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家开了30多年的修鞋铺 他是不愁生意的 “倔脾气”补鞋匠

川江都市报 2021-03-02 08:47 大字

徐贤鑫正在修补皮鞋

热闹的江阳区慈善路,藏着一个不起眼的店铺:一米多宽的门脸,顶着一块不太相称的硕大招牌。如果不是“徐贰修配”几个招牌大字,这家小店很容易被人忽略。店门口只容坐下一个人,50多岁的徐贤鑫,脸上挂着一副眼镜,口罩把口鼻遮得严严实实,手里的活儿没停过,到店来修补的人也没断过。

这是一家有着30多年历史的修鞋铺,老店声名远播,慕名来找“徐贰修配”的客人络绎不绝。徐贤鑫的修补手艺,就是这家不起眼小店的“金字招牌”。◎ 川江都市报记者 许亚琴 摄影报道

“倔”师傅

门槛却被踏破

严格说来,这算不上一间店铺,就是一个楼梯间的过道。店门口一张有年代感的木桌上摆放着一台配钥匙的机器,紧挨着的是一台补鞋机。

徐贤鑫坐在门口的补鞋机前,双手捏着一双黑色的女士长靴靴口,在补鞋机上来回踩线,密密麻麻的针脚匀称规整,与靴口本身的针脚完美结合,根本看不出哪里是修补的、哪里是原有的。

身后是一米多宽、两三米长的狭长过道,一面靠墙摆放了一排货架,上面堆满了鞋,一面墙上挂着各式各样的塑料袋,里边装着客人拿过来修补的物品,有的已经布满灰尘。徐贤鑫说,不能扔,万一哪天顾客要回来取呢。

再往里走,空间越来越局促,充满了皮具的味道,但徐贤鑫说他闻不到这个味道。狭长的过道后是一个两三平方米见方的空间,这里的空间比过道还矮,徐贤鑫站在里边,头快要顶着天花板了。四周被塞满鞋子和鞋盒的货柜填满,地上也全是待修补的鞋,除了一个修补空位,几乎插不下脚。

这是一间一个人的修配店。徐贤鑫说,以前媳妇还来店里搭把手,现在帮女儿带外孙去了,就他一个人在这里打理店子。店里待修的鞋包堆积如山,他不慌不忙,仍然按着自己的节奏耐心地修补每一双鞋。

“徐师傅,我的鞋子修好没?”一位身穿黑大衣的女顾客站在店门前,客气地询问。“哪双?”徐贤鑫忙着手里的活儿,头也没抬。“黑色短筒,漏水拿来修的。”女顾客回答。徐贤鑫站起身,在身后塞满鞋的货柜上翻了一会儿,找出一双女鞋。“是不是这双?还没修。”“都送来一个月了”,女顾客嘟囔着,有些着急。“再等一个周来拿”,没有一句安慰也没有一个理由,徐贤鑫自顾自坐回原位,继续干手中的活儿。女顾客没再说什么,犹豫了一下,离开了。

这样被“怠慢”,也要来修补,这是啥道理?一位前来修补的老顾客一语道破:“师傅脾气倔,但他是泸州城手艺最好的,其他店修不好的找他就对了”。

徐贤鑫说,自己的倔脾气没少得罪顾客,但很多了解他的老顾客,仍然只认准他。因为店里活儿多,送来修补的鞋,他会分轻重缓急修补,比如现在送来夏天的鞋,就可以缓缓再修,这样有的鞋甚至要等上半年才能拿到。

这么多活儿,为什么不请人?徐贤鑫说,别人做的,他不放心,顾客也不满意。每天从上午9点到晚上10点,徐贤鑫一个人坐在店里一双又一双地修补。有时活太多实在无法接新单,徐贤鑫干脆把卷帘门往下一拉,把自己一个人关在店里修补。

巧手艺店铺没有淡旺季,只有修不完的鞋子

就在距离“徐贰修配”几十米外的肖巷子,数家修配门市一字排开,形成了泸州城区规模最大、最集中的鞋包、皮具修补一角,每一家店面都比“徐贰修配”更大,各店师傅都在埋头忙着手中的活儿。

在这样的市场竞争环境下,不管从店面大小、待客之道,看起来都不具优势的徐贤鑫却丝毫不担心生意。

“可以说这几十年来,我就没有为生意发过愁”,徐贤鑫说,他的店铺没有淡旺季之分,只有修不完的鞋子和皮具,接不完的新订单。

2020年是艰难的一年,当很多店铺在为疫情影响愁生意的时候,徐贤鑫店铺里却堆满了待修补的皮具。他说,很多顾客甚至把两三年没穿过、没用过的鞋包送过来修补。“可能是受经济形势影响,觉得补补还能用”。

