民的“健康之路”。
下一步,全市卫生计生工作将以党的十九大精神为统领,以基层为重点,以改革创新为动力,坚持预防为主,大力提升卫生服务能力,加快健康泸州建设,奋力打造区域医疗健康中心!
解读
一条新路: 免费学习
培养本土人才,让每个村都有一支不走的卫生队伍
提升基层卫生服务能力的关键,是人才培养。今年4月,作为龙马潭区罗汉镇石梁村卫生站站长的毛小焱,与其他135位村医一起走进西南医科大学,免费参加市卫计委举办的第一期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医师培训班。3个月的中医针灸、急救处理等医疗技术学习,让其受益匪浅,坚定了更好服务基层的信心。“没想到政府花这么多钱,专门提升我们基层卫生人员的能力”,毛小焱有感而发。这笔培训费共计1200多万元,是市委市政府大力实施基层卫生人员“千人培训计划”项目的专用经费。“千人培训计划”项目,即依托市内高校和医院,采取“理论+实习”的方式,培训乡镇卫生人员、乡村医生、预防保健员共2000人,切实提升基层卫生与健康服务水平。
泸州市还探索建立乡村医生“乡聘村用”管理机制。全民预防保健工作开展以来,全市已新注册乡村医生2171人;妥善解决乡村医生养老保险问题,稳住了预防保健工作的“主力军”;制定村级预防保健健康管理员聘用管理办法,遴选户籍在本村,并在本村常住,有一定文化基础、热心公益事业的青年,培训为全民预防保健健康管理员,全市已聘用1432人。目前,全市每个行政村均有3名以上乡村医生、1名以上预防保健健康管理员,打造了一支“实用、管用、不走”的农村预防保健工作队伍。
一个创新:免费体检
全民预防保健,让每个人做自己健康管理的主人
患者健康信息,各级党委政府可全面掌握区域健康状况,既能为老百姓看病就医带来方便,又能使健康指导、健康扶贫和疾病治疗等全民健康服务更具针对性。
开展全民预防保健,实施健康管理是根本。泸州市积极运用好全民免费体检结果和健康档案,将人群分为一般管理人群、重点管理人群和精准管理人群3个层次12大类,分层分类实施精准健康管理。针对一般人群,坚持预防为主,通过“健康龙门阵”“小手拉大手”等健康互动活动,广泛开展健康教育,普及健康知识,倡导健康生活方式,预防和减少疾病发生;针对糖尿病、高血压等重点人群,通过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等方式,按照《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实施重点管理;针对重点人群中3级高血压、高危孕产妇以及贫困人口中的疾病人群,实施“2+1”精准管理,确保每名精准管理对象都有1名基层干部和1个家庭医生团队结对管理服务,让每个人都享有持续可及的预防保健服务。2017年1-8月,全市共开展健康讲座5059场次,健康互动活动3626场次,管理高血压、糖尿病等疾病人群和高危孕产妇、慢性病高风险人群54.2万人。其中,贫困人口慢病患者6.5万人全部纳入“2+1”精准管理,贫困人口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率达80.3%,年底前实现100%全覆盖。
实行全民免费体检、人人建立健康档案、对全人群实施全生命周期健康管理的全民预防保健,泸州市探索出一条以治病为中心向以健康为中心转变的新路径。
开展全民预防保健,免费体检是基础。2014年9月,泸州市在国家级贫困县叙永县率先开展全民预防保健服务体系建设试点,科学设置体检项目并分5个年龄组对全民进行免费健康体检;在取得试点经验的基础上,2016年6月在全市全面实施。截至2017年8月,全市累计免费体检355万人次。通过全民免费健康体检,既准确掌握了全市全人群健康信息“家底”,也让每个人掌握了自己的健康状况。
开展全民预防保健,建好用好健康档案是关键。泸州市按照“一人一档、一户一册、一村一本”的要求,将每名群众基本信息、健康行为信息、体检信息整理归档,建立个人健康档案;以户为单位,将家庭成员体检结果、健康指导意见、健康扶贫宣传资料等装订成册,建立家庭健康档案;以村(社区)为单位,建立群众体检情况、健康状况台账,形成村(社区)健康档案。在建立纸质档案的同时,还依托四川省医疗卫生机构管理信息系统,及时建立统一标准、统一代码的规范化居民电子健康档案,并自主研发了“健康泸州” 信息查询、统计、监测、分析系统。建好用好健康档案,群众可自主查询个人、医生可查询就诊
一个平台:阵地建设
让每个边远、贫困村都有一个标准化村卫计站,群众就近就医
