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度晚年,老人们请收下这份“锦囊”

泸州日报 2020-10-26 09:28 大字

西南医科大学附属中医医院重阳节义诊活动现场。西南医科大学附属中医医院供图

□ 汪建英 黄黎 邓婕 本报记者 刘墨

10月25日是重阳节。在老人们快乐过节的同时,老年人健康也成为大家最关心的话题。近日,记者走访泸州市多家医院的专家,为全市老年人送上“健康锦囊”,愿老人们健康安享晚年生活。

口腔健康:

老人牙齿护理注意这些误区

“对于老年人来说,身体健康非常重要,而牙齿保健更是关键。”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修复科专家提醒,老年人要注意避免口腔健康误区,如果因牙齿问题影响到正常饮食要及时就医。

误区:掉一两颗牙,不必急着补,等掉净了换全口假牙。

专家提醒,有些人认为,年纪大了,缺几颗牙是正常的事。缺了牙又不想镶假牙,怕麻烦花钱多,就让它空缺。这样下去害处很多,缺了牙会明显降低咀嚼能力,影响消化和营养吸收,加快邻牙松动脱落。镶上假牙可助消除缺陷、恢复牙齿功能,并稳定邻近的牙齿。

误区:老人牙齿松动脱落是自然现象,防也无用,治也无益。

专家表示,大多数老年人的牙齿松动脱落是因牙周病、根面龋、骨质疏松等疾病引起的。只要这些病得到预防和治疗,就会延后脱落的年限。

误区:牙齿越磨越结实,啃点硬东西没关系。

专家表示,过度磨损就会破坏掉牙外层包的珐琅质。牙齿磨损严重,会造成牙齿向前移位或脸形改变,并引起耳旁的颞颚关节因长期不当咬合而疼痛,所以老人的牙齿应特别避免磨损。

误区:只要坚持刷牙,就没必要洗牙了。

专家表示,刷牙并不能完全代替洗牙,饮食可在牙面上留下痕迹,经细菌作用形成牙斑,单靠每天早晚刷牙是难以清除干净的。

误区:只漱口不刷牙,这是祖宗传下来的。

专家表示,不少高龄老人至今没有刷牙习惯,尤其农村老人更多见。其实,正确的刷牙既有牙刷的机械刷洗作用,又有牙膏的化学去污和消毒杀菌作用,可有效防止菌斑和牙结石的形成。

老年痴呆:

转身就忘事 别让这个病缠上

老年痴呆症是让很多老年人担忧惧怕的事,一旦被它缠上,便束手无策,目前只能通过药物方式减缓病情的发展。那什么是老年痴呆症?一旦得了这个病能不能治疗呢?有没有什么预防措施?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神经内科陈秀教授为大家答疑解惑。

什么是老年痴呆?

“痴呆是一种后天获得性认知功能损害为核心,并导致病人日常生活能力、学习能力、工作能力和社交能力明显减退,最常见的表现为记忆力减退。”陈秀说,痴呆涵盖多种疾病类型,以阿尔茨海默病为最常见,占50至70%。通常情况下,阿尔茨海默病发病年龄大多在60岁以后,且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加发病率,常常也被人们称为老年痴呆。痴呆的其他类型如血管性痴呆、路易体痴呆等类型也常见。

“目前阿尔茨海默病无法根治,不过,有研究发现早期识别,尽早干预和治疗能减缓疾病的进展。”陈秀说。

哪些人更易“老年痴呆”?

老年痴呆虽然是老年疾病,但在年轻时也会有蛛丝马迹。“有过脑外伤的人群、沉默寡言的人群、过度肥胖的人群、不爱动脑的人群患病风险相对来说更高一些。”陈秀说,大家在年轻时,要多动脑才行。

如何预防“老年痴呆”?

“老年痴呆的关键是早预防、早诊断、早治疗,最好从年轻时就开始注意防范,40岁以后尤其要注意。”陈秀提醒,健忘之初,是防治痴呆的最佳时期,除了自我防范外,应尽快进行必要的药物干预,相当一部分老年痴呆症患者经早期治疗后病情都会好转,并在很长时间内处于稳定状态。此外,预防老年痴呆还要做到均衡饮食,控制盐分和动物性脂肪的摄入量;坚持锻炼,运动可以让腰部和脚变得强壮;手的活动也很关键,可经常做一些复杂精巧的手工,有助于大脑的活力;不要过度喝酒抽烟,形成规律的生活。已明确病因者,应尽早找专科医生就诊,采取措施。

冬季老年病多发:

注意“黄金比例”养生法

近日,西南医科大学附属中医医院举行了“爱在金秋、温暖重阳”重阳节大型义诊活动。心血管内科、老年病科、眼科、骨伤科等科室专家免费为老年人看诊,还现场教授养生功法、养生操,为老年人送出特色“健康礼包”。

疾病要治更在防。西南医科大学附属中医医院老年病科副主任古远云副教授为大家分享了老年人“黄金比例”的养生法。

粗与细1∶3

“老年人消化吸收能力不强,粗细粮摄入的黄金比例为1∶3。”古远云提醒,老年人吃完粗粮后最好喝点水,可以促进更好地吸收营养,保证肠道畅通。

寒与暖0∶1

“冬天来了,中老年人腰部、颈部、关节容易受凉,导致血管收缩,引起心血管疾病,因此中老年人应该以保暖为首要原则,寒与暖的黄金比例为0∶1。”古远云提醒,患有心脑血管疾病、胃及十二指肠溃疡等病的中老年人,最好白天戴个腹带,晚上用热水袋暖暖腰腹部,可增强身体抵抗力。

动与静2∶1

“中老年人平时锻炼时应注重动静结合,动与静时间分配的黄金比例为2∶1。”古远云说,动指每周锻炼5天,每天30至60分钟运动,以走路为主,锻炼到微微出汗就可以了。静指静养,每天约10至30分钟,以静坐为主,静坐时可放空心思。

白与黑2∶1

古远云提醒,睡眠是身体自我修复的最好时机,中老年人每天的睡眠时间晚上应保持在7至8小时,白天1小时以内。所以,白天与晚上睡眠时间的黄金比例为1∶7。

新闻推荐

泸州市专项排查治理危险化学品安全风险隐患

◎黄丹梅为贯彻落实国、省关于做好硝酸铵等危险化学品安全风险隐患第三轮专项排查治理工作要求,10月20日,泸州市应急局相关...

泸州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泸州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