泸州这个“老”木匠 想将榫卯工艺家具纳入非遗
许泽江向记者展示榫卯结构柜门
希望将榫卯工艺家具纳入非遗
(上接01版)
赴广东打工
进了家具厂
许泽江和堂兄、堂弟一样,读完书后就跟着父辈们入了木匠行。但父亲遇到的好时代并没有延续太久。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初,中国大范围流行“聚酯”家具,这种以刨花板为基础材料的板式家具,涂上一层厚厚的聚酯漆,对中国传统硬木家具形成了巨大的挑战。
是继续留在农村当木匠,还是去沿海打工?
1993年夏天,20岁的许泽江选择了南下。而在此之前,他的那些木匠兄弟们已经先他一步去了广东。“当时四川女的好找工作,男的就比较难一点,我是因为有木匠底子,才到了家具厂,不然还是只有靠体力。”许泽江说,他先在深圳盐田港做了两个月搬运,后来又去了东莞、中山两地的红木家具厂。
红木家具是指用酸枝、花梨木等古典红木制成的家具,是明清以来对稀有硬木优质家具的统称。中国传统古典红木家具三大流派,主要有京作、 苏作、 广作等。而浙江东阳被誉为百工之乡,木雕技艺尤其出众,在全国的红木家具市场上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在沿海城市的高档家具工厂里,许泽江算是大开了眼界。“第一次晓得中式家具的榫卯结构有那么多讲究,认识了不少木匠行里的能人,也见识了东阳师傅的木雕技艺,感觉好像自己一下回到了小曾祖父那个时代,木匠是可以让木头开出花的人。”
2004年,许泽江回乡创业后没有再出去打工,如今专心做榫卯工艺的仿古家具。在他的家具厂里,听不到“啪啪啪”的射钉枪的声音,木匠师傅也都是年龄在45岁以上,他们常常是保持着一个姿势,小小的一个榫或者卯,就能花去他们好几个小时的时光。
“现在学木匠的年轻人少,这个活儿需要有耐心,上了点年纪的人更能耐得住寂寞。”许泽江说,在木匠这一行里,他还是认识不少人的,可这些人大多数都已经改行,他最近就在劝说自己的一个堂哥回来。“他是一个很出色的木匠,对木雕方面很有创意。但现在,他在成都的一家涂料厂上班,就是一个涂料工人。”
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中国馆就运用了榫卯结构的设计灵感,其整个场馆就是榫卯建筑结构文化的缩影,这让许泽江更加坚定了自己的选择。
许泽江告诉记者,他目前已经通过相关部门申请将泸州许氏家具榫卯工艺纳入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未来他也会和工匠团队一起,将榫卯工艺融入更多的中式家具,同时设计制作出各种巧妙的使用木器。
“中国早在新石器时代河姆渡文化时期就开始运用榫卯结构,一插一拔之间成就了号称‘万年牢’的中式家具。钉子在我看来,是对木料的一种伤害,日后生锈腐蚀更会影响家具长久。”许泽江说,现在关注和购买中式家具的人越来越多,既是怀旧和对自然环保的崇尚,也是对传统技艺的认可,“也让木匠这个行业可以再次发光”。
新闻推荐
与时间赛跑22年的黄昌仁与患者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神经外科教授黄昌仁徐庆汪帆家庭与生活报记者田琳琳“我们最...
泸州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泸州这个家。