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收秸秆藏财富 稻草“长”出双孢菇

四川农村日报 2020-09-23 06:40 大字

稻草上长出的双孢菇。

□陈英平

特约通讯员 周超文 文/图

9月12日,笔者来到泸州市纳溪区安富街道石银村二组,公路边,一栋漂亮的三层“小别墅”特别惹眼,葱郁的桂圆树将小别墅掩映其间,院内院外花草芬芳。“能生活在这样的优美环境里,得益于烧上天然气后将稻草变废为宝种双孢菇,让我们一家子住上了好房子,过上了好日子。”小别墅主人、石银村二组双孢菇种植大户宋世江难掩心中喜悦。

随着越来越多的农村家庭烧上了天然气,每年秋收后,稻草成为了农村最常见的垃圾。如果采用焚烧方式处理会给环境造成污染,堆肥又耗时。

但在石银村 48 岁村民宋世江眼里,这些稻草经过切节处理后却变成“流金淌银”的宝贝。近年来,宋世江通过“稻草—双孢菇—有机肥—水稻”为一体的生产模式,形成了一套完整的绿色农业循环产业链,一举解决了稻草的处理难题,美化了乡村环境。而且,靠着利用稻草种双孢菇,宋世江年年获利都在30万元以上。

几年前,纳溪区在乡村实施“能源清洁工程”,宋世江一家用上了天然气,由此告别了做饭烟熏火燎的历史。烧上了天然气,一个新的难题又摆在了宋世江面前:每年水稻收获后遗留山头的上万斤稻草该如何处置?不可能从田块里运回来堆在房前屋后了,一把火烧掉既污染环境又触犯了国家的生态法规。

正当宋世江为自家的稻草寻找出路时,当地电视上播出的一条利用稻草和牛粪种双孢菇的致富信息吸引了他。于是,第二天他就与这个利用稻草种双孢菇的种植能手取得了联系,并前去学习了半个月。他回来后,花了10多万元买回了切草机、锅炉等机具,将废弃的稻草全部利用起来,经过切碎、混合牛粪等搅拌发酵,再经过蒸气熏蒸后加入菌种,就变成了栽培双孢菇的基料。“基料一般按照1斤稻草1斤牛粪配比,2斤基料可以出1斤双孢菇。”宋世江说,按比例拌入菌种后的基料平铺于菇床上一个月后,一个个戴着“帽子”的小白菇就会从菌床上开始悄悄地探出头来,昔日的稻草由此变成了财富。

宋世江介绍,1平方米菌床可产鲜菇15公斤,按当下市场价每公斤10元计算,可创收150元。而这两年,他每 年 培 育 的 菌 床 面 积 在2000平方米以上,每年都给他带来了30余万元收入,而他每年所需的稻草在20吨以上,周边村民的稻草全“吃”完有时都还不够。

宋世江用稻草牛粪种双孢菇,不仅增加了收入,还通过转化稻草,让乡村环境美了起来。现在在石银村,不仅村民的房前屋后很难看到稻草满地的场景了,就是山头上、稻田里也基本看不到成堆的稻草了。尤其令宋世江高兴的是,基料在采收完蘑菇后,全部还土还田,不仅疏松了土壤,而且使周边村民近100亩稻田和土地近几年从没有施化肥,每年仅化肥钱每亩就节约了 200 多元。

面对变废为宝给乡村环境带来的变化和丰厚收入,今年在宋世江的示范带动下,该村又有3户村民加入到了稻草种双孢菇循环生财富的行列。3户村民共新建菌床面积达1000余平方米,可为村民带来15万多元的收入。

新闻推荐

西凤酒、剑南春、泸州老窖、衡水老白干等纷纷涨价 双节前白酒发酒疯 红西凤欲推三千元以上产品或只是一厢情愿

逢节必涨,几乎成了白酒市场的定律。今年在疫情冲击之下,白酒涨价潮从上半年就已开始并延续至今。不少区域酒企则在近期加码...

泸州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泸州,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