徐贤鑫的顾客遍布泸州,连成都、重庆等市外、省外的顾客也慕名找到他。他们宁愿自掏腰包发送邮寄包裹,让徐贤鑫修补后再寄回去,有时邮寄费比修补费还高。徐贤鑫说,这其中,很多是以前的老顾客,搬家去了外地却忘不了他的手艺。

啥手艺能让这些老顾客念念不忘?

“徐师傅,把我这鞋子修一下”,一位中年男子熟络地递上一只男士黑皮鞋,“这两天烤火,把鞋烤裂了”。徐贤鑫接过鞋子看了一下,鞋底和鞋面严重脱胶,“你这个要粘一下”。中年男子有些不放心:“会不会开口儿哦?”“开口儿你来找我撒!”,似乎是在解释,徐贤鑫转头对记者说,现在的鞋子工艺越来越好,这种男鞋上线难免漏水,所以只能用好的胶水多次粘合,因为上一次胶要晾40分钟,不同的鞋还要上不同的处理水,所以急不来,而且像地摊上随粘随走的做法也不行。听完徐贤鑫的话,中年男子满意地离开了。

修补的物件能够最大程度地修旧如新,美观耐穿,而且售后有保障。这也许就是顾客们愿意追随徐贤鑫,千里之外仍念念不忘其手艺的原因所在。

钻一门练就顶尖修补手艺的奥妙竟是“懒”?

3

曾经,徐贤鑫的修配业务也做得很大,除了经营这间小店,他还租下隔壁一间宽敞的铺面,开起了分店。活儿最多的时候,同时有七八个徒弟在店里帮忙。

“摊子铺得大,开支也就大”,徐贤鑫说,成本上去了,自然羊毛出在羊身上。但是修配本就是小本买卖,靠的是手艺,如果价格高了,谁还愿意来修。那时,开了分店接的活也更多,徐贤鑫没法事事亲力亲为,必然会分一部分给徒弟们做。这样,只认准徐贤鑫的老顾客们自然不乐意。

思前想后,徐贤鑫关掉大店,遣散徒弟,回到小店,亲自打理每一件送过来修补的物件儿,干回了修补老本行。

自打16岁跟着城里的姑爷在南城当学徒起,徐贤鑫就一直在皮具修补行业摸爬滚打,练就了一手顶尖的修补手艺,如今在修补技术上几乎没有可以难倒他的活儿。这手艺咋修炼的?徐贤鑫半开玩笑地说了句:“因为我懒”。

徐贤鑫聊起了年轻时的一件事。刚跟师傅学修补那会儿,一位男士过来修补皮鞋,师傅让他做。那时,补皮鞋要在机器上踩线,因为刚学不久,自己踩的线歪歪扭扭不好拿出手。徐贤鑫灵机一动,就找了一块相近的皮料粘贴在皮鞋内侧,避免了踩线。在那个修补皮鞋普遍还是在鞋面上补一块补丁的年代,这样补确实好看多了。没想到这样的“小聪明”却得到了顾客的认可。

徐贤鑫说,因为懒,在那个手工修补的年代,他自己琢磨改装了一台补鞋的电动砂轮机。起初的补鞋匠,都是用刀片手工削鞋底,后来用手摇的砂轮机。天天补鞋的徐贤鑫觉得手摇砂轮机太累人,就琢磨着怎样能干起活来轻松些。他买来电动机,请人装在砂轮上,于是他的活儿比别人更快更好。后来,徐贤鑫又从浙江购买了“泸州第一台”补鞋机,那时候,泸州修补行业还没有人用机器补鞋。

所以,徐贤鑫认为正是自己“懒”,才会想办法去尝试一些新的做法,研究一些修补难的活儿。

徐贤鑫口中的“懒”,其实是一种谦虚的质朴表达。实际上,干一行钻一行,修补技术始终走在行业前头,对自己的修补活儿严控品质,这才是徐贤鑫练就顶尖修补手艺的奥妙所在。

新闻推荐

推进呼吸系统疾病分级诊疗

川南20家医院联合成立呼吸与危重症医学专科联盟家庭与生活报讯2月28日,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专科联...

泸州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泸州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