泸州十八中 科技教育为学生成长奠基

泸州日报 2021-12-02 09:13 大字

□ 本报记者 刘校宏

坐落于龙马大道的泸州十八中是“泸州市科技教育示范校”。近年来,学校以“科学奠基学生成长,科技创新学生未来”为目标,坚持科技教育与学科教育相融合,科技活动与教学活动相整合,通过加大经费投入、强化师资队伍、开展丰富活动等方式,全面提升学生科学素养,为学生成长奠基。

加大投入 营造科技教育氛围

自2018年顺利通过“泸州市科技教育示范校”复审以来,泸州十八中在资源购置、人员培训、课程开设等方面加大力度,不断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加强软硬件质量提升,先后投资数十万元,改造、升级了各功能室、科技活动室设备,新建了创客空间科创室。先进的设备、前沿的科技,让学生们充分感受到了科技的魅力。

为激发学生科学兴趣,泸州十八中每年征订科普类书籍1200册,为师生们提供丰富的科普学习材料,培养学生科技意识。同时,定期利用相关经费购买大量的科技教材、科技设备等,为学生的科技活动提供了有力保证。“尤其是在龙马潭区少年宫划归学校管理共用后,进一步拓宽了学校科技活动场地,提高了学校科技教育的质量。”泸州十八中校长刘桢说。

作为泸州市科普惠民共享基地,泸州十八中还与泸州开放大学共建共享,成立了社区科技活动基地,进一步增强了学校科技活动的力量,同时也将科技教育和科技活动延伸到了社区,辐射至居民群众。

“截至目前,学校所有办公室都配备了全新的电脑,60多间教室和20多间功能室均配备了希沃教学一体机。”刘桢告诉记者,创客空间科创室还为学生们提供了大量前沿科技材料、新兴科技设备,营造了良好的科技教育氛围。

融入教学 提升学生科学素养

长期以来,泸州十八中以校园“礼”文化为核心,把科技教育融入学校“五礼”教育中,培养学生科学精神和科技创新意识。学校成立了科技创建领导组,统领学校科技工作,通过召开科技会议、规范科技工作制度、制定科技实施方案,有效组织实施每一次校园科技活动。

学校教师在进行教学时,都会充分挖掘教材中蕴含的科技教育主题,充实教学内容,把科技前沿知识分享给学生,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和对科学家的崇敬之情,提升学生科学素养。同时,教师在教学中主动为学生创造科学探究的机会,让学生在科学探究中获取知识、发展能力,培养学生科学探究精神。

学校还积极创新社团建设,生物、化学、科学、地理、物理等学科教师利用“课后服务”时间,组织学生探索学科奥秘,探究学科实验,开展创新活动,让学生在日常活动中感受科学的魅力。

“教师将研究意识渗透到每节课中,使科技教育‘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于无形中提高学生的科技意识与实践能力,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刘桢说,比如,在物理教师设计的探究活动中,通过活动培养学生创新精神、探究能力和综合实践能力;生物教师把课堂搬进生物实践基地,把实践活动带进家庭,让学生在探究中成长……

丰富活动 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多年来,泸州十八中坚持把科技教育和班团队工作紧密结合,设计出符合学生实际、学生喜爱的系列科技主题活动。

为充分利用科技活动宣传阵地,学校通过定期更换科技展示栏、主办科技黑板报、开设科技广播站等,丰富学生科技知识。通过组织学生参观流动科技展、开展科技知识讲座等,让学生聆听科学家献身科学、潜心研究的感人故事,了解能源、环境等领域的知识,有效开阔学生的科技视野。

泸州十八中在“尚礼践孝,与感恩同行”礼仪教育品牌活动中,设立了传统艺术手工工作坊,将传统手工“纳鞋垫”“剪纸艺术”等纳入科技制作的特色项目,让学生在创新实践中,感受中华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

在常规科技竞赛活动中,泸州十八中广泛开展以小发明、小制作、小论文“三小”为主的活动,提高师生创新能力。每学年,学校都会组织一次社团成果展示暨文艺汇演活动,包括科技制作、机器人大赛、科技文艺汇演等。学校还利用“课后服务”,进一步加强科技社团建设,目前科技社团已有25个,包括机器人社团、科幻画社团、数棋社团、科学探究及趣味实验社团等。

科技教育的蓬勃发展,进一步增强了师生们的科技意识,提升了师生们的科技创新能力,学校也因此多次被评为“科技活动优秀组织学校”。刘桢表示,下一步,学校将继续加大投资力度,增加设备,提供素材,不断加强校内外联系,坚持走出去请进来,学习兄弟学校的先进经验,扎实开展学校科技教育工作,不断提升师生的科学素养,使科技教育工作成为“为学生的幸福成长奠基,为教师的持续发展铺路”的有力抓手。

新闻推荐

打古镇 整治隐患桥 架起“连心桥”

□马光焱赖华勤本报记者李界“现在马河上的桥修好了,大家的生产生活方便多了。”近日,站在新修的下店子桥上,纳溪区打古镇兴...

泸州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泸州这个家。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