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悉尼到成都 泸州妹子化霓裳入梦
有凤来仪明制汉服。
央视对听月的报道截图。
红楼系列服饰。
史湘云明制汉服。
如果在网络搜索栏里,输入“听月小筑”点回车键,还 能 翻 出2018年左右不少关于听月的报道或文章。那时的她,已经是一个小有名气的汉服品牌创始人,而她的标签里,还带着不少网络时代最吸睛的要素:“放弃‘四大’会计师事务所工作创业送外卖”“90后海外美女留学生”“在国外街上穿汉服”等,还有的把她称为“中国传统文化‘活名片’”。
在海外留学“折腾”的几年里,她利用汉服开辟了自己的事业版图,也打开了中国文化外宣的一扇窗。但绝不固步自封的她,又把品牌带回国,从零开始,绮缟缤纷中,化霓裳入梦。
在海外
汉服为媒开启中华文化之秀
至今,放弃稳定高薪工作选择自主创业,仍然是听月面对媒体采访时,无法绕开的话题。作出这样的决定,听月认为是自己“太爱折腾”。展开她在澳洲的留学经历,似乎也印证了这一点:干过酒店服务员,也升到了管理层,还客串当过演员,做过模特也教过书。白天除了上课之外,还要奔波于不同的工作地点,晚上回家就加班写作业。
因为有汉服情结,2016年4月,这个四川泸州的妹子在悉尼创办了属于自己的汉服品牌“听月小筑”。但启动资金只有500澳元(约2500元人民币)的她,最开始只有自己卖中式糕点,慢慢积累。“糕点方子自己在网上学,然后改良,接到订单后就穿着汉服上街自己送。”
一时间,悉尼的大街小巷里,一位身着汉服奔波的中国姑娘,亮起了一道别致的风景线。不到三个月的时间,小店就打开了知名度,有时候一天就能接到5000澳元的订单。
“逐渐感觉自己已经超负荷运转了,但多雇人来做又不太放心。”同时,听月也意识到,做糕点外卖并不是长久之计。“主要目的还是想做汉服文创。”
举办“寻找汉服大使”活动的想法在听月心中开始酝酿,她做好了企划书后便开始拉人入伙。“最让人头疼的就是拉赞助,我们有时一天要跑十多个企业,常常被人赶出来。”不过令听月意想不到的是,活动启动后,收到了一千多份报名表,都来自热爱中华文化的海外同胞。
活动持续了小半年,前期基本上是听月自己掏腰包贴钱维持,所幸结果令人满意:决赛舞台让“汉服”二字一夜火爆悉尼。“决赛是在悉尼市政厅举行的,没想到当时好多人前来凑热闹,把市政厅围得水泄不通,警察都出动维持秩序。想要进入内场,已经一票难求。”
听月说,决赛舞台并非只是走秀,更像是一个汇报演出,融合了剧情、音乐和各式才艺表演,汉服只是一个载体。
以汉服为媒,一场中华文化大秀,在异国他乡拉开大幕。
归故里
一针一线做自己想做的汉服
首届“寻找汉服大使”活动获得成功后,2017年,听月顺势在悉尼开了全球第一个汉服主题生活馆。馆内分为两层,一楼可以喝茶吃点心,学古典乐器,二楼则是一个古风写真馆。每周,生活馆还会给出十个名额,免费参与馆内的公益活动,内容包括学习汉服文化和传统礼仪。
听月笑称,现在国内流行的汉服体验馆,她几年前就“玩”过了。
在悉尼,“汉服”成了听月的代名词。不少当地人慕名前来探店,也有媒体上门采访。当地媒体采访成片里,制作方不仅配上了有点让人忍俊不禁的中文翻译,还剪辑了不少他们眼中的中国古装资料。听月感叹,这次汉服算是“出了圈”。
“但悉尼就那么大,市场很快就饱和了。”更让听月头疼的是,货源一般来自国内,身居海外,自己对汉服的制版面料不能把控,所以她决定将未来发展投向国内。2018年中旬,听月到长三角和珠三角地区的各大城市,了解汉服供应商市场,有时一天就走访三个城市,奔波于大大小小的染厂、布厂和纺织厂。
2019年,“听月小筑”,这个在海外成长起来的汉服品牌,上线国内第一家网店,工作室落地成都。对于听月来说,虽然成都不是自己出生和成长的地方,但总归有亲切感。“而且文化和创业氛围都很友好。”
