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着唱着》草根团长“触电”演自己

四川日报 2020-08-28 06:02 大字

2020记录

□本报记者 吴梦琳

8月28日,川剧题材电影《活着唱着》上映。这部取材于成都一个民间草根川剧团真实故事的电影,用纪实又充满戏剧性的拍摄手法,展现了民间草根剧团的不易与坚持。特别的是,影片的主要演员,正是大部分原型人物,可谓自己演自己。

其中演主角赵丽的演员,是影片的原型人物赵小利。作为剧团团长,她既要上台演出,也要照顾剧团成员的生活,带着这群草根艺人在乡镇舞台上一直“活着、唱着”。

从去年在戛纳电影节上首映,到如今正式上映,电影已在多个国内外电影节上获得大奖。8月25日,赵小利为记者讲述了该片的幕后故事,表示“川剧是谋生手段,也是我们的质朴梦想”。

谈拍摄:原班人马本色出演

《活着唱着》电影由邓婕担任监制,从筹备开始,到最终上映,经过了好几年。

2012年,成都一位导演跟踪赵小利和她的剧团拍摄了一部纪录片《民间戏班》,被邓婕和张国立看到,两人遂有了改编成电影的想法。川剧世家出身的邓婕,对川剧一直有一种特别的情结,但要做成这样一部电影,实际困难并不少。

最初的计划,是由邓婕和张国立来出演赵小利和她的丈夫严老五,并邀请青年导演马楠加入。但在筹备过程中,民间戏班的那种鲜活和接地气,让邓婕和张国立觉得演不了。“后来他们到成都来,我们一起吃火锅,他们就说,就由我们来演。”赵小利告诉记者。

制作这部电影,从主创到演员都没有报酬。“我当时的想法就是,我们那么默默地唱也不行,能够拍成电影,让大家都了解我们川剧,多么好啊,而且不管怎么样,剧组还承包伙食啊。”赵小利笑着说。

除了赵小利和丈夫,剧团共12个人,都在电影中出演了,还有赵小利在上初中的儿子,平日里没事都会帮跑龙套,在影片中也录了几个镜头。

虽然演了那么多年川剧,但演电影还是头一遭。剧组找了专业培训老师,给演员们培训,邓婕也给予了不少指导。“台上演川剧,是要夸张,手势、眼神,都必须幅度很大,台下观众才能看得见,但是邓老师(邓婕)给我说,演电影要更真实和自然,放大到银幕上,一根头发丝都能看得清清楚楚。”赵小利说。

谈幕后:戏班情况有好转,会坚守

赵小利是泸州人,从13岁开始跟着师傅学习川剧,丈夫严老五则出生在一个民间川剧团世家,也是从小一直学川剧。2007年,严老五的哥嫂由于身体原因,没法继续经营川剧团,便交给了赵小利夫妇负责。

“我们接手后正式开班,是在2007年8月28日,电影上映也是8月28日,可以说真的是缘分。”赵小利说。

接手川剧团后,夫妻俩四处奔波辗转,在很多地方都演出过。随着社会变化,民间川剧团的生存越来越艰难也成为不争的事实,看戏的人越来越少,愿意学戏的人也越来越少,出现了非常严重的断代现象。

电影中,富有生活质感的剧情与超现实浪漫主义的魔幻视听风格交融结合,展现了如今民间戏班的不易,但又趣味化呈现“活着唱着”的乐活态度。

其实,也正是因为这一群民间艺人以及关心川剧的人的坚守,情况开始有了好转。赵小利告诉记者,每年除了最热和最冷的时候,剧团会放一个月假,其他时候一直还在坚持演出。如今每周一至周三在成都龙泉驿区演出,周四至周日在青白江区清泉镇演出,因为政府的扶持和爱心企业的赞助,两处演出场所都不收租金,只需自己缴纳水电费。“我们一张票只卖12元,一般多的时候有五六十人,少的时候只有三四十人。”赵小利告诉记者。

赵小利说,虽然不知道还能坚持多久,但会尽最大的努力,继续坚守下去。而有人愿意来拍这样一部题材的电影,自己还能够亲自参与拍电影,已经给了自己很大信心。

新闻推荐

泸州市统计局 开展“双随机”执法检查

本报讯(记者李瑞莉)记者日前从市统计局获悉,为认真贯彻全省统计系统深入推进国家统计督察反馈意见整改工作,切实加强统计数据...

泸州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泸州,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