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的回响:他们的无私被永远铭记 2022年泸州市遗体和人体器官捐献缅怀纪念活动举行

川江都市报 2022-04-08 11:34 大字

4月2日,南寿山墓园的“博爱园”迎来了数十位客人。他们拿着鲜花,向逝去的生命致以哀悼,并在遗体器官捐献者纪念墙前鞠躬,寄以哀思和悼念(如右图)。

在“博爱园”中,铭刻着147名捐献者的名字,他们在身故后自愿无偿捐献器官、遗体(角膜),挽救了70余名器官衰竭患者的生命,让近160名失明患者恢复光明。捐献者们的无私有效推动了医学教育事业的发展,他们的大爱赠与他人,回馈社会,是最珍贵的礼物。

当天上午,2022年泸州市遗体和人体器官捐献缅怀纪念活动在此举行。

◎ 川江都市报记者 杨理 摄影报道

“爸爸,我们想你了,来看看你”

“爸爸在62岁那年因脑梗离开我们,走的时候很安详。清明节,我和妈妈来看看他,告诉他,我们想他了。”24岁的亢浩源和57岁的蒲春萍带着一篮菊花来到墓园,面对博爱墙深深地鞠躬。

亢浩源说,父亲在患病时就决定捐献遗体,而母亲也早早递交了遗体捐献的申请。作为儿子,一开始他虽然支持父母的选择,但始终有些犹豫。

“母亲原来在大溪小学的食堂工作,当时听到学校里有老师进行了生后遗体的捐赠,她就把这件事记下来了,后来在病中的父亲从母亲口中听说这件事,就决定要捐赠。”亢浩源说,在住院期间,父亲自己找到泸州市红十字会电话,咨询了遗体捐赠的事宜,还递交了遗体捐赠的申请。父亲生前说,如果一个人死后还能帮助别人,生命将更有意义。这句话,让他感受到生命的不凡。

“我很荣幸,现在我也做了和父母同样的选择和决定。”从刚开始的不理解,到慢慢理解父亲的话,亢浩源用手摸着墙上父亲的名字,泪眼朦胧。

远在他乡的儿女前来悼念至亲

“参加缅怀纪念活动,我们几个孩子带着家人都来了,有的从武汉来,有的从内江来,来看看爸爸。”博爱墙上整整齐齐镌刻着很多人的名字,但爸爸王复新的名字,女儿王彤一眼就找到了。她拉着两个姐姐的手并排站立,然后深深鞠躬说:“爸爸,家里一切都好,你放心”。

王彤说,88岁的父亲因病去世,生前再三表示要捐献自己的遗体,希望能为医学事业尽一份力,而这样的决定在自己家族中并不是第一个,她的姑姑、姑父都是遗体捐赠者。她说,长辈们无私的精神值得家里每一个后辈学习。

当天一大早,罗棋月也从成都赶来参加缅怀活动,向作为遗体捐赠者的妈妈寄托哀思。罗棋月说,这里,有很多和妈妈一样的人,他们都是平凡的人,却做了不平凡的决定。墙上的每一个名字背后,都有一个感人的故事、一个家庭的无限思念与铭记,这是他们留给世界最后的一份证明。

新闻推荐

郦道元的《水经注》里 “藏”着一处泸州奇景

大阙、小阙锁江塔泸州日报记者牟科摄走读长江·看见泸州三月春雨入夜,川江潮涨。位于龙马潭区鱼塘街道江边的锁江塔下,一层...

泸州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泸州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