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新纪录 泸州发现两种鸟类 一种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黑鹳,一种是苇鹀

川江都市报 2022-02-10 00:58 大字

苇鹀

黑鹳

◎ 川江都市报记者 杨敏(受访者供图)

春节前夕,泸州市观鸟协会观鸟爱好者何伟、胡明镜在沱江湿地发现一只体态优美、体色鲜明、活动敏捷、性情机警的大鸟,后确定为国家一级保护动物黑鹳,这也是泸州境内发现的第362号野生鸟类。

“这只鸟儿大约1米高,是一只亚成鸟。”胡明镜说,第一次发现黑鹳时,它正独自在河滩边梳理颈领和身上的羽毛,非常机警。由于当天光线较暗,且为了避免靠近惊扰到鸟儿,拍摄到的影像质量并不高,后通过拍摄放大图片核对,确认为黑鹳。

胡明镜说,黑鹳的珍稀程度不亚于大熊猫,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以前在泸州从未发现过。这种鸟儿体色和体态都非常漂亮,身上的羽毛在不同角度的光线下,还可以变幻多种颜色。

次日正好是除夕,也是难得的晴好天气,何伟、胡明镜二人再次到沱江湿地观察,但当日沱江边休闲市民增多,没有再见到黑鹳的影踪。连续几日,二人多次到该地点观察,仍没有新发现。

2月3日,二人在泸州近郊稻田边发现另一个新鸟种苇鹀,这种鸟儿体形较小,成鸟身长仅14厘米,是雀形目鹀科鹀属的鸟类,食物主要是芦苇种子、杂草种子等,这也泸州新发现的第363号野生鸟类。

尽管再次刷新了泸州野生鸟儿种类的纪录,但胡明镜仍为没能再次见到黑鹳而遗憾。“黑鹳是越冬路过泸州,一般来说可能会停留两三天。”胡明镜说,黑鹳生性机警,周围稍微有点声响都会让它抬头观察,如冷不丁地一声爆竹声,它会立即飞走更换停栖地点。黑鹳大多数是迁徙性鸟类,夏天在中国北方繁殖,秋天飞往南方越冬。迁飞时结群活动,平时则单独活动。

泸州市观鸟协会成立以来,已经发现并记录363种野生鸟类,其中有国家一级保护动物黑鹳、黄胸鹀、青头潜鸭、中华秋沙鸭、黑颈鹤等,二级保护动物灰鹤、猴面鹰、红嘴相思鸟等。

新闻推荐

罗汉场社区 上门认证服务

本报讯(廖俊飞)日前,龙马潭区罗汉街道罗汉场社区为辖区老人上门完成退休人员认证服务,赢得了群众点赞。罗汉场社区通过社区工...

泸州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泸州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