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防+人防实现地灾监测全覆盖

四川农村日报 2020-06-20 15:20 大字

本报讯(王超明 黄攀)“雨水收集达到一定量后,自动化雨量监测设备就会发出预警,通知村民如有危险及时撤离。”6月17日,泸州市纳溪区自然资源综合服务中心主任何小平在该区合面镇杏花村地质灾害点,向村民传授防灾避险知识。

2017年,泸州113地质队在地灾应急大排查中发现杏花村阳山存在滑坡隐患,相关部门立即将该点列入地质灾害专职监测,安装雨量计等自动化监测设备,落实各项防灾措施,进行蹲点驻守监测,定期组织开展宣传培训演练,提升隐患点周边群众防灾避险意识。

纳溪区属地质灾害易发多发地区,现有专职监测点5处。近年来,在泸州113地质队协助下,纳溪区在“防”上下足功夫,不断加强群测群防体系建设,做到人防和技防相结合,有力保障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在纳溪区白节镇青风村,每天前往地灾点周边查看是否有滑坡变形迹象,是地灾监测员罗正琴的必修课。

1998年,白节镇青风村发生大面积山体滑坡,4、5、6三个村民小组数百名群众的生命安全受到影响。灾情发生后,相关部门便在青风村安装深部位移监测仪、雨量监测等自动化监测设备。深部位移监测仪是对整个滑坡体进行24小时的实时监控,监测数据会自动传回省市区地质灾害监测系统终端,当滑坡位移超过一厘米时,就会发出预警信息,现场的扩音设备即刻发出警报,提醒当地的村民紧急撤离整个滑坡区域。

近年来,纳溪区在地质灾害防治过程中,采取群专结合、人技结合的防灾新模式,在地灾隐患点安装监测设备30余台,引入地灾点防治管理VR系统,对地质灾害隐患点实现掌上管理;严格落实区、镇、村、组、地灾点的5级防灾责任制,逐点更新完善应急预案、主动避让方案、预案公示牌等防灾措施;深入开展地质灾害防治知识培训,分批组织重灾点群众进行应急演练,取得了良好效果。

新闻推荐

泸州市妇联探索 “互联网+”关爱模式 优化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家庭环境

本报讯(记者朱虹)今年,市妇联积极探索“互联网+”关爱模式,通过举办线上家庭教育微课堂,开展“书香飘万家——家庭亲子阅读”...

泸州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泸州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