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马潭区: 高质量发展催生万千新气象

泸州日报 2021-11-16 09:45 大字

龙马潭区城市面貌日新月异。本版图片由龙马潭区融媒体中心提供

广州-泸州铁海联运班列实现双向开行。

居民在奥体公园锻炼身体。

泸州云龙机场。

绵泸高铁内自泸段通车。

泸州港。

五年光阴掠过,“十三五”与“十四五”交汇之间,龙马潭这座年轻的城市正在承前启后,迎来丰收好时节。

过去的五年,龙马潭区勇担历史使命,抢抓战略机遇,全力实施“综合枢纽兴区、现代工贸强区、统筹城乡富民”三大发展战略,统筹推进改革发展稳定和党的建设各项事业,圆满完成既定目标。

过去的五年,龙马潭区在综合实力、开放能级、产业转型、城市品质、民生福祉、社会治理等方面均取得了显著成绩。其中,主要经济指标年均增幅均高于全国、全省、全市水平。预计到今年末,全区可实现地区生产总值近400亿元,年均增长8.9%。

过去的五年,龙马潭区先后获得四川省县域经济发展强区、四川省第二批工业强县示范区、四川省商贸流通转型升级示范区、四川省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先进区、四川省促进服务业发展工作先进区等荣誉。

一路走来,征途波澜壮阔。龙马潭区里程碑式的发展跨越,激荡着攻坚克难的精神伟力。

□ 本报记者 刘梅 李独懿

A 持续走在发展前列 开放龙马挺进县域强区

千年水码头,一港通天下。通江达海的泸州港,集装箱装卸不断。繁忙的港口,是城市发展的见证。

这些年来,包括四川自由贸易试验区川南临港片区在内的六大国家级开放平台,先后在龙马潭区境内落户运行,为该区发展带来不少机遇。借势借力的龙马潭区跑出了开放加速度,2018年和2019年连续两年获评四川省县域经济发展强县。

硕果满满,背后有创新,有开拓,有谋略。

在营商环境改造方面,龙马潭区学习浙江。浙江在国内率先提出“最多跑一次”,龙马潭区这几年参照浙江经验进行的改革,取得了相当明显的效果。

龙马潭区还对标深圳的出口退税。泸州这几年加快发展智能制造、电子制造产业,很多手机零部件或整机出口到东南亚、非洲、美洲及欧洲。这些以出口为主的产业,十分看重出口退税的效率。以前,深圳退税是7至15天,对标深圳,龙马潭区做到了5到7天的退税效率。

围绕出口退税的模式,龙马潭区税务、审批等部门创新了“出口退税服务前置模式”。该模式已在全国推广。

开放永无止境。“年轻力壮”的龙马潭区把眼光放在周边、省外、全国……

2017年以来,龙马潭区主动走出去“协同开放、互利共赢”。除了成都、绵阳、雅安和广安等,还走访过贵州遵义、云南昭通、重庆,以及长江中下游的武汉等地。从统计来看,2020年,龙马潭区已经与多个沿海沿江沿边城市建立了开放合作关系,外贸进出口总额占全市的四分之三。

这几年,龙马潭区经济增速持续保持在全市前列,不仅得益于大招商、招大商,更是得益于其在发展上的清晰规划。

作为一座长江边上的城市,龙马潭区有得天独厚的资源,具备区域性商贸物流中心城市的两个重要条件——区位优势和交通优势。

由此,除了强化突出自身优势外,龙马潭区把招商目标集中在战略性新兴产业、高端成长性产业以及产业链上的龙头企业,并拓展延伸产业链、提升价值链、完善供应链,积极发展大平台、大通道、全链条、新模式的物流枢纽经济,让其逐渐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

围绕这个增长点,2020年,龙马潭区制定了《实施产业链链长制工作方案》,方案中确定了白酒、电子信息、高端装备制造等10大主攻重点产业,由14个区级领导担任产业链长,实施“一链一图、一链一制、一链一策”。

五年深耕,五年奋进。

B 推动城市品质提升 活力龙马谱写新的篇章

长沱两江穿城而过,城市绿肺星罗棋布;宽阔干道纵横交错,产业园区水乳交融;城即是园,园即是景。这就是今天的龙马新貌。

近年来,龙马潭区强化顶层设计,着力完善城乡基础设施,让城市形象提档升级,城市更加优美。目前,龙马潭区已建成羊大山公园、玉带河公园、奥体公园等,有公园绿地、广场13个。

如今的龙马潭区,已成为城在园中、园在城中、人在景中的宜居之城。

除了完善城市内部配套,近年来龙马潭区依托交通优势,城市集聚能力进一步加强。

龙马潭区拥有“水、公、铁、空”立体交通体系,拥有全省“三大开放口岸”之一的泸州港;拥有全省第三大机场云龙机场,目前通航城市有47个,今年1-10月旅客吞吐量达191.4万人次;拥有泸州客运中心站……已于今年6月28日建成通车的绵泸高铁内自泸段更为龙马潭区完善了南来北往的便捷交通。

