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经济”需要植入更多的文化元素

川江都市报 2020-08-26 00:35 大字

晚上10点后的泸州城,不少商场商店已经打烊,但有部分“夜猫子”还在健身、看书、宵夜、娱乐……熟睡中的城市,越来越多的功能被唤醒,它们继续运转着,只为给市民带来方便。(《川江都市报》2020年8月17日03版)

目前,“夜经济”已经成为现代化都市生活习惯与城市经济新业态的集中体现之一。2019年以来,不少一二线城市关于推动“夜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也开始相继出台,这对激发城市活力、解决新增劳动人口就业起到了不小的推动作用;与此同时,这些举措也能更好地满足市民们对美好生活的需求。

“夜经济”产生的基础,是源于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大幅提高,但本质上反映的,却是生活方式的一种变化。现如今,大家越来越清晰地意识到,“夜经济”反映着所居住城市的繁荣程度、文化积淀与心理追求,从某种意义上说,也就是城市活力的晴雨表,被看作是衡量一座城市消费水平的重要指标。

笔者认为,“夜经济”不能简单地理解为“宵夜经济”,它的主体是服务行业,理应形成布局合理、功能完善的夜经济发展格局的过程,既是提升城市活力度的过程,也是做大服务行业的过程;它更应该是多元化的,可以包括餐饮、商品零售、体育休闲、文艺演出、文化展览、夜间旅游等多种业态。

但就泸州目前的情况而言,“夜经济”的形态方面还是稍显单调,除了餐饮方面,就是看电影、逛街等纯商业性消费。对于夜间生活形态和社会生态的营造构建,光靠单方面拉动夜间消费经济显然是不够的,它需要政府治理、企业运营、个体思想观念和生活方式等各个层面的转变,还需要各种资源的动员、调度和配置。在此之中,夜间文化生活的培育,无疑是一个重要方面。如果一座城市,缺乏了文化含量更高的夜间生活方式,那不能不说是一种遗憾。

那么,如果要实现“夜经济”文化层面持续健康地发展,则应当为其植入更多的文化元素。比如更多文化场馆能够提供夜间服务,使市民们在夜间也能去文化馆、美术馆看会儿展览,或者观看一些本土文化方面的文艺演出;甚至有机会去参加一些大众性的沙龙和教育培训活动,既可接触知识、学习技能,还可体验文化,这对于培育城市的夜间文化生活来说,可谓大有益处。

让生活变得更加美好,是一座城市发展的永恒主题。在我们全面提高“夜经济”发展层次水平的同时,还应该打造亮点更多、活力更足的“夜经济”发展模式,这不仅能够带动当地的经济发展,还能提升市民的文化素质,享受更高质量、更健康、更品质的服务,让城市焕发出崭新的活力。

新闻推荐

“机器人”兵哥

◎杨尚威代华风“兵哥,你是机器吗?连到干3天了。“8月20日中午,泸州市龙马潭区特兴街道办事处工作微信群里出现了这样的问话...

泸州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泸州这个家。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