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做一名新时期的好家长 观《如此家长》有感

川江都市报 2021-04-30 00:57 大字

泸州市龙马潭区金龙镇中心学校 吴开容

在今年央视春晚节目中,相信大家对金霏、陈曦表演的相声《如此家长》都印象深刻。它聚焦家长陪伴孩子成长过程中的报班、辅导作业这两个小切口,呈现“做家长太难”的现实。相声所呈现出的问题值得我们深思:为什么家长这么难?怎样做家长才不难呢?

一、如此家长,实在太难

相声所聚焦的“报班”与“辅导作业”的话题,折射出当今做家长“实在太难”,那家长为何如此难呢?我认为有以下三个原因:

1.心态焦虑。随着时代的发展,信息化社会的建设,国际教育的融通,形成了大教育生态。世界即课堂,万物即教材,时时处处可学。而作为家长,在这样的环境里,最易受到身边环境的影响,看到别的家长为孩子报班,听到“孩子不能输在起跑线上”,心中无限焦虑

2.缺少方法。有人说,现在做什么都需要有证,只有做家长不需要,或许真的是这样,许多父母只负责把孩子生出来,让他吃饱穿暖,从不关心孩子的想法、心理,一旦孩子有什么错误,就采用简单粗暴的方式,非打即骂,或是情感绑架。虽然教育成功的做法很多,但那是别人的家庭,适合别人的孩子,世上没有一片叶子是相同的,家长是独特的,孩子也是独特的,因此别人的方法只能借鉴,不能复制。

3.评价单一。孩子的成长过程,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有时是顺境,有时是逆境,时好时坏,而家长对于孩子的成长,只看结果不看过程,最明显的表现就在考试成绩,用分数来定论孩子的成长,只要分数不如意,家长就要责怪孩子一番。并没有全面评价孩子,只盯着成绩,忽视了孩子身上其他方面的优点。

二、家长如此,不会太难

“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每一位家长都想好好陪伴孩子,教育孩子,每位家长都发着内心无怨无悔地为孩子付出,这毋庸置疑,那我们作为家长该怎样做呢?

1.明确培养理念。每个家庭实际情况不一样,教育孩子的理念不一样,不同的理念就会影响教育的行为。是看重考试的分数?还是看重孩子的身心健康?或是看重孩子人格、必备品质、关键能力的培养?面对孩子动态的成长过程,我们不妨多问问自己:你到底要什么?你到底要培养一个什么样的孩子?你希望他未来在社会上做一个什么样的公民?当你心中有了清楚的答案,你就不会人云亦云。我们应该认识到:孩子不是我们手中的傀儡,我们不是孩子人生的设计师,我们要做的是充分尊重孩子,聆听孩子内心的声音,发现他的特点、亮点,尽最大可能支持陪伴他实现心中的梦想。

2.学习科学培养方法 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要有科学的方法,急解决不了问题,也不能帮助孩子成长。“学无止境”,家长也是需要终身学习的。有许多成功的教育方法,虽然不能完全复制,但它们有共性,可以给我们以启迪,让我们更好地了解孩子身心发育的规律,从而帮助我们走出教育的困境,而不是一遇到问题就发火打骂。教育是需要智慧的,智慧是需要不断学习的,如换位思考法、用心聆听法、创意赞美法、民主商讨法、优质陪伴法等,在陪伴孩子的生命成长过程中,教育方法需要家长去学、去炼、去悟。

3.以身作则,言传身教。《如此家长》中,有这样一个细节:爸爸举了爷爷卖海鲜的例子教孩子做题,可100斤海鲜爷爷卖了70斤还剩50斤,奶奶卖还剩得更多,爸爸绝望地呐喊:“爷爷奶奶,你们为什么要偷秤啊?孙子连100减70都学不会!”爷爷奶奶卖海鲜偷秤,给孩子的是什么?孩子是一面镜子,若父母是苛求之人,孩子会懦弱、自卑,若父母喜欢打骂,则孩子就喜欢暴力或奴性十足。你要求孩子不玩手机,可自己却手机不离手,你要求孩子不骂人,自己却脏话连篇,你要求孩子宽容善良,自己却小心眼。你的一举一动,孩子都看在眼里,记在心里。有很多人说,长大后,成为了自己最讨厌的人,终其一生,都在摆脱原生家庭带给自己的阴影。

教育是慢的艺术,犹如牵着蜗牛去散步,孩子如花朵,有自己的花期、色彩、味道,每一个生命都有自己的成长节律,让我们静待花开,从修炼、精进自身开始,努力做一个轻松、快乐的家长!

新闻推荐

泸州这些物业企业获“红色物业”授牌

◎记者李独懿杨敏本报讯4月27日,记者从全市党建引领小区治理现场会暨“红色物业”授牌仪式上获悉,由市委组织部、市住房城...

泸州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泸州,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