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因阅读而丰厚 校园因书香而精彩 泸师附小习之学校读书会开展主题阅读,打造书香校园

川江都市报 2020-12-11 11:20 大字

习之师生们因阅读而成长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艾青《我爱这土地》)

“大堰河,是我的保姆。她的名字就是生她的村庄的名字,她是童养媳,大堰河,是我的保姆……”(艾青《大堰河,我的保姆》)

“那是一张熟悉的脸,是我痛失亲人后看到的最真切的笑脸。眼里闪着泪花,话里充满着力量。那一刻,我感到自己有一个强大的祖国……”(叶浪《我有一个强大的祖国》)

12月1日,在泸师附小习之学校第五期“新华读书会”上,同学们以诗言志,深情诉说自己的一片爱国情怀。

或激情昂扬,或低回婉转;或如滔滔急流,或如潺潺小溪……同学们声情并茂的朗诵,带领着现场所有师生一起步入了高雅的诗歌意境中,充分感受到“阅读走进生活”带来的激情和热情,完成了一次阅读分享带来的心灵涤荡。而这一幕,仅仅只是习之学校打造阅读品牌,构建书香校园的一个小小缩影。

◎ 川江都市报记者 何晓梅 摄影报道

A 改变,从读书分享开始

12月1日下午,又到了习之学校中学部“新华读书会”的分享时刻。从第一期开始,这已是该校中学部教科室副主任陈新华主持的第五期读书分享会了。不同的是,这一期积极报名上台分享的学生多达50人以上,这让陈新华十分欣喜。

这次读书会以九年级整本书阅读《艾青诗选》为核心,扩大为爱国诗歌朗诵。从闻一多的《死水》到艾青的《复活的土地》《黎明的通知》《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再到叶浪的《我有一个强大的祖国》、孙其昌的《致敬最美逆行者》等,都充分体现了一个核心元素,那就是“爱国情怀”。

读书会上,同学们不仅进行了诗歌朗诵,更向台下观众详细讲解了自己收集整理的、创作这些诗歌的诗人的个人介绍、写作风格、主要代表作,以及自己的读后感悟等。他们自信大方的谈吐、优雅从容的仪态,让台下师生们由衷赞叹。正如陈新华所言:“阅读让学生们打开视野的同时,精神骨相也在改变,变得彬彬有礼、文采飞扬。”

B 落地,从兴趣培养开始

以读书会为载体,让阅读变成师生们携手同步的一场愉悦的心灵之旅。这是陈新华一直期待并坚持在做的事。作为一名有着20多年语文教学经验的优秀教师,陈新华始终认为,阅读不仅有助于学生们更好地学习语文,而且是受益终身的好习惯。

三年前习之中学部成立,陈新华成为中学部语文教研组的一名业务骨干。她致力于建立推动阅读的读书会,得到学校几位校领导的理解和支持,以她的名字命名的“新华读书会”正式启动。

带着隐隐的期待,陈新华开始准备第一期“新华读书会”。当时,七年级的生源质量参差不齐,很多学生没有形成好的阅读习惯。陈新华意识到,读书会必须以老师引导为主。她对阅读内容进行了精心挑选,最后选中当代著名儿童作家童喜喜的作品,以“走近童喜喜”为主题,带着学生一起阅读。

然而,让学生们报名读书分享,刚开始的效果并不好。陈新华教两个班的语文课,5班只有12人报名,2班竟没有一人报名。“出现这种情况,正说明了老师引导的重要性。朗诵也是一种阅读方式,那让孩子们上台朗诵一首诗歌吧!”她在2班指定了7名学生,指导他们朗诵迪金森的《没有一艘船能像一本书》,培养他们上台的勇气。同时,她对12名参加分享的学生进行了精心指导。没想到,孩子们的表现特别好。他们采用了介绍童喜喜、讲读后感、介绍书籍内容、演唱《影之翼》主题曲(已改编为电影)等多种形式,来展现童喜喜的作品和童喜喜个人的人格魅力。

从失望到惊喜,首期读书会真的把两个班学生们阅读的兴趣调动起来了。首期尝试成功后,接下来就顺利多了。每一次读书会,都有学生踊跃报名,这让陈新华愈加坚定推广阅读的信心。

C 生根,从“走进生活”开始

陈新华对记者说,读书会必须坚持做下去,而且要做好做精做成学校乃至泸州市的一个品牌活动。而推广阅读,不能把目光仅仅局限在书本上、校园里,更要在思想上“走出去”,要让阅读走进生活,走入社会。

陈新华将第二期读书会主题确定为“走进诗意的泸州”,让学生们自己去搜集关于泸州的诗歌。在收集素材和阅读的过程中,同学们逐一发现了诗人与泸州的关系、与学校的关系:泸州师范老校长、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恽代英的诗歌,泸师附小习之学校自泸州师范传承而来的办学精神……这样就把诗歌与生活联系起来,与学校联系起来,进而感受到泸州不仅是一座酿造美酒的城市,还是一座酿造诗歌的城市。

