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退伍老兵 15年守护那片绿

四川农村日报 2017-08-08 08:04 大字

正在巡山护林的彭勇。

□姜永宁 苏忠国特约通讯员胡润林 文/图

在叙永县白腊苗族乡荞田林场的大山深处,有一位朴实而执着的退伍老兵,痴情地守护着这片山林,他就是该林场的职工彭勇。近日,笔者走近彭勇,探听他的绿色情怀。

护林 一干就是15年

现年46岁的彭勇1990年3月应征入伍,2002年转业到国营叙永县荞田林场板厂沟林区工作。12年的军旅生活培养了他艰苦奋斗、吃苦耐劳的精神。坚守在大山深处,他就把自己的青春和汗水奉献给了大山。

板厂沟林区地势偏远,交通不便,山林分散,历来就是荞田林场最难管护,条件最艰苦的工区,这里2980亩林地的森林防火极其重要。每天起床后,彭勇想到的第一件事就是防火。

十多年来,他在山里刷写的防火标语刷了掉,掉了刷,不知道刷写了多少遍。平日里,他走村串户宣传森林防火政策,提高人们的防火意识,发动群众自觉防火。板厂沟一带人烟稀少,这里的村民常抱着侥幸的心理,经常在大雨来临前或傍晚在自家地里烧灰积肥,这给森林防火带来了一定隐患。为彻底解决这一问题,彭勇一户一户地上门做工作,不厌其烦地向村民宣传森林防火的重要性。他的真诚和负责任的态度最终赢得了群众的理解。15年来,板厂沟林区未发生一起森林火灾。

除了护林,彭勇也造林。这些年来,他在板厂沟林区造林400余亩。如今,看着长得葱郁的树木,彭勇很有成就感。

思变 带领村民创收致富

板厂沟林区地理位置偏僻,经济条件落后。“要得富、先修路”。为改变当地落后的交通,改善村民的生产生活条件,彭勇想尽一切办法向上争取资金、申请项目。如今,通往板厂沟林区的公路已顺利竣工,方便林区的同时,也方便了当地村民的生产生活。

“原来山里的水竹根本没得用的,现在每根竹子可卖0.4元-0.8元,我们又多了一份收入,特别感谢老彭争取来的林区公路。”谈起路通后的变化,村民刘汉彬很是感激。

为带领村民脱贫致富,彭勇先后筹资2万元,尝试把养殖业作为一项以短养长、增收致富的重要渠道,他在养鸡、鸭、蜜蜂上下功夫。如今,他喂养了蜜蜂38桶,生态鸡、鸭上100只,仅养殖业一项,每年纯收入就上万元。

在自己发展的同时,彭勇不忘带动周边群众共同发展。他无偿将蜜蜂赠送给村里的贫困户,并传授他们喂养的技术,如今,当地贫困户仅养蜂一项就增收近万元。

板厂沟林区生态坏境良好,富产野生竹笋,彭勇利用自己掌握的信息优势,介绍竹笋生产厂家进山收够野生竹笋,仅此一项,当地农户户均增收就近万元。

如今,当地村民家里有什么喜事都会叫上彭勇,村民们说:“彭勇给我们的家乡带来了很大的变化,他就是我们的亲人。”

内疚 坦言最对不起家人

由于长期生活在林区,长时间不能与家人团聚,不能尽到为人子、为人夫、为人父的责任。彭勇常说:“我最对不起的就是我老父亲、老婆和女儿,我这辈子欠他们的太多。”

2015年3月12日,女儿打电话告诉他,自己耳朵发炎需要去医院治疗,希望爸爸能回家陪自己去医院,但那会儿正是森林防火的紧要关头,山里的防火工作不能没有人。彭勇只能告诉女儿自己去不了,工作大于一切。

2016年10月,彭勇的父亲突患疾病住进医院。等彭勇忙完工作赶到医院时,他的父亲已经从重症监护室转入了普通病房。“幸好病情好转了,要是病情恶化,你来怕已经叫不应了……”妻子埋怨着彭勇。尽管内心十分自责,但彭勇深知,林区不能没有人,在医院短暂停留后,他又赶回了林区。

守护山林整整15年,常年与深山树林为伴。虽然他的成绩单中永远不会出现 “轰轰烈烈”的形容词,但他是植根林区的一抹绿,一位屹立在山巅的“勇士”。他的成就,源于平凡,源于他对平凡工作整整15年不离不弃的守望!

新闻推荐

江门镇向坝村 产业铺路加速脱贫

江门镇易地扶贫搬迁集中安置点项目(一期)已建成投用,共安置107户410人。本报记者李界摄■本报记者李界美味的江门荤豆花,让叙永县江门镇声名远播。而如今,江门镇大力发挥竹产业优势,为贫困户插上了致富...

叙永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叙永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