泸州,有一群草根诗人 底色诗群的草根诗人们,从零知名度到成为国内外知名杂志的“常客”
底色诗群成员
乡村医生、建筑工人、企业文化宣传者、园林工人、理发师、教师,他们来自泸州的各行各业,却有一个共同的爱好——诗歌。
诗歌就像一条纽带,让素不相识的他们走到一起,抱团取暖,互相打气。他们创立的泸州底色诗群,以“生活即诗歌的底色”的价值观聚集各行各业的草根诗人,他们以基层的视角,诗歌的方式,挖掘表现基层生活的真善美,成为众多诗群中特立独行的一面旗帜。◎ 川江都市报记者 许亚琴 摄影报道
草根诗人抱团 底色诗群诞生
陈宗华是泸州底色诗群的创立者之一。10多年前,网络开始普及,家家户户添置了电脑,安装了网络。也是从那时起,陈宗华推开了网络的大门,不再是孤独的创作者。
姜维彬、商西恒等一众人通过网络走进了陈宗华的生活。地缘相近,境遇相近,共同的爱好,共同的话题,让他们惺惺相惜。很快,他们从网络走到了现实生活中。
陈宗华等草根诗人创办了《龙城文学》,几年时间里,几名创办人相继发生了一些变故。陈宗华下岗失业,商西恒外出打工,《龙城文学》停刊。虽然经历了一些波折,但他们无论在多么困难的情况下,始终坚持写诗创作。快要放弃的时候,他们总是相互打气,相扶前行。
陈宗华说,底色诗群诞生于《龙城文学》几位创办者的一次诗歌研讨会,当时,有人提议为这个小社群命名。“我们都来自基层,关注的也是基层的生活,就叫‘底色诗群’如何?”这个提议和大家的想法不谋而合,一锤定音。
“生活即诗歌的底色。”陈宗华说,这句话成为泸州底色诗群的核心价值观,草根性成为诗群成员的共性。陈宗华、姜维彬、商西恒等人成为诗群的核心成员。
诗群为纽带 他们抱团进步
诗群成立后,大家切磋交流的机会更多了,谈论最多的便是诗歌。诗群成员常常把创作的诗歌放在诗群里,大家会热心地点评,中肯地提出修改意见,相互学习、共同进步。陈宗华说,这样的方式,大家进步很快,特别是打工诗人商西恒。
诗歌对他们来说,更像是一种习惯。比如陈宗华,如今每天都要和姜维彬通电话,聊一聊诗歌方面的问题,或者切磋正在创作的诗歌。
“其实基层生活很辛苦。”陈宗华说,底色诗群的成员生活都不容易,大家除了诗歌方面的交流,也会在工作、生活上互相打气、相互慰藉,这里更像是大家共同的精神家园。
只要认同底色诗群的价值观,就可以加入诗群。陈宗华说,10多年来,底色诗群的核心成员已由几名发展到20多名。底色诗群的创立也得到了来自广东、黑龙江等省外诗歌爱好者的认同,在网络上有了更多的“同路人”。
变化 从默默无闻到声名鹊起
10多年来,底色诗群最可喜的变化,是草根诗人们聚集在诗群下,创作水平不断提升,大家都在文学路上有了长足的进步。
陈宗华说,刚刚创立底色诗群的时候,大家几乎都是默默无闻的创作者,没有知名度,他们的名字几乎不为人知。如今,很多诗群成员的名字出现在国内外知名报刊杂志上,发表的作品数量和质量都有了飞跃。陈宗华和姜维彬发稿量在诗群里遥遥领先,发稿平台也不断提升。商西恒成为全国有名的“打工诗人”。
除了创作水平有了质的变化,底色诗群的核心成员通过各自的奋斗,生活也发生了很大变化,变化最大的是陈宗华和邓晓波。邓晓波从体制外的村官,通过公务员考试进入了公务员队伍。陈宗华从一名下岗工人,成为了一名企业的文化宣传者。商西恒仍在外打工,但两个儿子已经成人,小儿子还当上了包工头。
陈宗华拿出一面珍藏的蓝底旗帜,中央有个大写的变形“底”字,“底色”二字隐藏其间。陈宗华说,这是他们设计的诗群群旗,他希望这面旗帜有一天能走进博物馆,“当然,这需要诗群成员做出更大的成绩和贡献,比如像莫言那样。”陈宗华说。
相关新闻见06-07版
新闻推荐
泸州市民身边的“职场医生” 记“全国十佳职业指导人员”、市职业介绍中心副主任蒋珊
□本报记者曾念蒋珊,市职业介绍中心副主任。前不久,她获得了自己人生中迄今为止最重要的一项荣誉——“全国十佳职业指导人...
泸州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泸州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