泸州市将医疗卫生政策、资金、人才、项目等向基层倾斜,着力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
投入资金11.6亿元,依托西南医投公司,推进5个县级综合医院创“三甲”工作,力争到2019年实现每个县(区)都有一所“三甲”医院。综合考虑辐射半径和基础条件,结合贫困地区医疗卫生机构达标建设,投入资金6.7亿元,新建、改扩建23个中心乡镇卫生院、232个中心村卫生室,建筑面积分别不低于4500平方米、150平方米。
各乡镇卫生院按照“一站一馆三区”(健康管理工作站、中医馆、儿童预防保健服务区、妇女保健和计划生育服务区、医疗服务区)要求调整优化功能布局;村卫计站增设中医理疗室、妇幼计生室和健康小屋。为各乡镇卫生院购置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全自动血球分析仪、心电图机、身高体重体质指数检测仪和尿机等设备;建设卫生信息专网。经测算,平均每个乡镇卫生院投入约98万元,全市144个乡镇共投入资金13751万元。其中阵地建设(一站一馆三区打造)投入3677万元,平均每个基层医疗机构投入约26万元。
特别注重边远地区、贫困地区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标准化建设,市财政对贫困县中心乡镇卫生院建设每个补助200万元,中心村卫生室建设每个补助15万元,让每个边远村、贫困村都有一个标准化村卫计站,方便群众就近就医。
为弥补基层医疗卫生能力不足的问题,在全市3个省级医疗机构、4个市级医疗机构、20个县级医疗机构、142个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1693个村卫计站开展远程诊疗系统建设,同时建设泸州市人口健康信息平台,实现全市医疗卫生信息共享和业务协调,实施远程会诊、业务培训和远程健康管理,让群众就近享受优质医疗卫生服务。
一个梦想:健康泸州
搭建实现良好健康治理、提高群众健康素养、促进可持续发展的有效平台,惠及广大人民群众
市委、市政府高瞻远瞩作出十三五期间建设健康城市的战略决策,泸州被列为全国38个健康城市健康村镇建设的试点城市之一(四川仅有成都、泸州)。泸州市敢于担当,先行先试,创先争优,以群众满不满意、受没受益为出发点,坚持需求和问题双导向,聚焦群众健康需求和反映强烈的问题,着力改善健康影响因素,积极探索可推广可复制的“健康泸州模式”, 提高人民群众健康水平。
泸州市将健康城市建设融入到全市的发展政策中,统筹城乡,全方位、全视角、全动力推进。2016—2017年,着力推进健康泸州“八项工程”建设,即健康环境营造工程建设、食品安全保障工程建设、健康细胞工程建设、健康文化推进工程建设、全民预防保健工程建设、全民健身工程建设、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完善工程建设、创新发展工程建设,进一步改善生态、市容、居住环境,提升城市健康水平,促进经济、社会、环境协调发展,增强建成区域中心的综合实力。
与此同时,泸州市还确定了健康产业发展 “141”发展战略(即以资源整合为基础,以项目实施为抓手,抓好医疗、医教、医养、医药重点项目落地,推进对外合作、实现发展突破,促进“四医联动”发展模式初步形成,相关产业项目落地并启动建设,对外合作领域更宽更广,初步形成辐射西南的产业发展态势),并按照“以改革抓项目,以项目促发展,以发展兴产业,以产业惠民生”的工作思路,充分发挥平台公司的功能,做大做实做强泸州医疗健康产业,让产业成果更多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惠及广大人民群众。
新闻推荐
自家的房子被制作成沙盘模型,还进京展出,你心里是个什么感受?四川省泸州市叙永县江门古寨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156户家庭的房子,83幢青瓦红梁的川南仿古民居,这是全国易地扶贫搬迁点唯一被制作成沙...
叙永新闻,有家乡事,还有故乡情!连家乡都没有了,我们跟野人也没什么区别。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叙永县一直在这里为你守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