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什么来拯救你,我的家乡戏?

川江都市报 2020-08-26 00:42 大字

泸州龙潭剧社步履维艰、生存困难的现状令人忧心,这样的剧团在全国来说并不是孤例(《川江都市报》2020年8月18日12版)。其实,每一种地方戏曲,都承载着当地厚重的文化底蕴,面对一个个曾经辉煌,如今陷入困境的地方剧团,我们应该怎么去拯救?

在笔者看来,每一种地方戏,之所以能够产生、传播,一定有其自身发展的优势;而现在很多遇到生存危机或是濒临消亡的地方剧种,之所以举步维艰,也一定是其自身生存条件和空间在丢失。所以,追根溯源,还是要从地方剧种生存的土壤、地方剧种生存的载体,以及地方剧种本身的生命力,这三方面去寻求解决之道。

扩大基础,把土植厚。地方戏最大的优势,在于其一定的流行区域内,有着雄厚的群众基础。任何一种地方戏,都是在当地方言、民俗和民间音乐的基础上产生的,极符合当地人的“口味”,这是地方戏最大的优势。如果要生存发展,最根本的一条,就是要培植观众群、听众群。

以川剧为例,川剧要生存、要传承、要发展,最重要的一个问题就是要把小众变大众,只有大众的,才会有土壤,才会有根基。培育观众要从娃娃抓起,现在各地都有地方戏进校园、进课堂这样的活动,但是太过生硬、太过形式化,在这一点上,川剧可以向豫剧取经。豫剧的一个《梨园春》栏目,就可以培养无数的小观众,川剧完全可以探索利用现在的传播手段,比如抖音、微信、火山小视频,都可以作为传播媒介;也可以把院落、坝坝、街道作为舞台,让它在群众中先火起来,观众多了、听众多了,自然就有了生存的基础。

扶持团体,把根留住。演出团体是地方剧种的根,有了团体,地方戏就可以在各地生根发芽。在地方院团生存遇到困难、民间团体陷入困境的今天,必须首先依靠政府的“输血”和扶持,让这些团体活下来,然后,才能有所发展。

近年来,随着国家对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投入加大,政府购买文化服务、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等各种政策和措施的出台,给了地方戏剧院团一线生机。现在应该加大扶持力度,让地方戏的“根”能吸收一定的养分,逐渐恢复元气,具备进一步发展的基本条件。

搞好创新,把魂铸牢。对于地方传统戏曲的保护和挽救,不能仅限于收藏进“博物馆”,那样只能叫“保存”,不能叫保护。重中之重,还是应该具备创新思维,将传统地方戏融入现代元素,让更多的年轻人看得懂、看进去、喜欢上,让其“活过来”才是根本。

在这一方面,不妨借鉴“华阴老腔”的成功经验。“华阴老腔”在当地已濒临失传,正是因为现代电声器乐的融入和多重创新,不但“喊”进了卫视,“喊”进了春晚,更“喊”红了大江南北,也被年轻群体誉为最古老的“摇滚”而受追捧。

因此,形式创新、剧目创新,是地方戏的灵魂,一个地方剧只有创新,才会有强大的生命力。

新闻推荐

洪峰过境快递网点被淹 大家的包裹还安全吗? 放心!包裹一个都没被水冲跑

◎川江都市报记者方霞实习生黄何莉“由于受洪涝影响,近期部分区域快递投递时限将会有一定延误。”19日,泸州市邮政管理局在...

泸州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泸州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