出品的每一件衣服,听月都亲自把关。“初稿我会参与设计,样品出来后,我要把它挂一个月,团队反复看了没啥毛病,才出货。”工作室内,已经堆了两三百套“闲置”的样品,都是被她“毙掉”的。
“外人总觉得做汉服容易,只需裁剪一下布料就行。但其实我们需要经历挑丝线、选布料、染色、织布、打版等等环节,每一步都很费心。”听月介绍,店内一件成衣的工期基本在3-6个月,其中织布最耗时。“织一条裙子大概需要六米布,一件衣服需要7.5米布,如果下货一百套,在考虑容错的情况下,我们得上机接近八千米。每天机器织布米数有限,一批做下来再做质检,怎么也得花两个月。”
“梦”红楼
致敬创新中“演绎”金陵十二钗
2021年初,在杭州举办的华裳九州秀典上,随着一曲经典的《葬花吟》,“元春”“宝钗”“黛玉”等红楼梦中人玉步款款,舞态生风。每个模特的妆造和服饰,精致讲究,神情姿态更是演绎到位。
这正是“听月小筑”最新出品的红楼系列。“筹备期间,我们还辗转多方联系王立平老师,得到了他的授权,把《葬花吟》作为我们的走秀曲。”对于听月这个重度“红迷”来说,87版《红楼梦》电视剧是她心中的经典。红楼系列的衣服大多考据于原著,而妆造则致敬了87版红楼。
在红楼系列的妆造和首饰方面,听月特地拜请杨树云的弟子,共同完成了部分设计制作。元春的头面,听月就是按照87版红楼进行了1:1的还原,但也做了一些视觉的创新。服饰方面,她更多的是按照自己对红楼梦的理解进行设计,针对不同的人物融入了不同的特色。
“其实细读原著,黛玉算是一个‘活泼’的人物,还喜欢穿艳丽的衣服,并不是大家想的那么‘多愁善感’。”听月在做黛玉那款服饰时,再次梳理了人物的个性特色后,决定选用玉色作为主色,类似于翡翠镯子的颜色。因为染厂在苏州,只得跨地沟通,布料反复染了多次,也来回寄了多次看效果。听月笑称,为了这个“林黛玉”,顺丰运费都花了两千多。
红楼梦服饰的制式,一直存在“争议”。听月根据自己的理解,设计时还是偏向了明制。“书中讲到了宁荣二祖遗像‘披蟒腰玉’,而此系明朝达官之人的服饰,从这个细节看出,故事可能是明朝背景下发生的。”
听月表示,红楼梦就是一个架空历史的小说,所以也留给创作者们更多理解和创新的空间。“史湘云的服饰设计中,选用了明制圆领大襟短袄,但增添了一个借鉴苗族风格的群纹腰链,以及清朝的马面裙。”
再如凤冠霞帔的元春,衣服颜色换成了与整体风格“更搭”的大红色。花纹选用了石榴花,象征着“多子多福”。
如今,金陵十二钗已经做了其中九钗的服装,颇受好评。央视节目组做红楼主题内容时,也会联系听月借衣服。
除了完成红楼系列,听月今年计划还要完成一个中国“精怪”系列,涉及《西游记》和《山海经》,争取能在2021年底的华裳九州秀典亮相。
对话
通过汉服做文化科普和推广
封面新闻:你认为汉服是“小众流行”吗?
听月:某种程度上,汉服不会大面积普及,也并非必需品。但是汉服蕴涵和衍生出的中国传统文化,是拥有广阔的大众市场的。
封面新闻:你如何理解和定义自己的工作?
听月:我们的汉服做得用心,但也不是高溢价产品,并非暴利,让大家满意的同时,也要消费得起。说白了还是那句话,对于消费者来说,汉服本质上就是一件衣服。我们希望通过服饰的考据和制作,能够起到一个文化科普和推广的作用。消费者要是能够通过汉服了解到文化,或者激起对传统文化的好奇心,那是更好的。
封面新闻记者杨晨邱静静
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新闻推荐
泸州鸿通华远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开发的位于泸州市江阳区康城大道三段18号鸿通·翡翠滨江项目二期洋房将于2021年1月31日(...
泸州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泸州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