宜居、宜学、宜业,龙马潭区正以朝气蓬勃的精神面貌阔步前行。

目标既定,龙马潭区勾画出未来五年的发展蓝图。

——经济实力有新提升。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主导产业链条基本完备,形成以现代服务业为引领、先进制造业为支撑、都市现代农业为补充的现代产业体系,奋力冲刺千亿GDP强区。

——开放创新有新突破。区域服务带动作用显著增强,营商环境达到国内先进地区水平,开放型经济加快发展。科技、产业、营城、制度创新动能更加强劲,创新发展主引擎作用更加突出。

——城乡发展有新变化。城乡一体化进程加速推进,城市更加繁华、农村更加美丽,城镇化率达81%以上。生态环境持续向好,绿色发展更有成效。

——人民生活有新改善。教育、医疗、体育、养老等公共服务体系更加完善,就业、社保等社会保障体系更加健全。

——社会治理有新成效。精神文明建设水平持续提升,依法治区全面深化,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取得重大进展,社会大局平安和谐稳定。

C 民生答卷彰显情怀 幸福龙马温暖千家万户

近年来,作为泸州城市发展主引擎和四川南向东向开放门户,龙马潭区做深做实两项改革“后半篇”文章,进一步释放改革红利,让基层群众得到了更多看得见、摸得着的实惠。

规范的摊位,方便了进城卖菜的菜农;随处可见的分类垃圾桶,解决了“脏乱差”等卫生问题……如今,位于龙马潭区莲花池街道龙祥社区的安置二小区便民交易点与以前大不一样。

改革前,该便民交易点的市场内属于市场监管职权,市场外属于综合行政执法职权,部分商贩打“游击战”,面对城管队员时躲进市场,面对市场监管人员时又跑到市场外围,影响环境卫生、营商秩序。自从莲花池街道综合行政执法队成立后,综合行政执法队整合力量对该交易点进行严格监督检查,明显改善了便民交易点内经营环境。

能在短时间内取得这样的成绩,得益于龙马潭区率先在全市开展了街镇综合行政执法改革。

将基层治理迫切需要且能够有效承接的行政执法权依法赋予街镇,推动基层执法由“看得见管不着”向“看得见管得好”转变;整合执法资源,推动基层执法由“分散执法”向“集中执法”转变;健全完善派驻人员管理体制,推动基层执法从“物理聚合”到“化学融合”转变。

自改革以来,龙马潭区整合各街镇和区级相关部门派驻执法人员,组建11个街镇综合行政执法队,全面行使应急管理、农业农村、市场监管等领域199项行政执法事项,同步下放管理权限,实现了“一支队伍管执法”。

提升城市综合竞争力,除了基层治理久久为功,集体经济由“合”到“活”也甚为关键。

“如今销售农产品、购买农用物资和日用生活品,足不出村都能解决。去年我家种植的茄子、豇豆、藤藤菜在村里组织下被统一收购,卖了1万多元,且当天就结账。”提起去年的收入,特兴街道走马村村民杨朝中心里美滋滋的。

乡村振兴,村民生活富裕是根本。

2020年11月,龙马潭区在走马村探索“三社融合”联动发展试点工作,由供销社、村集体经济组织、农民专业合作社共同参股成立走马供销社,聘请职业经理人实体化经营,开展农资配送、农产品产供销一体化服务等业务。

“供销社利用采购优势最大限度地减少流通环节,让利于农,并通过推介新品种、技术培训和咨询等服务,有力保障了农耕生产。”走马村党委书记、村委会主任孔凡勇告诉记者。

以走马村为试点,“三社融合”工作随即在龙马潭区全面铺开。安宁供销社大力发展九狮柚特色产业,建立成片种植基地3000余亩;石洞供销社与桥头村集体经济组织共建泸州桥头花椒种植专业合作社,与三教村集体经济组织共建泸州龙马青山种植专业合作社,大力发展花椒产业;特兴供销社采取“统一购进、统一配送、统一管理、统一价格”运作模式,开展订单式农资销售服务。

“三社融合”的发展路径,不仅激活了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活力,还发展壮大了农村集体经济,促进了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2020年,龙马潭区31个村实现经营性总收入1048万元。

征途漫漫,惟有奋斗。

龙马潭区已向着加快建成高质量发展先行区、高水平开放先锋区、高品质生活宜居区拼搏奋进,奋力谱写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征程新篇章。

新闻推荐

路边停车现在不收费了?停车没交费就走了会影响诚信吗? 关于智慧停车 这些你需了解 目前,江阳区和龙马潭区5067个智慧停车泊位已上线

路边的收费标志牌上提醒这是无人值守车位,同时也公布了付费办法“大山坪时代商都附近的车位不收费了吗,怎么没见收费员?”“...

泸州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泸州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