从第三期开始,她以一本书为核心,兼顾初中语文学习的需要,带动主题阅读。让同学们从整本书的阅读扩展范围到科技、社会、人文等范畴……“新华读书会”的成功实践,给习之学校其他学科打开一个全新的阅读视野。

如今,读书会逐渐从年级扩大到整个初中部,也受到小学部的老师们的高度关注,准备在小学部进行尝试。

同样作为一门语言学科,英语阅读也做得精彩纷呈。学校英语组开启了“阳光英语”阅读模式,通过情景短剧的形式,让学生们将一个个英文小故事演绎得趣味十足。而且,这种阅读模式在学校的一些大型活动中大放异彩。

历史学科和语文、思政、音乐联合,组织“毛泽东诗词”的整合融合深度学习;在校团委领导下的“习乐”文学社,是一个由学生们自主成立的文学社团,旗下还有一个名为“习乐之声”的刊物。此外,该校还将阅读外延到了其他形式,比如,组织各种语言类比赛——演讲、诗歌朗诵、征文活动等,让学生通过各种形式去爱上阅读……如今,阅读,正在习之校园落地生根、百花齐放,形成了习之独有的一种“大阅读”模式,最终也为该校建设书香校园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D 品牌,从塑造特色开始

从兴校起,习之学校的校领导就深刻认识到,阅读对于深化实施素质教育,全面提高学生学习能力和综合素质,培养核心素养的重要性,并一致认为:不仅要打造特色阅读模式,还要从特色发展为品牌,为构建书香校园打好基础。

“国家一直在倡导全民阅读,建设阅读型社会、学习型社会。我们学校积极响应,争取通过特色阅读模式的构建,真正培养现代学生的一种终身阅读习惯和能力,形成一种社会风气和学校阅读的风气。”校长周忠诚如是说。

据周忠诚介绍,近两三年来的小学毕业考试、中考、高考以及社会考试的语文试卷,阅读量和阅读题型不断增加。从这一角度讲,为学生今后的升学考试打好基础,加强阅读教育不仅是一个长期目标,更是一个很现实的目标。因此,习之学校的特色阅读模式是“从课内走到课外、从校内走到校外”:以阅读课程为引领,小学和初中开设阅读课,每个班到图书馆借阅图书,让图书流动起来;学校在硬件上给予大力支持,每学年按比例投入经费购买图书,充实图书资源。同时,学校动员师生们把阅读过的图书集中起来,实现图书资源再利用。此外,该校的阅读载体不仅仅只有读书会,还从语文发展到英语和历史等学科,今后还会发展到其他学科;还有老师带领学生们开展的各种社会实践课,以及家长讲坛等。

在这种“大阅读”氛围的影响下,习之学子的视野变得更加开阔,阅读水平和写作能力得到了明显提升。

E 成长,从书香浸润开始

在这场“阅读”的心灵旅途中,习之师生们因阅读而收获,因阅读而改变,因阅读而成长。

“我们的课外阅读课,精心选择优质读本,小学部有诗词教材《日有所诵》,初中部有《新编语文全阅读》,但并不局限于此,更多来自我们的图书馆资源。阅读课原则上都由语文老师和班主任来负责组织。”习之学校党总支书记唐莉说,阅读是一个积累和浸润的过程。习之的阅读活动,每一次阅读都有不同的主题,师生们一起读文学、读历史、读国情、读团史等。读“薄”一本书,读“厚”经历和阅历。而视野一旦放开,这场阅读大行动就超越了“阅读”二字本身的含义。

“我听过小学阅读课的一节课。当时老师给学生们讲文章《翠鸟》。”唐莉告诉记者,按照传统教法,这篇文章至少需要2个课时才能讲透彻。这位老师则采用群文阅读的方式,紧紧抓住《翠鸟》第一自然段,从翠鸟的眼睛、羽毛、嘴巴到脚爪等几个部位来让学生们学习掌握描写手法。同时,老师引入了同一个作者、同样素材的文章,介绍了他描写动物的特点,比如,写马、写小狗、写小猫等,让学生们读得更丰富,从而学会怎样写作。

据唐莉介绍,新教材倡导1+X阅读和整本书阅读。加强课外阅读,尤其是通过读书会和主题阅读的形式探索阅读的实施途径和开发富有习之特色的阅读课程,是落实立德树人的需要,是建设高品质学校的必然选择。读“薄”原文到读“厚”素材,让阅读变得更加丰富多彩。而孩子们读的文章多了,也就学会了模仿,笔下自然能生花。更重要的是,当学生们爱上阅读后,习之校园里的读书气氛也日渐浓厚,让孩子们在书香的熏陶下健康、快乐地成长。

新闻推荐

厉行节约 反对浪费 江阳区况场小学开展“美好‘食’光”校园系列活动

为杜绝校园“舌尖上的浪费”,营造“厉行节约、反对浪费”的浓厚氛围,江阳区况场小学自12月起,围绕“美好‘食’光”开展了...

泸州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泸州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