茜草街道:解锁基层治理“幸福密码”
安置小区的笑声刘学懿 摄
□ 罗涛 本报记者 李界
走进江阳区茜草街道,昔日“三长”厂的辉煌已褪去,但老机械工业基地的热度依旧不减——大型机械轰隆,一栋栋高楼拔地而起,城市建设一派欣欣向荣。
茜草街道有7万多常住人口,32个小区(其中安置小区17个),江南新区是目前全省单体棚改规模最大的安置区。辖区还有各类学校7所,以及张坝、东岩、渔子溪等大型公园、景区。如何让辖区居民共享发展成果?茜草街道坚持发展与治理并重,打通居民幸福之路。街道发挥巧劲、韧劲,以建设高品质“宜居、宜学、宜业、宜游”现代化城市中心为定位,推进基层治理再上新台阶。
党建引领 创新品牌促自治
如今,茜草街道党建品牌如雨后春笋:匠心“银龄先锋”、邻府“邻里+”、沙坪“党建联盟睦邻里”、“三色”金沙……茜草街道逐步形成了“党委引领、政府搭台、社区主导、居民自治”的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模式。
走进鹰翔苑小区日间照料中心,胡玉书、崔肇祥两位老人坐在象棋桌旁酣战,邻桌还有几位老人围坐着喝茶聊天。作为安置小区的鹰翔苑,居民们能有现在的幸福生活,离不开茜草街道落实推广“党支部建在小区”的举措,在鹰翔苑小区构建了“1+11+N”党建联盟体系,着力打造5分钟高品质党建服务圈。
在金沙社区,茜草街道以“党建+”为统领,围绕红色堡垒、绿色家园、金色梦想这一思路,引领居民把邻居当做亲人,把小区的事当成自己的事,参与小区整治、纠纷调解、治安巡逻等志愿服务,实现党建和小区建设同频共振。
各类党建品牌的成功经验,将逐步在茜草街道推广。
制度创新 构建治理新体系
基层治理,久久为功。茜草街道不断推陈出新,让基层治理不是“一阵风”。
邻府社区推行邻里行、邻里帮、邻里学、邻里红、邻里乐、邻里情等“邻里+”品牌,优化组织体系、培育社区文化,基层社会治理呈现新局面。这是茜草街道开展基层治理创新举措的一个缩影。
近年来,茜草街道在制度方面勇于探索,推行“三个三”基层治理工作法,《泸州市江阳区茜草街道“三个三”基层治理工作法》被中央政法委基层社会治理局编入《各地创新发展“枫桥经验”部分实践成果汇编》。
茜草街道还深化派出所、司法所、法律服务所“三所联动”,工作化解一批物业管理、征地拆迁及小区治理中的问题,不断提高依法治理能力。茜草司法所还荣获省级“枫桥式司法所”称号。
攻坚克难 队伍建设见实效
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核心是人。茜草街道牢牢把握这一核心,培养了一支有担当、有责任、有办法的干事创业队伍。
2020年12月,接到上级关于取缔“三无”船舶的指示后,茜草街道党工委主要领导牵头,迅速落实。经查实,长江茜草段有16艘“三无”船舶,街道干部职工出招快准稳,从渔民合法利益出发,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仅用6天时间,让渔民王华春一家4口顺利上岸,“三无”船舶依法依规销毁。
茜草街道干部职工发扬艰苦创业、无私奉献、团结协作、勇于创新的茜草“三线”精神,在棚改、基层治理、矛盾纠纷调解等急难险重任务中,干部职工精诚合作,站好每一班岗,为茜草街道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坚强保障。
回应关切 强化治理解难题
打通服务居民的最后一米,是基层治理的关键点。
“到了家门口,还得堵半个小时,着急!”家住茜草街道碧桂园生态城的居民张琼予,谈起小区的拥堵,甚是头疼。原来,随着小区入住率提高,小区车辆上班高峰出不来,下班高峰进不去的糟心事,成为居民的心病。
茜草街道调查发现,该小区2号门车辆出入量达70%,高峰期部分车辆有“逆行”需求是造成高峰拥堵的主要原因。2020年12月,茜草街道多次联合交警、小区物管公司等,推行2号门早高峰只出、晚高峰只进的交通模式,有“逆行”需求的车主可选择从1号门进入,并增设了拦车杆、摄像探头等设施,今年1月运行以来,彻底解决了这一老大难问题。
居民有难题,茜草街道就有人管、有人解决,居民的幸福感得到不断提升。在党建引领下,茜草街道稳步急行,共筑温暖幸福社区,解锁基层治理的“幸福密码”。
新闻推荐
近日,泸州市龙马潭区莲花池街道召集6个社区,召开了街道便民中心2020年工作总结和2021年工作计划专题会议。会上,便民中心主...
泸州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泸州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