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实际行动去提升酒城“气质”

川江都市报 2021-01-20 00:49 大字

近日,从江阳区蓝田街道办事处获悉,为满足市民需求,该街道将继续免费为广大市民提供环保无烟的熏腊肉、香肠服务。由于去年设置的便民免费熏制点正在施工建设,今年街道将熏制点改到蓝田街道东升桥社区东升街与力行路交叉路口处。该便民惠民服务预计将持续至腊月底,具体结束时间根据市民的实际需求而定。(《川江都市报》2021年1月11日05版)

应该说,设置腊肉、香肠的便民免费熏制点,是极具现实意义的。一则,像烟熏腊肉香肠会产生大量的烟尘和粉尘,严重污染城市环境,这对酒城市民的健康会造成较大的危害;二则,烟熏腊肉所用的燃料,也的确是城市主要污染源的众多来源之一;三则,泸州作为全国文明城市,环保是应该首先需要提倡的。

当然,烟熏香肠腊肉是我国几千年来的习俗传统,特别是对于川南区域的市民而言。香肠腊肉制作的最大好处是,既便于收藏又实现了美味,还可以把浓浓的年味给带出来。而在那些异乡游子的眼里,家乡的香肠腊肉就是一种挥之不去的浓烈乡愁。如果说直接禁止了香肠腊肉的制作,等于是拒绝了传统年味儿,让那些美好烙印的饮食文化,逐渐淡出大家的视野。

正如众多网民说的那样:一座城市不应容忍烟熏火燎去制造污染,但也应当包容香肠腊肉所承载的浓郁乡愁。没错,城市环境确实需要得到保护,但市民的乡土情结也不能完全忽视。而便民免费熏制点的设置,算得上体现了某种折中和妥协。

酒城市民作为泸州这座文明城市的一员,都有义务用新方法、新技术传承民俗,去感受年味,都应该尽量摒弃露天传统、低效高耗的制作方法,在集中设置的规范环保熏制点进行香肠腊肉的加工,用实际行动去提升酒城“气质”。

咱们还应该积极参加规范腊制品熏制知识宣传和公益活动,发动各自的亲朋好友、街坊邻里文明制备熏腊制品,劝导违规熏制腊制品的相关人群,主动检举违法熏制腊制品的行为,营造一种共治共管的社会氛围,形成人人尽责的城市风尚。

此外,还可以多琢磨如何改良烟熏腊肉的制作方法,将污染控制到最低限度,这样既保留了传统习俗,又解决了大气污染问题,才算是上佳之策。

新闻推荐

第十六届酒博会3月25日-29日在泸州举行 将发布中国酒业“十四五”目标和任务

华西都市报讯(记者徐庆)1月18日下午,第十六届中国国际酒业博览会新闻发布会在成都举行,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记者从会上...

泸州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泸州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