泸州南城街道 创新“4+3+1”城市基层治理模式

四川经济日报 2020-08-11 06:57 大字

四川经济日报泸州讯 (严怡 张敏 记者 庞玉宇)随着城市管理体制改革不断深化,泸州市江阳区南城街道主动适应城市基层治理方式的转变,以提升维护社会稳定和服务居民群众能力为根本,创新“4+3+1”城市基层治理模式,通过构建“四级联动”体系、落实“三有责任”机制、建立“一长多员”网格管理,在白招牌社区探索党建引领“网格呼叫、部门报到”城市基层治理新路子。

“四级联动”聚合力。街道通过主动向上争取、积极向下给力,构建市、区、街道、社区为一体的“四级联动”工作体系,“四级”党组织通过开展“三下沉”活动,将149名干部下沉到白招牌社区四个网格参与基层治理,让网格中有楼栋、楼栋中有责任人。通过积极与包保部门沟通对接,建立社区资源清单、服务清单、项目清单,发挥各级部门所长,将法律援助、园林绿化等资源有效下沉到社区,党员志愿者通过政策宣传、扶贫助弱、孝老爱亲等志愿服务活动,将服务下沉,提升居民幸福感。

“三有责任”强动力。落实共建有项目、服务有岗位、评价有指标的责任机制,白招牌社区积极与市委党校、市科协等11家驻区单位结对共建,设立“同上一堂党课”“科技改变生活”等系列共建项目,满足居民不同的需求。同时联系包保部门、辖区单位主动领办,让62名工作人员认领义诊服务岗、物业指导岗等多个服务岗位,做到“您有需求我来服务”。建立“下评上”的考核机制,将各级干部的联席会议出勤率、共建活动参与率、服务成效满意率的考核结果双反馈至责任单位和区基层治理办,不断督促各级单位提升参与基层治理的服务质量。

“一长多员”激活力。在网格中设立1个网格长、多个网格治理联动队员,居民群众有什么需求或者意见建议,可以直接向专职网格员反馈,专职网格员将收集的情况进行分类梳理,报告给由包片社区干部担任的网格长,网格长根据工作需要协调党员志愿者、社区警员、社区医务员、城管协管员、小区物管员等200余名队员,通过积极开展联动服务,解决居民的需求,网格员及时将问题处理结果反馈给居民,并询问服务满意度,进一步提升居民的归属感。

新闻推荐

川南五市签署知识产权保护战略合作协议

◎川江都市报记者刘明霞本报讯8月6日,川南五市知识产权保护协作片区会议在泸州举行,会上,泸州、自贡、宜宾、乐山、内江五市...

泸州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泸州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