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五”期间,江阳区基本形成农业基础稳固、工业生产为主导、第三产业全面发展的格局 高质量发展 江阳区跑出“加速度” 现代农业夯实基础地位 勾画乡村振兴新画卷
绿意盎然,产道纵横,大棚林立……走进江阳区分水岭镇董允坝现代农业示范园区,一幅生态和美的田园画卷跃入眼帘。农业强、农民富、农村美,农业不再是简单的“种”和“养”,而是被赋予了生态、休闲、文化传承等更多功能,逐渐融合成一个庞大的产业。
做优一个,带动一片。江阳区紧扣绿色、融合、可持续的现代农业发展主题,积极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加快传统农业转型升级,农业现代化生产经营发展水平得到不断提高。2019年,全区实现第一产业增加值25.08亿元,是2016年的1.2倍,四年年均增速达3.4%;粮食总产量达20.30万吨,连续14年保持在20万吨以上,产粮大县地位稳固。
“2019年全区投入乡村振兴保障资金9.21亿元,加快都市近郊现代农业发展。”区农业农村局局长罗杰介绍,江阳区提档升级“一核多园”,发展高效节水灌溉1.1万亩,培育省级农民合作示范社1个,成功创建省级蔬菜、高粱、龙眼特色农产品优势区。
深入实施“三大革命”“两大行动”,江阳区打造通滩镇凤龙村、通滩镇开丰村等宜居乡村65个,董允坝入选中国美丽休闲乡村,是全市唯一获此殊荣的乡村。成功举办第四届蔬菜品赏会、农民丰收节等节会。大力实施品牌战略,提升“江之阳”品牌的知名度、竞争力。
近年来,江阳区以全省第三名的成绩获评全省首批、全市唯一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先进区,成功创建全市唯一“全省‘三农’工作先进区”, 获评全国村庄清洁行动先进县,董允坝现代农业园区被列入中国乡村振兴案例。
新型工业突出主导地位谱写提升发展新篇章
□ 张红
2016年,三次产业结构为5.1:53.3:41.6;2019年,三次产业结构为4.2:50.5:45.3。这一组数据的变化,是江阳区抢抓“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建设、全省“三大发展战略”实施、川南经济区一体化、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等重大机遇,优化调整经济结构的缩影。
“十三五”期间,江阳区站在高起点谋划,推进高质量发展,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积极调整产业结构、打好转型升级“组合拳”,全区经济发展图景蔚为可观。目前,江阳区基本形成了农业基础稳固、工业生产为主导、第三产业全面发展的格局。
工业是实体经济的主体,是发展经济的主力军,江阳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成效显著。
据统计数据显示,2019年,全区实现全社会工业增加值197.71亿元,是2016年的1.2倍。2016-2019年,江阳区全社会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速达10.2%,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速达12.0%。
传统产业“提质”,稳步增长。江阳区制定落实促进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相关政策措施,鼓励支持白酒、机械、建材三大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引导白酒企业由传统作坊型向观光品鉴型发展,机械企业向服务型制造和绿色、智能、敏捷制造方向发展,建材企业向新材料、新产品、绿色环保方向发展。
新兴产业“创新”,迅速崛起。江阳区大力发展壮大装备制造、电子信息、现代医药、新材料等新兴产业,重点抓好电子信息企业的引进和培育,确保电子信息产业尽快见实效,逐步成长为支柱产业。鼓励支持百草堂、天植、善德轩等医药企业加快配套发展医药衍生产业,液压件生产企业向航空航天装备、海工装备、轨道交通等高端装备制造发展。
平台载体“融智”,初具规模。江阳区坚持产业集聚化、集约化发展道路,集中力量推进园区建设,聚力打造载体平台,按照“一园一主业”“一园一特色”要求,合理确定自身重点发展产业,强化错位发展、协同发展,着力打造产业集群,全区工业企业集聚化、集约化发展程度日益提高,区域经济竞争力日益增强。目前,江阳区范围内已建成国家级园区一个,省级园区一个,区级园区一个。
(下转第四版)
新闻推荐
“再隔一个多月小区就要大变样了,路面黑化,增加绿化和车位。”12月11日下午,在江阳区大山坪街道老旧小区示范改造项目现场,几...
泸州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泸州,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